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幸福小农妇(180)+番外

小茹和泽生还抱着一对孩子去了一趟何家,不只是为了送礼物,因为孩子都一周岁了,还没去过外公外婆家玩,这可有些说不过去。

王氏和何老爹硬拉着他们一家四口在家里过夜,他们便住了一宿,好让孩子们跟外公外婆亲一亲。

小茹知道平时爹娘都不舍得做新衣裳,身上穿的都是打过补丁的。她便为他们及林生一人买了两身成衣,还为她娘王氏买了一个银镯子。给小芸和雪娘的礼物,她打算得了空再送去。

王氏平时见别人戴银镯子就眼热,要知道许多妇人都有这个的,而且大多是在成亲时,男方下聘就为女方买的。可是当年婆家也穷,没给她准备这个,后来自家过得更穷,自然买不起。也就今年靠黄豆挣了一笔钱,正准备着去买呢,没想到小茹就给送来了。

她不禁感叹道:“还是闺女最知道疼娘。”

*

接下来几日,泽生与小茹都忙着整理铺子。十日后,方记铺子便以崭新的面貌展现于村民们的眼前了。

正如小茹所料,不仅附近几个村的人来买,就连镇上的人都来瞧新鲜呢。

这种超市的摆货模式,大家虽然还不太习惯,但都觉得十分方便,自己随意挑货。见到喜欢的就往篮子里放,不过这样也容易造成他们买了许多自己来之前没打算要买的。

很多人叹道,钱没带够啊!下次再来!

其实最让那些姑娘和妇人们激动的是,她们都想效仿小茹化妆和穿的新样式衣裳。她们以为这是小茹从扬州的女人们那儿学来,早就听说扬州女人最会打扮了,果然没错啊。

这些女人们平时连石镇都没出去过,对外面的新鲜事物的追捧那可是非一般的热情。

泽生再也不用担心胭脂水粉、眉笔唇脂那些没人会买了,也不担心那些好布料卖不掉了。

虽然大家平时花钱手都紧着呢,但有些诱惑实在叫人难以抵挡得住。

过了二十日,豆腐铺子也跟着开起来了。

方家铺子成了这一带最热闹的地方。因为凡是大家想要买的,在这里几乎都能买得到,而且价格与样式都是没得说。

邹寡妇家的肉摊也跟着沾光,有这么多顾客来来往往,她家的买卖做得也是火热朝天的。

泽生最近做了几笔黄豆的生意,去收了两趟粮,现在准备歇几日,想到上回拉来的那三牛车货在这二十日内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正筹备着过两日再去扬州,进更多的货。

可是,高老板突然叫人给他带话,叫他最近什么买卖都不要做,更不要去进货,说西北打了败战,而南部有一股叛军可能要从本县境内通过,怕是从这里通过时会烧杀抢夺,说不定朝廷的军队还会与叛军在本县境内交战呢。

高老板与办军粮钦差大臣一直密切往来,他的消息应该是确切的。

泽生这下有些慌了。若真打起战来,关起铺子暂时不做买卖倒也没什么,可别发生杀害百姓或抢夺家财的事啊!

听说千军万马奔腾过来,千顷良田都要糟蹋得差不多。敌我双方厮杀起来,可是什么也不会顾忌的。若那些叛军再缺粮缺钱什么的,估计烧杀抢夺的事也避免不了。

泽生得了这个消息后,神色紧张地回到家,他见小茹和小清带着两个孩子围坐在地毯上,手里拿着她前些日子做的纸牌在玩呢。

他们四人围成一圈,大宝和小宝也像模像样拿着纸牌往中间扔牌。

“方孟昭、方仲朗小朋友,看娘是怎么拿牌的,”小茹帮着两孩子把拿倒的牌给正过来,再将他们的手指捏拢一些,好让他们握紧纸牌,“握紧握紧,瞧,又掉了。”

泽生走过来,也盘腿而坐,握着两孩子的小手,帮他们捏紧纸牌,从中抽出两张牌,“方孟昭小朋友出一对小王!”

小茹赶紧从小宝手里抽出两张,“方仲朗小朋友出一对大王!哈哈!”

小清笑得直打滚,“咋好牌全到大宝和小宝手上去了。”

泽生见大家玩得开心,并没提高老板来报的消息。

直到晚上睡觉前,他才支支吾吾跟小茹说了,还连忙安慰她道:“你放心,叛军应该不会从石镇过的。既然只说是可能会从本县境内过,本县这么大,波及不到我们这里的。只是……本县要遭殃怕是避免不了了,到底会是哪几个镇最遭殃,就不好说了。”

泽生本想安慰小茹,结果这一说,他反而更忧愁了,无论是哪几个镇遭殃,他都觉得心痛啊。

小茹听后吓得脸色有些苍白,然后一骨碌爬起床来,找出纸笔画出本县大概的地势图。

泽生好奇,爬起来坐在她旁边看,“你不会是在研究什么战略图吧?”

小茹用笔画着,还拧眉思考着,“你瞧,我们石镇只有两座极低的小山和南面十几里开外的姚家村那一座深山,其他全是平原之地。现在打战都讲究兵法,况且叛军人数肯定不多,远不及朝廷军,他们只能搞迂回战术,从险关要道过,最好还有可以藏匿的山林。我觉得叛军从石镇过的可能性的确不大,林镇几乎全是山林,怕是最危险的。”

泽生以前读过书,偶尔也听老师讲过一些兵法,他比小茹更加了解本地的地势,他也坐下来,接着把本县地图粗略地画完整,点头道:“你分析得确实有理,叛军很有可能从林镇过路,朝廷大军若从前面的县城赶过来,林镇就成了战场。”

他把毛笔朝墨盘里一扔,骂道:“那些贼子叛军,朝廷早些年前就该剿了它!现在趁西北战败,他们便来袭朝廷的后墙,这回还不知有多少百姓遭殃呢。”

百姓们不关心国事政事,最担心的就是打战了,无论是哪方战胜,百姓都是最遭殃的一方。

小茹安抚他道:“你生气也无能为力,我们还是赶紧将铺子里剩的货都搬家里来吧,虽然大军不太可能从石镇过,我们也得谨慎着点,确保万无一失才好。”

泽生默默点头,“明日一早就搬吧。”

泽生并未跟别人说起此事,没想到次日各镇子里就开始传着这件事。这种惊天骇事,可有一传十、十传百的威力。

村民们恐慌得也不去田地里干活了,都跑到小山里去挖坑,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藏起来,怕被从此过路的叛军掠夺了。

再过两日,传闻越来越真实,都说叛军好像过几日就要来了。大部分人家开始全家老少都挖起地洞来,说是全家都要躲在洞里过日子。

小茹被大家的行动吓到了,“泽生,我们要不要有点行动?我们的分析不一定对呀,若真是在石镇打起来了可怎么办?爹娘和大哥刚才都挖地洞去了,还招呼着我们也去呢!”

泽生不再迟疑,“你在家带好孩子,我去就行。”他赶紧扛着锄头出去了。

这一日傍晚,各户人家挖地洞回来了,都说等明日就差不多挖好了,到时候就可以搬到地洞里去躲着了。

上一篇: 穿越之农家长媳 下一篇: 大清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