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香(1278)+番外
如此,倘若大秦将士攻城,就势必要将羽箭和长枪的对准百姓,杀光了这些百姓,才能伤到突夏国的士兵。
十几个城池,皆是如此,可谓根本无从下手。
前线没了办法,只能往京都送信儿,只说再仔细勘察,寻求旁的办法,不可操之过急。
听闻这些事的秦铭晟,气得红了眼,拳头重重的捶在了案几上头:“这个突夏国,简直是丧尽天良!”
“两国交战,百姓难免受灾,但堂而皇之将百姓当做人肉城墙的,当真唯有突夏国这等蛮夷才做的出来。”
秦叡泓也是怒不可遏:“士兵看到大秦百姓,自然是无法下手,而将领倘若强行要求士兵攻城,只会让将领乃至大秦落下一个冷血无情,不顾百姓的罪名,往后再有战事,只怕也会军心浮动。”
“即便都没有这些顾虑,即便是攻下了城,到手里的也不过是一个空城,往后只怕也只能是一个空城了。”
“突夏的这个做法,当真是其心可诛!”
父子俩一通的谩骂,随即都是拧上了眉头。
怪不得突夏当时占尽优势时,还答应了大秦的和谈邀约,更是肯将夏征烨这个突夏国的太子前来和谈,看来这手中当真是有了足够的筹码,更是早已预料到了大秦的手段,早早就做了应对。
但生气归生气,发牢骚归发牢骚的,这事情到底还是得想了办法应对为好。
“眼下,看来只能让前线再寻时机,看有没有旁的法子了。”秦铭晟道。
“父皇所言极是。”秦叡泓也只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
“和谈之事的消息眼下已经散了出去,民间反应如何?”秦铭晟问询道。
是战是和的,到底得做个决定出来,而究竟该做怎样的决定,秦铭晟到是觉得卢少业所言极是,得看看百姓如何想,他也好如何去做。
听秦铭晟问及此事,秦叡泓眨了眨眼睛,道:“外头议论纷纷,战也好,和也罢到是都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但依儿臣所见所闻来说,似乎更赞同和。”
自然是要赞同和的,不过就是给些银两,便能将城池给换回来,而不必打仗,赋税减少,更不必征兵,这日子自然也不必过的那般辛苦了。
至于不能还回来的城池,和这些平民百姓也没什么关系,他们大约也是不想管的。
而有关送质子之事,他们便是越发的不会在意,太子而已,皇上那么多的皇子,再立一个也就是了,反正送的也不是他们的儿子。
秦铭晟知道这一层,心底里头腾起一层的鄙夷。
到底是平头老百姓,这眼界也好,心眼也罢,都是那么的窄,只顾得上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已了。
不过这样也是无妨,既是百姓愿意如此,那他自然也不会背上了骂名。
“这段时日,将前线战事,往外头散一些出去,突夏国残暴不仁,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死伤无数,百姓们应该知道此事,知道将士们的辛苦。”秦铭晟交代道。
宣扬战事艰辛,自然是为了让百姓们惧怕战争。
尤其是那些伤残的事情,说的越多,百姓们自然越发胆战心惊,担忧自家人被送上前线去,自然也就越发愿意和谈。
秦铭晟说这样的话,秦叡泓便知晓了其中的意思,点头道:“是,儿臣遵命。”
第1483章 人选
但既是愿意和,那自然得想了送质子的人选,此事秦叡泓知道他八成是不会被送出去的,但秦铭晟一天没有发话确定质子人选,秦叡泓的心便始终不能安定下来。
这般想着,秦叡泓便有些失神。
而秦铭晟审视秦叡泓许久,开口道:“泓儿。”
“儿臣在。”秦叡泓回过神来。
“你怕不怕死。”秦铭晟眯了眯眼睛。
秦叡泓心中发紧,但面上却是一脸坦然,正是停止了腰杆,冲秦铭晟行礼道:“若是死的冤枉,死的无名,儿臣怕死,但若是为了大秦,为了父皇,儿臣不怕,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
四个字,说的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秦叡泓原本就是模样端正,有儒士的书生气,更有铁血男儿的豪气,现如今说的这般大义凛然,越发显得是铁骨铮铮。
“好,好!”
秦铭晟连续说了两个“好”字,脸上对秦叡泓的赞赏不言而喻,更是索性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伸手拍了拍秦叡泓的肩膀:“当真不愧是朕的儿子。”
“父皇夸赞,儿臣愧不敢当。”秦叡泓自谦道,但心中越是越发有些紧张。
这份紧张,直到秦铭晟开口道:“依你看,该派哪个皇子前去突夏充当质子?”
“父皇。”
秦叡泓郑重其事:“突夏蛮夷之国,根本不配与大秦国交换质子,但倘若真要交换质子的话,儿臣愿意前往。”
“泓儿,你往后肩上的任务会更重,这等小事,让旁人去也就是了。”秦铭晟道。
如此,也就是说,他安全了。
秦叡泓送了一口气,但面上却依旧是焦急无比:“可是父皇,突夏说要太子相换,儿臣……”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朕岂能如此轻易答应了突夏所说的条件?”秦铭晟道:“此事朕心意已决,你不必再劝。”
“泓儿,朕知道你一向宅心仁厚,更是不舍得让弟弟们受苦,宁愿自己替他们承受,但你也要知晓,既是身为皇子,自然不是光锦衣玉食的享受,也得担得起皇子应有的责任才成。”
“此时,朕也并非是皇上,不过就是一个寻常父亲,与你这个儿子说说话,你便说一说你的想法,朕听一听。”
秦叡泓此时也就彻底的放下心来,只拱手朗声道:“父皇,若是非要从几个皇子之中选上一个的话,儿臣暂且没有主意,只是微臣以为,无论选了谁,请父皇不要选六皇子。”
“你且说说缘由。”秦铭晟道,嘴角掠过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秦叡泓知道自己方才的话说对了,越发有了底气:“六皇子最为年幼,身子更是不好,如何能受得了突夏那地方的严寒酷暑和长距离的舟车劳顿?”
“更何况,六皇子患有心疾,时常犯病,突夏探得此事,必定会要求大秦换人,否则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与其到时候又生出许多风波来,不如一开始便避免这些。”
“儿臣提议至此,望父皇允准,而其余的,还望父皇定夺。”
秦叡泓说罢后,便闭了口。
自然了,原因并非只有这些。
因为先前俞氏之事,闹得后宫不宁,而众人的眼睛也都盯在这个事情上头,倘若当真送了六皇子前去,只怕先前秦铭晟所做的功夫,皆是白费,皇后往后也是名声尽损。
且卢家往后,必定也会与他为仇,少了卢少业这么一个股肱之臣的话,秦叡泓到底是觉得有些可惜。
索性后宫皇子多的是,不乏其生母身份低微,外祖家不会闹事的皇子,为何不趁着这个时候,送出去一个往后享清福,顺便卖给卢家一个人情,让卢少业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