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大佬生涯(99)

帝流浆果然名符其实,当真是难寻的灵物,这一滴帝流浆,就将秦桑所失去的元气给补上了,同时,还帮她把多余的煞气炼化了一些。

第二天天未亮,秦桑就悄悄的起身。

她从家里出来,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玉石,右手在玉石上点了点,便见玉石闪烁了两下,她心里有了数,便一路向北直行。

才走了丁点的路程,就有一辆车子停在她身边。

车窗摇下来,简西城端坐在驾驶座上朝秦桑招手:“上车。”

有车子坐,秦桑也不愿意费自己的力气走路的。

她笑着拉开车门坐到副驾驶位上。

“往哪走?”简西城说话尽量简洁,同时,注意力一直很集中在车子上。

秦桑安心了,她系好安全带之后就给简西城指路,车子一路向北,再向西,渐渐的进了大山。

在秦桑的指引下,车子在一座山的山脚下停了,秦桑拉开车门从车上跳下来,她抬头望了望高耸入云的大山,紧了紧背包就要往上爬。

简西城一把拉住她。

“怎么?”秦桑抬头看简西城,眼中写了不解。

“我先走。”

简西城大步走在前边,一边走,还一边给秦桑将碍事的树枝杂草除掉。

秦桑笑了笑,跟在简西城的身后上山。

两个人走的都不慢,没用多少功夫就爬到了半山腰。

秦桑突然停下脚步。

简西城感觉到了回首看她:“怎么了?”

“回吧。”秦桑明显挺失望的:“那个人身上应该是有敛息的法器,我寻不到他的气息了。”

简西城步子顿了一下,才跟着秦桑往山下走,他一边走还一边安慰秦桑:“那个人伤的肯定不轻,他肯定跟老鼠一样躲着疗伤,短时间内不会再出现了,再者,我马上就要回京城了,到了京城那个人恐怕也拿我没法子。”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秦桑还是挺失落的。

简西城看秦桑因为上山累的额上有细碎的汗珠,再加上山风吹来,他怕秦桑吹风着了凉,就赶紧把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秦桑披上。

第九十九章 一个梦

简西城个子高,他的大衣披在秦桑身上,都能长到脚踝处了。

黑色的大衣把秦桑整个包裹住,上面还存留着简西城身上的体温,倒是叫秦桑暖和了不少。

她紧了紧大衣,抬头看了简西城一眼,什么都没说,快步继续往山下走。

简西城跟在秦桑身后,一直在关注着她。

等到了山脚下,秦桑把大衣还给简西城。

她坐到车上,犹豫了一会儿才跟简西城说话:“近几天我想出去一趟,我得去找找我妈。”

简西城想说他一直叫人帮着找,可话到嘴边,又有些说不出口。

“好。”他笑着点头,心里琢磨着他这边的行动也不能停,万一比秦桑先找着人呢。

简西城发动车子,开着车送秦桑回家。

走到半路上,天色才渐渐明亮起来,秦桑扭着头看车窗外的草木映着太阳的光芒随风摇曳的景致,过了很久才转过头看简西城。

“你,你的煞气虽然被我封住了,往后正常生活是没什么事的,可煞气到底是煞气,总是有点不好的,你最近还是不要太过亲近女同志,更不要……和女同志太过亲密的接触,等我以后想了办法再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吱的一声,简西城猛的踩了刹车。

他踩的太急,车子刹住的时候还摇晃了两下。

秦桑吓了一跳。

简西城一双眼睛闪着惊人的亮光,他眼中是满溢的要出来的喜悦。

他伸手,想要抱一下秦桑,可又有点害怕,手接触到空气就又缩了回去。

“我肯定不会亲近女同志,除了亲人,不会随便和别的女同志说话,这个你放心。”

秦桑心里直想骂娘。

她说的都是实话,怎么又叫简西城想歪了。

不过,秦桑也不好解释什么,只能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简西城笑了,嘴角翘的老高,秦桑觉得他这样笑的真有点傻。

简西城送秦桑到了家门口,秦桑跳下车朝简西城摆手:“你赶紧回吧。”

简西城隔着车窗,依依不舍的望向秦桑,在秦桑要进家门的时候才道:“我要回京城了,小院的钥匙就放在门口的第二个花砖下边,你记得去拿。”

不等秦桑答应,简西城一狠心开了车子就走。

他生怕再耽误下去他就真舍不得走了。

秦桑步子顿了顿,没有回头,她推开大门进了院子。

院子里一片安静,家里的人都还没起呢。

秦桑就回到屋里脱了外衣躺回床上。

她干躺了一会儿才听到沈宜起床做饭的声音。

秦桑起来和沈宜做饭,两个人在厨房一通忙活,不多时,秦雅几个小的也都起床帮忙干家务。

一家子忙活的时候,在县城的另一处,秦月满头大汗的从床上猛然坐了起来。

她额头是细密的汗珠,头发也被汗湿了,身上的衣服也有一点潮意。

秦月觉得很不舒服,可又没心思去洗脸换衣服。

她愣愣的在床上坐了很久,等回忆起刚才那个梦,还是心有余悸。

秦月晚上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一个特别真实的梦,秦月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她梦里的那些事情应该都是真的。

在梦中,她也是盘算着怎么抢秦桑的东西。

梦里秦桑逆来顺受,是对她很好的,沈宜也很照顾她和秦宝。

后来……

后来刘建国去跟沈宜提亲,说愿意照顾秦桑和她的妹妹们,也会对秦桑很好的。

当时,沈宜因为秦家没有男人顶门立刻,为着全家着想,再加上刘建国手头也有钱,很舍得给秦雅几个小的买东西,沈宜就同意了这桩婚事。

秦桑年纪还小,根本不够结婚的,沈宜就先叫两个人订亲,想着等几年再把婚事给办了。

不过,在乡下地方,订了亲就和结婚没什么区别,一般是不会退亲的。

在订了亲事以后,刘建国就真的对秦桑特别的好。

而秦月呢,她是看不上刘建国的。

在她看来,刘建国也没多大文化,又是个没爹没妈没靠山的,跟了他不定受多大的苦呢。

秦月看中的是那种特别有文化的人。

她就跟村子里一个家是京城的知青好了。

那个知青叫孙志诚,长的高高瘦瘦一脸斯文的,对秦月也很好,而且,据说家里也有些门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回城了。

秦月正是看中他这一点才跟了他的。

等到后来,国家恢复了高考,秦月和孙志诚都考上了京城的大学,两个人就一起上大学,在大学期间,俩人就结婚了。

秦月以为她和孙志诚是大学生,都是文化人,毕业以后又有好工作,日子肯定会过的特别好。

可是,她没有想到,这没父母是没依靠,可父母兄弟多了也是麻烦。

孙志诚在家里是个不受重视的,他上边有哥哥姐姐,下边还有一个兄弟,他娘疼兄弟,对他就不是多好,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要他补贴家用,等到孙志诚和秦月结了婚,工资有一多半是要上交的。

上一篇: 女种 下一篇: 清朝完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