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德庆帝身窗冕服,慢慢的走了过来,坐到已经设好的御坐上,才坐定便有人喊道:“官家临朝。”
文武百官一起行礼,李鸾儿也跟着大伙见礼。
一边行礼,李鸾儿一边鄙视原先看过的那些电视剧,剧中不管是什么朝代,好像是大臣见了君王都得三跪九叩一般,其实说起来许多朝代是很开明的,大臣见君王或者商量国事只用弯腰行礼,根本不用行跪礼,长时间商量国事的时候大臣和君王都是坐着的,哪里有电视剧里演的那般苛刻。
这大雍朝的君臣礼节也是仿先朝的,大臣们见君上很有几分随意的姿态,除非年节时候的祭礼,或者大军还朝在君王跟前要行大礼,除此外,都不过是弯腰行礼便成。
行完礼,便听德庆帝道:“英武将军可在?”
“臣在。”李鸾儿赶紧几步走出来,到了文武百官的中间给德庆帝见礼,德庆帝一笑:“将军千里奔袭辛苦了,自入冬以来鞑子几次叩关,让我边关狼烟再起,百姓受着战乱之苦,将军心忧百姓,忠君为国带兵深入草原擒得汗王,着实劳苦功高,朕要封……”
“陛下。”
德庆帝话未说完便见一人走了出来,李鸾儿瞧了一眼,这人竟是国子监的祭酒穆青柯,穆青柯此人年过半百,乃是前朝状元出身,一生育人无数,可谓是桃李遍天下,在国朝中很有几分威望。
见是他德庆帝虽然恼自己说话被打断,可还是和颜悦色的问:“穆卿有何事?”
穆青柯看看德庆帝,再瞧瞧李鸾儿一咬牙道:“英武将军到底是女子,虽说立下不世战功,陛下要封赏是应有之理,只是,臣想来将军以女子之身做官上朝有些不妥,倒不如,不如封个一品夫人或者县主郡主之类的……”
“穆老儿,你这是何意思?”
穆青柯话未说完却又被人打断,却见吴爵爷跳将出来大声道:“你也有些忒不要脸了吧,怎么当初英武将军出征打仗的时候你不说她是个女子,鞑子叩边的时候你们一个个龟缩在京城,谁也不说要保家卫国,偏生她一个女子素有忠烈之意带兵深入草原终是立下战功,这时候你们却跳出来说她是女子不宜封赏,怎么就宜封赏了,英武将军这等奇女子百年难得一见,官家该大力封赏,说不得后世人议论起来又是一段佳话呢。”
德庆帝听的笑着点了头:“吴卿此话很是,英武将军立下不世战功,不封赏不足以安民心,如此,朕便下旨了,英武将军听旨。”
李鸾儿赶紧躬身道:“臣接旨。”
“英武将军武功盖世,朕封你为英武侯……”
德庆帝说了好大一通的话,李鸾儿却只记住了英武侯三个字,顿时这心里也不晓得是个什么滋味,严家几辈子战场上风里来雨里去也不过是得了大将军的封号,都没有封公封侯,她不过出去几个月再回来,竟是以女子之身封爵了,而且,爵位还不低呢。
这下子她的爵位高过祖父,高过父叔,高过所有严家所有儿郎,李鸾儿自己都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了。
所幸严家人倒是开明,等下了朝,严老将军一脸的笑容,打量李鸾儿越是看越是高兴:“好,好,鸾丫头是个好的,如今我严家终是有人得了爵位,老祖宗在天有灵也该是欢喜的。”
严保家也是一脸笑容:“鸾丫头莫理会旁人,他们都是眼红的紧。”
李鸾儿点了点头才要跟严老将军往外走,便见于希带着几个小太监追了过来,于希一见李鸾儿便上前道喜,又道:“官家叫杂家给英武侯送衣裳来了,英武侯带回去试试,若是不合身的话还得赶紧再改,等试过之后,便要照着定好的尺寸给您做四季衣裳的。”
李鸾儿明白她得了爵位自然要有相配套的礼服,便跟于希道了谢,拿了衣裳回家。
一回到家中,李鸾儿便先将那身侯爵服穿了起来,这礼服和平常的官服还不一样,做工要更精致,料子也用得更好。
李鸾儿是侯爷,着紫色,交领样式的紫色衣裳,上绣团花,肩膀处有梅纹,袖口和衣裳的底部有云水纹,她头发束好,又将深色帽子戴在头上,用玉簪子固定住,长长的飘带垂在胸前两侧,套上厚底朝靴,当真是英挺不凡,英姿飒爽,哪里还有丁点女儿娇态,完全就是玉润俊秀的好儿郎。
不管是严承悦还是瑞珠几个丫头,见惯了李鸾儿的女装打扮,猛不丁的看她穿起官服来,竟都看呆了,只觉得这位才出炉的英武侯怎么瞧怎么好看,叫人百看不厌。
李鸾儿笑着拽了拽这身衣裳,觉得哪里都挺合身,抬头看看严承悦,见他满脸惊艳之色,不由调笑起来,伸手勾住他下巴嘻笑道:“小娘子,被爷的英姿迷住了不成?”L
☆、第四九二章 悔意
严府的牌子摘下来,换上英武侯府的匾额,整个门楣似乎都高大了许多,周管事站在门外笑看那四个烫金大字,摸着胡子点头:“小子们,挂的正正的,快去拿鞭炮。”
“唉。”立时就有小厮拿了千头响挂在大门两侧点燃,不一会儿的功夫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整个严家门口都显的热闹之极,不时的引着小商贩们驻足观看。
白墨一身青布衣裳站在门口看了半晌,又拿抹布将门口的朱漆圆柱擦的干干净净,对周管事笑道:“周叔,我是怎么都没想到咱们府上还有这一日呢,原来不晓得多少人都说咱们大爷没前程了,一辈子都只是个白身,哪想到分家了这门口还能挂上侯府的牌子。”
周管事拍了拍白墨:“你没想到的事还多着呢,大爷和大奶奶能干,咱们府上以后还会更好,好好跟着大爷,有你的好处。”
正说话间,却见府门大开,严承悦和李鸾儿一人拉着俩孩子出了门,周管事和白墨赶紧过来见礼,严承悦笑着说了两句话便见宽大的马车驶了过来,两人将四个孩子抱上马车,两人也上了马车,周管事和白墨看这一家子走远了才笑了笑,白墨道:“大奶奶一去好几个月,小少爷们可不想娘亲呢,恐这次是闹着大奶奶带他们出去玩的吧。”
周管事点头:“正是呢,大爷和大奶奶好些日子没带少爷们出去了。”
白墨凑近周管事:“周叔,我听说承憬少爷和承恪少爷都得了官职,那些跟着大奶奶打仗的将士一个个也都立功封赏,如今风光的紧呢。”
周管事压低了声音:“自然风光,历来发财最快的莫过于打仗了。这回大奶奶带人将人家的王帐都端了,你想,得的财宝能少了?大奶奶什么人?最是体恤下边的,想来大奶奶也没要多少金银珠宝,多数都是给下边的人分了,统共才多少人,每个人分分。你算算。这回分得的钱财怕这辈子都够花用了。”
“这样厉害?”白墨一惊又压低了几分声音:“不是说大奶奶这回进献了许多好东西给官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