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戚清喝完了粥,张妈妈收起碗来又叮嘱几句才出去。
她一走,戚清满脸的欢喜,将收好的严宛秀的画像又拿出来左右瞧着,一时满眼的缠绵之色,一时又切切私语,总归折腾了好长时间这才强压住兴奋之意勉强入睡。
第二日戚清早早起来收拾妥当便去寻义忠侯再提分家之事,这次果然义忠侯爽快的答应了,且答应戚清会尽快请了证人来早日分家的。
这义忠侯要将嫡长子分出去单过的消息没过一日便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消息自然是蒋氏散出去的,她一听义忠侯要将戚清分出去便高兴的几乎厥过去,与戚平狂欢一声之后就寻人四处散播消息,妄图将这事做成铁定的事实,叫义忠侯想反悔都不成。
严家自然也听到了信儿,林氏一听这消息心头欢喜怎么都遮掩不住,跟严保家说:“这戚清果然是信人,前脚提了亲后脚便说动义忠侯分家了,照我说,分了家好,分家单过咱们宛秀嫁过去才享福呢,你瞧承悦媳妇现在的日子不晓得多滋润,宛秀以后可跟她一样了,再者,这婚事是戚清亲自求的,将来,他也不敢不对宛秀好,如此,我心底真真踏实了。”
严保家倒也挺高兴:“咱们且等着戚家来提亲吧,另外,父亲已经邀好了高老将军和吴爵爷,叫戚清当着他们的面立下字据,不管什么情况,戚清这辈子都不能纳妾,否则便由着我们严家随意处置。”
“这法子好。”林氏便跟吃了兴奋剂一样总是坐不下来,在屋里走了好几圈又道:“没小妾后院才清静,咱们宛秀最是温和不过的脾气,要是这戚清跟义忠侯一样的德性,咱们宛秀还不得……呸,呸,看我这乌鸦嘴。”
林氏越说越是欢喜:“不成,我得将这事跟宛秀说说,也好叫她欢喜一下。”
不待严保家阻止林氏已经出了屋子,径去了宛秀房中。
冬日天短苦寒,严宛秀这些时日一时窝在房中做些针线,或者便是练练字,这日也是一样,她正和几个丫头一边做针线活一边说笑,不防林氏大大咧咧便进了来,严宛秀赶紧起身见礼,林氏一摆手:“你们都且出去,我与大娘子有话要说。”
几个丫头都收拾了针线活出去,林氏拉了宛秀的手:“娘来是要告诉你一件好事,天大的好事,宛秀,你是个有福的,舍了周家那不成器的,自有更好的送上门来,义忠侯家的大公子到咱家来提亲,亲自允了你爹和你爷爷一辈子不纳妾,你爷爷已经松口答应下来。”L
☆、第四三六章 小吃
“知道了。”
严宛秀无喜无悲,低着头应了一声。
林氏满腔热情几乎像是被冷水泼灭一样,连声音都有些尖锐:“我儿,你这是怎么了,这样天大的好事你怎么一点都不喜欢。”
“太太叫我如何喜欢?”严宛秀猛的抬头看向林氏:“我一个退了亲又险些失了名节的女子但凡有人要便成了,总归我嫁出去不带累家里就是好事,我有什么可欢喜的。”
林氏坐不住了,猛的站起来:“我儿,你怎么能这么想,你哥哥那一巴掌都没打醒你?你有什么错处?难道你掉到水里就不兴有人来救?和周家退亲的事是你爹和你爷爷做的主,碍着你什么事了,你怎么偏将事情往自个儿身上揽,你如此,叫为娘好生担心。”
“太太。”严宛秀拉住林氏的手:“这些日子家里的事情我都知道,也晓得来咱家提亲的是什么人,我自己明白我是没有错处的,可旁人却将罪责强加到我身上,我能有什么法子,我只能不看不闻专心过我的日子罢了,总归我的婚事有老爷太太老太爷做主,你们都是我至亲的人,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挑中的人自然也是好的,我专等着你们挑好了人选出嫁便是,总归不论是哪个我嫁过去只管好生过日子就得了,什么欢喜惊讶的我早不知道是什么了。”
林氏听的心里跟针扎似的痛,一时忍不住搂了严宛秀大哭起来:“我的儿,你这么一说痛煞为娘了,儿啊,这回你爷爷是真帮你挑了好的。义忠侯家的长公子为娘也见了,长的俊秀为人又和善,且对你一心一意,又跟你爷爷保证一辈子不纳妾,娘亲瞧着是真好,不会委屈了我儿。”
严宛秀眼中也有几分泪意,等林氏哭完了她拿帕子好好的帮林氏擦干净泪水。又劝慰一番。这才勾起唇角笑了笑:“旁的我不管,只不纳妾这一条便好。”
“是极,是极。”林氏不住点头:“为娘瞧着比周家那个好了百倍。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也是我儿有福份,终是等来这样的好姻缘。”
严宛秀也跟着笑,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娘亲能否叫大哥大嫂过来。我与他们说说话。”
林氏明白严宛秀的意思,严宛秀自来和严承悦夫妻感情好。也觉得他们做事情靠谱,对他们的话很信任,这是要问那两口子意见呢。
想了想,林氏也觉得长子两口子是可靠之人。为人又最是热心肠的,就叫人去请。
没用多长时间严承悦和李鸾儿便匆匆赶来,严承悦去了严老将军那里。李鸾儿快步进了严宛秀房中,未进门声音便传了进来:“太太。宛秀,何事这样急唤我?”
严宛秀起身等李鸾儿进屋给林氏见过礼后又给李鸾儿行了礼,拉了她的手坐下才将婚事慢慢讲出,李鸾儿听的目瞪口呆:“如何就这样快了,先前我还说过那义忠侯的长公子救过宛秀,凭着两人的长相为人倒也般配,只义忠侯府太过混乱了些,宛秀嫁过去怕要吃亏,没料到这事竟真要快成了,说实话,那个长公子是真不错,文武全才的主儿,又最是和善厚道的,因着义忠侯不着调气死发妻,这位长公子自来发誓只娶一妻,平生不会纳妾,如今想想,倒真真是像给咱家宛秀准备好的一样。”
林氏一听李鸾儿这话立时高兴的什么似的,拉着严宛秀的手直晃:“我儿,你听到了没,你嫂子都打听清楚了,这戚清确实是好的。”
严宛秀这才真正高兴起来,一迭声的叫人上茶上点心,收拾了心情陪着林氏和李鸾儿说笑。
这厢婆媳两人才将将把严宛秀哄高兴了,一时说开,三人坐在一起讨论义忠侯府的情况,又说若是分家之后在哪里给宛秀挑个宅子,李鸾儿还说回去便要给宛秀准备厚厚的嫁妆,叫宛秀风风光光的出嫁,林氏一听嫁妆的事,立时也急了,只说宛秀原来那嫁妆是和周家订亲之后准备的,因周家是书香门第,准备的东西多是书籍古董字画,如今要嫁到义忠侯府,这些反倒有些不适合了,应该早些再重新备上一份嫁妆。
这严家几辈子征战下来大发战争财,再加上严家历代主母都善于经营,倒是攒了一份丰厚的家业。给宛秀准备嫁妆的银子倒是真不缺的,只林氏怕日期上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