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女重生记(91)

一时饭菜上来,欣妍一边吃饭,一边想着不知道古嬷嬷能发现什么事情。

原来,今天古嬷嬷在外边转了一圈,突然发现一处偏僻宫殿内的守门太监很熟悉,思量了半天才想起,那是前明宫内的太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竟留到了大清后宫内。

那个太监古嬷嬷以前可是知道的,对前明崇祯帝是忠心耿耿,按理说,明亡之后,他该殉主的,怎么就活了下来,还伺侯仇人呢?

那个太监和古嬷嬷不一样,是个认死理的,只认前明是主子,对满清恨的咬牙切齿。

古嬷嬷呢,也不过对曾伺侯的主子有感情,对大明的皇帝可没什么恩义,虽然说对满清观感不好,可对大明也没什么好感。

她只认主子,不认是什么朝代,伺侯前主子的时候,对前主子一片忠心,后来跟着欣妍,那对欣妍也从不生二心。

古嬷嬷暗思量了许久,深觉这个太监不简单,怕会有什么事情,生怕连累了欣妍,便悄悄和欣妍说了一声。

欣妍听了,也觉得要生事,便让古嬷嬷跟踪那个太监瞧瞧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另外,让古嬷嬷好好寻寻,大清的后宫内还有多少明朝旧

就这样,今天一天,古嬷嬷都在跟踪那个太监,也正好,宫里因为皇贵妃的葬礼而乱七八糟的,古嬷嬷的行动倒是有了保障。

欣妍想了一阵,也没有什么心思吃饭,扒了一碗饭之后就借口困了回屋睡觉。

她哪里又睡得着,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总想着等古嬷嬷回来好好问问。

等到快傍晚时分了,古嬷嬷才匆匆回来。

欣妍一看,差点没吓一跳。

古嬷嬷的身手她可是知道的,那可真厉害着呢,可就是这样,古嬷嬷身上的衣服也皱了,头发也有些乱,更让欣妍心疼的是,在她抓古嬷嬷胳膊的时候,古嬷嬷竟然喊疼,脱了衣服一瞧,胳膊上竟带了伤,还流了许多血。

这下子,欣妍也知道事情严重了。

她悄悄把董嬷嬷叫进来,让董嬷嬷给古嬷嬷包扎伤口,欣妍自小就知道,董嬷嬷对满人也是不满的,另外,欣妍也信得过董嬷嬷,知道她也是个忠心的,绝对不会出卖她,便留了董嬷嬷在一旁听着。

“嬷嬷,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这伤……是哪个伤的,我和我说,我绝不饶他。”

欣妍觉得,古嬷嬷的伤是那个太监给弄的。

古嬷嬷摆摆手,在董嬷嬷听的脸色越发苍白的时候开了口:“这宫里要乱了。”

一句话,震的欣妍和董嬷嬷都说不出话来。

古嬷嬷慢慢的讲了出来。

原来,她接了欣妍的令,出长春宫,悄悄的隐身在那处宫殿房梁上,却见这处偏僻的宫殿很是洁净,似是常有人来的,还有,就是房梁上也没有多少灰尘,应该是常有人打扫。

古嬷嬷就更奇怪起来,大清初建不久,江山未稳,后宫的奴才还是有些不够使的,住人的宫殿打扫的勤,可有些偏的不住人的宫殿可就没人修葺打理了,怎的这样破旧的宫殿还这么干净?

她怀着疑心又观察起来,观察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不同来,想着那个太监应该是个干净人,所以才会······

等了半天也没瞧出什么事来,古嬷嬷原想回去复命的,哪知道,她才一动身,就有了事。

就见那个老太监进了屋里,仔细看了半晌,发现没人,就在一个角落里把地砖掀起,从里边捧出一个灵位来。

古嬷嬷一瞧,竟是大明皇帝的灵位。

那个太监把灵位安放好,燃了香,行了三跪九叩之礼,才起身,就听到敲门声,他几步过去开了门,就见外边站了好些有些年纪的姑姑和公公。

这些人进了门,古嬷嬷可算是开了眼,有那公公是某妃子处的太监总管,还有一位姑姑,古嬷嬷也曾在孝庄宫里见过,最后,竟发现还有顺治身边的人,不过,那公公是乾清宫外围的人,根本近不了顺治的身。

这些人来全了,把屋门一关,全都对着大明皇帝的牌位见礼,有的还痛哭失声。

第六十八章 乱起

古嬷嬷脸色很难看,她没有想到大清的皇宫中还有这么大明遗留下来的乱党。

是的,乱党。

古嬷嬷对这些人没有什么观感,好的也没有,坏的自然也没有,像她这种人从来都不是什么明辩是非的,在她心里,只有主子是对的,主子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就算主子要祸国殃民,她也坚决执行下去。

那么,大明朝留下来的这些乱党,古嬷嬷自然也不放在眼里,哪怕这些人把大清的后宫搅个天翻地覆,古嬷嬷都不会看上一眼。

只是,她的小主子可还在宫里呢,还有和小主子感情极好的皇后娘娘,古嬷嬷不为别的,这两个人总是要考虑考虑的吧。

所以,古嬷嬷也就要称这些人为乱党了。

这时候,先前那个老太监站起身来,等着那些太监宫女都起身,他这才尖着嗓子说道:“各位老姐妹,老兄弟,你们也都是各宫里混的,满清宫中的情形也都知道,鞑子皇帝无道,不但好色又昏庸无能,陷咱们大明子民于水火之中,咱们这些人,可都是伺侯过主子的,如今,那个皇贵妃没了,鞑子皇帝正伤心的给她办丧礼,也正是咱们给主子报仇的大好时机。”

他这话一出口,就有一个头发梳的很整齐的宫女站起来哑着嗓子道:“您说的是,我是慈宁宫伺侯的,我可是听说了,鞑子皇帝要许多宫人给那个皇贵妃殉葬,鞑子太后为此气的又病了如今也没有什么精力管理后宫,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宫女把话说完,就又有几个人站起来说话,均在汇报各宫的情形,一个个的说的头头是道。

古嬷嬷听的眯起眼来,瞧起来,这些人都是人精啊,不但心思精明,古嬷嬷瞧样子似乎还有好多人身怀武艺呢,而且,武功不低。

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一瞬间,古嬷嬷想到一种情形,顿时大惊失色起来。

看着底下虽然年老却精力旺盛的一群人,古嬷嬷越发的激动·她认为,她所想的都是真的,要真是这些人那大清朝可就危矣啊。

古嬷嬷看着几个老太监,暗吸一口冷气。

她是个有见识的,自然也从那些老太监眼里看到了对大明的忠心,还有九死无悔的决心。

说起来,古嬷嬷比谁都明白一个太监的心性是如何的,这些人身体有缺陷,没有可能娶妻生子,所以,性格上面就很是偏执,甚至可以说是病态。

性格病态的人同样也执拗,他们在认定了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的时候,一辈子都不会改变想法的。

而太监要是对哪个人忠心那是绝对的忠心耿耿。

这也是历朝历代中末代的皇帝大多都是被太监救出来的原因,他们对主子的忠心从来不容置疑,为了主子,宁愿牺牲性命。

古嬷嬷深刻认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上一篇: 清朝完美家庭 下一篇: 洒金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