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家主母(94)

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臆想罢了,徐澄不是个安于现状的人。

五日后,所有的铺子都开起来了,茶馆子和戏台子也搭了起来,很是热闹。李妍只不过去了一回,后来就被徐澄劝住了,虽然暗地里安排了人保护,徐澄还是不放心。

眼见着到了二月初,徐澄又好几日没回来。这一日,徐菁吵着要回宝亲王府了,尽管宋姨娘与她亲近得很,也拦不住她,最后只好把李妍叫来。

李妍一进门,徐菁就急道:“大嫂,我在这里已经养了一个月,现在头已经不疼了,眼睛也差不多好了,今日如何是要回去的。”

李妍笑应,“小妹是不是怕宝亲王在府里被一些小妖精勾了去?”

徐菁脸红,“大嫂净说笑,就凭那些小丫头片子如何能拢住王爷的心,她们不过都是些下贱东西罢了。”

“小妹说得也是,那些上了不台面的妾与婢不足为惧。”李妍言罢便坐下了。

徐菁听这话倒没觉得有甚么不妥,只是在旁的宋姨娘脸红一片,李妍说妾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还把妾与婢放在一起说,这不是把她也一道羞辱了么,难怪李妍都不管乎她,看来是觉得她上不了台面不足为惧了。

李妍见徐菁一副急不可耐想回去的样子,笑眯眯地说:“瞧小妹这一脸的好气色,确实康复如初了,我也不强留你。明日是太夫人的七七,老爷早已说好要再行一次跪拜礼,小妹如何也要待明日行了跪拜礼才好。”

徐菁听了满心欢喜,“好,我明日再走,反正也不在乎多住一日了。”

李妍知道自己说甚么都没用,还是待明日徐澄自己想办法罢。

到了第二日早上,徐澄出来了,带着全府上下行跪拜礼,这一次是最隆重的,还请了和尚来唱经。从清早忙到临近午时,跪拜礼才结束,李妍又拜又跪,头都晕乎了。

徐菁身子才刚好,这一番折腾下来已是由两位丫头搀着,否则是要倒下了。

待徐菁缓过了劲,徐澄把她单独叫到一旁坐下。徐菁以为徐澄想在她走之前跟她说些体己话,没想到徐澄一开口便是,“小妹再也不必回宝亲王府了。”

徐菁杏眼圆睁,嘴巴半张,怔了好久才说:“大哥为何要如此说?”

徐澄闷了一会儿说:“你听大哥的没错,他不是真心待你的,他只是想留你在身边牵制徐家,而且……我已经打算将他抓起来。”

徐菁吓得一下跳了起来,“大哥在胡说甚么,我不要听!”

徐澄一下钳住她的手腕,“小妹,你要听大哥的话,将他忘掉,将来大哥会为你另谋良婿。”

徐菁又哭又喊,“我不要听,我为何要忘掉他,他对我很好,我不要离开他!你要敢抓他,我就……我就不认你这个兄长!”

徐菁拼命挣扎。

“他想谋反你知道么,我必须抓他!”徐澄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并不怕让她知道真相。

徐菁嚷道:“大哥,你还是当过宰相的,怎的这么糊涂,皇上都不重用你了,你还帮皇上做事?宝亲王只不过养几个亲信,怎么就成谋反了?”

徐澄一字一顿地说:“我不仅要抓宝亲王,还要抓皇上!”

徐菁停止了挣扎,惶恐地看着她的大哥,她一步步往后退,最后一下瘫坐在椅子上,含糊地说了一声,“我不信。”

此时门外小厮跑过来报,说宝亲王来了。

徐菁忽然站了起来,眼见着她要往外跑,一下被徐澄给拽住了,“小妹,你怎么执迷不悟?”

“他是来接我的,我要跟他回去!大哥,我求你了,你放我回去罢。”徐菁哀求道。

徐澄真正明白了那句话,女大不中留!尽管她是自己的妹妹,并不是女儿。

李妍和宋姨娘也被惊了过来,徐澄把徐菁交给她们,“你们把她带回茗香阁,把她看好了!宋姨娘,你好好劝劝她。”

宋姨娘根本不明白徐澄为何不要徐菁回去,这时李妍已经招呼一堆家丁把徐菁给硬扛到茗香阁了,让宋姨娘安抚徐菁。

徐菁伏在宋姨娘身上嚎啕大哭,宋姨娘只好陪着她一起哭,因为徐菁哭得压根不允许宋姨娘说一句话。

李妍只是坐在外间,反正徐菁也不听她的,她懒得进去劝。

她现在担心的是徐澄如何面对宝亲王,难道趁此要把宝亲王给抓起来?她料想得没错,宝亲王一进大门,徐澄便让人将他抓了起来,同时还派人将宝亲王府与宋府全都围了起来,围得密不透风。

另外,徐澄又让早已布好的十几万兵力攻城。因为平时守京城的只有几万兵力,而且许多把守的门将已经被收买通了,攻到护城河边不费吹灰之力。

而苏柏等几十人已经暗遣于皇宫,皇宫内听闻外面有人攻城,便混乱成一片,绝大部分的人只知道逃命,能想着皇上的人只有那么一小撮。大难临头,谁还管顾谁是皇上,保命要紧。

皇上近日来一直在忧心战事,因为太子在那边形势不太好。开始只是遭遇罔氏的三万兵马,太子很痛快地将对方打退了,可是没想到不知从哪儿又涌来近十万敌军,太子就有些撑不住了,皇上便调集各大军前去支援,圣旨已经发出。

而今日,皇上又接到太子密函,说那些支援大军还要过好几日才到,而罔氏似乎加派了更多的兵马,李祥瑞的先遣部队帮着挡住了一部分敌军,但后援大军仍未跟进。

他已经撑不住了。

皇上焦头烂额,正在想着要不要派徐澄带着京城几万守军去支援,若动用全京城的好马,完全可以组织一支轻骑队的,不需三日就能赶到太子那儿。

寻思到这些,他忽然警觉起来,莫非韦济谎报罔氏军情?还是韦济自己没探清楚?

这与徐澄是否有关系?

正在他犹疑不定时,他已经听到外面嘈杂混乱的打杀之声,苏柏等几十人已经与宫内的禁卫军打杀成一片了。

宫内明明有上千禁卫军,却只有几十人为皇上效力,其他人听说外面有人攻城,已经藏的藏,逃的逃。

紧接着,成千上百的士卒围住了他的寝宫。这些士卒不是他的,是徐澄的。

皇上愣愣地站在寝宫中央,就那么看着苏柏等人杀他的禁卫军。他在心里一遍一遍问自己,为何轻信徐澄不会有所图谋,为何个个探子来报都说徐澄最多只有两万兵马,还说老国公手下的将领无人与徐澄暗自联络,那些门生了都没有异动,他怎么就用了这么些没用的东西,还称为锦衣卫?

他被骗了?被所有人骗了?

为何他没有早点杀掉徐澄?

他作为大邺朝的皇上为何这么蠢!

苏柏浑身是血地过来了,长剑直抵皇上的脖子。

皇上不想让自己落于徐澄的手中,这样只会让在远方打仗的太子分心。只有自己干脆死了,太子才不会想着来救他。太子起征前,他跟太子说了的一句话,那就是:打不赢就逃,来日方长!

上一篇: 大清娱乐圈 下一篇: 古代穿越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