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穿越日常(514)+番外

这下子,林氏就更加难受,若是叫严宛秀料理家事她还能受得住。怎么说严宛秀都是她亲生的姑娘,可是施氏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才进门的小媳妇,而且还不是长媳,是二儿媳妇。凭什么叫她一个人把住家里大小事情。

要知道,林氏当年嫁到严家的时候可是等了好几年才能接手家事呢。先前那几年,她婆婆,也就是已经故去的严老夫人整天的教导她,考验她。一直到看着她能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处理圆满这才放手的。

可是,施蓝进门她还没来得及立规矩,没来得及教导。怎么就能……接手家事呢?

林氏实在不放心,也很不忿。为着不叫施蓝一手遮天,她只能强打起精神来去探望严宛秀,又是和严宛秀说好话,又是关心照顾她,这才将卧病在床的严宛秀给拽了出来,继续料理家事。

在安静的小院子里怡然自得的严老将军听到林氏这番作为,也不过笑骂了一句粗话,那便是,林氏此人实在没有半点智慧,做事全凭心意,经常干这种拉了屎自己吃的活计。

哪知道因着严家老二老三两家搬回老宅子里住着,家里下人多了,一个管理不到,便多了口舌是非,严老将军这句话也不晓得叫谁听到了就给传了出去,没有一日,满府传的上下皆知,林氏给羞的好几日出不得门。

甭管怎么说,金夫人带着李家一家老小都能不能李鸾儿那里。

为了能叫娘家人住的舒坦,李鸾儿又给家中仆从立了规矩,严承悦对家里上下也管的极严格,两家人住在一起倒也和睦,并没有传出什么闲话来。

七月里,官家派人来接李凤儿,李凤儿却不乐意回去,又将来接她的太监给赶了回去,官家一时忙于朝政,倒也没有心情再来和李凤儿纠缠,李凤儿日子倒过的越发有声有色起来。

到了八月间,李凤儿出宫已经有快两个月了,外边灾情严重到便是在府里也能听到许多人家卖儿卖女的风声,更有一些中等人家为此弄的破落下来。

严承悦出去几次,每次回来面色都严家的沉重几分,李鸾儿猜着朝中大约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问了几次严承悦才与她说起,竟是蝗灾都延续到了关外,鞑子那里许多草原牧场都受了灾,一时间也活的很是艰难,叩边的次数越发的多了起来,可边关将士眼瞧着就要断粮了,若是长此以往,说不得鞑子就能攻破山海关,关内不只百姓,就是京城里也要遭殃的。

官家这才重视起来,开始每日上朝理政,叫大臣们想法子解决,可事情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哪里是一两个大臣就能解决好的,为着这事,官家也着急上火,已经罢了好几个大臣的官职。

李鸾儿听了也跟着着了几日的急,李凤儿听说后好几日闷闷不乐,李鸾儿情知她是在担心官家,虽然官家有些风流成性,好多事情上都有些对不住李凤儿,可到底是李凤儿原满心满眼恋着的人,一时又怎么甩得开,李鸾儿也只能由着她,并没有规劝。

顾大娘子每日照顾孩子,除此就是担忧李春,李鸾儿倒是劝了几句,只说以李春的能耐必不会出事的,就是边关没了粮食,李春也能寻着吃食,更是将原来他们一家在凤凰县时家中断了炊,李春都能拿野菜等物做出美味饭菜的事情讲给顾大娘子听。

她原是安抚顾大娘子的,哪知道顾大娘子听了竟心疼的哭了起来,拉着李鸾儿的手只说原没想到她家相公以前日子过的那样苦,如今听了她都觉得难受。

对此,李鸾儿只能用无语表示。

倒是金夫人显见得经历多了,心态也平和,不管外边如何闹腾,她都一心安然度日,没有一丁点的担忧。

便在李鸾儿一家各怀心事的时候,却不知京城一个不起眼的食馆后院中,身穿蓝袍面色端正的中年男子坐在宽大的椅子上,他身材瘦削,书生袍穿在他身上更显的宽大,似是飘飘荡荡的,越加显的他似是瘦到皮包骨头。

他以后叩着桌面,桌上放着的茶水都有些跳动起来。

“王三。”

中年男子轻声唤了一句,立刻就有一个身形高大面相憨厚的青年站了出来:“玉先生。”

这位姓玉的先生笑了一声:“主子的地盘上人口稀少,缺乏各色能人,这次旱灾咱们用粮食吸引了大量流民前去,如今日机成熟,也该到咱们显能耐的时候了。”

王三也笑了起来:“一切但凭先生吩咐。”

玉先生瘦长的食指在桌面上划过,思量半晌,拿手指沾了些茶水在红漆桌面上画了起来,一边画,他一边批着对王三吩咐:“京城大门关闭良久,许多流民没了活路,到了今日,心中对于官家的怨恨已经积累够了,我着人买通了九门提督手下的人,几个看守城门的也是主子的人,于咱们行事有利。”

王三点头:“先生说的是,主子气度能力比龙椅上那位不知道强多少,都是太祖的血脉,凭什么叫他坐拥天下。”

玉先生勾唇一笑:“后日会有一场日食,正是咱们动手的好时机,我叫人在城外引起乱子,到时候,你去寻了咱们的人打开城门,将流民引进京城,宫里那边,老主子也留下人手,咱们里应外合……”

说到这里,玉先生双后一合,大笑起来。

王三也跟着笑:“到得那时候,咱们迎主子进京,先生你就是宰相,俺当个将军,帮主子镇守边关。”

两人又商议一番才各自去忙。

同一日,入夜时分,李鸾儿洗过澡,叫瑞珠帮她拿毛巾将头发拧干,打开窗户看看外边天色,又拿了本书看了一会儿,却不见严承悦的身影,李鸾儿有些担忧,便出去寻找,寻了好些时候才在后花园的桂树下找着严承悦。

彼时严承悦坐在桂树下,举目看天,整个人就如一尊雕像一样一动不动。

李鸾儿轻手轻脚的过去,想要在严承悦身旁的石墩上坐下,可不等她挨上石墩,就听严承悦轻声道:“石头上凉,你多少垫些东西。”

说话间,严承悦拍拍轮椅宽大的扶手,从中拿出一块棉垫子递给李鸾儿。

李鸾儿笑着接过铺上,再小心坐下,一手按在轮椅扶手上,一手握了严承悦的手:“今日怎么了?天下可有什么稀罕事情?是月宫吴刚砍树累了,还是玉帝哪个女儿又下凡了?”

她这话说的俏皮,严承悦都笑了:“我观天象,后日怕有日食,你也知今年大灾,若是日食一起,难保不会有人拿着做文章,轻的是官家无德天降惩罚,官家必要下罪已诏,重的,说不得有大变动……”

“日食?”

李鸾儿明白日食于古代代表什么,在现代的时候,日食不过是一种天文现象,可在古代日食可是叫不知道多少帝王头疼的东西。

上一篇: 当家主母 下一篇: 顾先生的金丝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