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秀色田园(56)+番外

作者: 某某宝 阅读记录

李海歆说,他知道。就是因为知道才烦着呢。

何氏看他面色,象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也不多说,起身出了堂屋,拿出针线箩筐,坐到堂屋屋根子底下做活计。

李海歆在屋里坐了半晌,出了门,说了声去前院瞧瞧,何氏应了声,“有话好好说啊。”

他一边儿点头一边儿出去了。

直到天完全黑透时,李海歆才回来。何氏看他面色不好,心知在前院没说服婆婆。便也不多问,打水让他洗洗早些睡,说,“年哥儿明日还要拜先生呢。”

李海歆点点头,长长叹了口气儿,洗洗睡去。

二月十八一大早,李海歆带着何氏准备好的拜师礼和柱子爹、大武三人带着佟永年、大山和柱子去了邻村,这私塾正好就在前王村。临去时,李海歆跟何氏商量着,若是有机会寻着知情的人,就先打听打听李家老三说的闺女到底怎么样。何氏想着男人家家的问这种事太招眼。

又看他一副不把这事儿办成,或者不给老三出力尽尽心就一副不开怀的架式,便说,改天她有空儿,也去看看年哥儿的学堂,顺道问问。

前王村离李家村倒也不远,不过三四里的路。几人商量着也不套牛车,带着三个孩子走一遭儿,将来上学下学的,也好认认路。

因刚下过一场春雨,两路田里的麦苗子青青葱葱的,几个大人一边儿慢悠悠的在前面儿走着,一边讨论着收成。又论着谁家的地种得好,谁家偷懒,地都没翻透,麦苗子出的稀等等。

大山和柱子不时东蹿西跳的,又挖泥巴,团成小团儿相互扔掷打闹,不一会儿新换的衣衫上便是点点泥印子。

大武和柱子爹都摇头说,这两个孩子太野,又夸一直安静跟在后面儿的佟永年。

送走孩子爹和年哥儿,何氏又满院子的转悠着。春桃奇怪的问:“娘,你干啥咧?”

何氏不好意思的笑笑,“年哥儿一离家,我这心里头空落落的。”

春柳小眉眼一挑,“娘,我们几个才是亲生的!”话音刚落,一直安静坐着绣花的春兰,放下绣撑子,朝着她后背给了一下子。

声音落下去,清清脆脆的响儿。疼得春柳直咧嘴,脸上涌上怒色,“二姐,你干嘛。打得疼死了。”

春兰看了她一眼,又拿起绣花撑子,继续绣花,“打得疼才记得住!”

春柳气得脸儿涨红,一扭身跑了。

何氏和春桃两人对视,都捂嘴扭头去笑。

李薇一向对深沉的二姐敬畏有加。她总是有出其不意的举动,而且说一不二。

春桃笑了会儿,走过去点她的头,“有话你不会好好说?手打疼了吧?”

春兰头一扭,躲开她的手指,“不疼!”

何氏在院中捂嘴笑得一抽一抽的,好半天才抹了眼角笑出的泪儿,叫春杏去找春柳回来,又叫春桃春兰,“咱们今儿趁地不干,咱们再把那片空地翻翻,好种些菜。”

转眼见李薇乖乖坐在炕上,翻着年哥儿的旧字贴,逗她,“梨花来跟娘种菜了。”

李薇头也不抬,干脆的回了句,“不要!”虽然她无比的想发挥她的小特长,可是现在的小身子不行啊……

何氏又逗她,“那你要干啥?”

“看书!”

把何氏母女几个又惹得哈哈大笑。找春柳回来的小春杏听见了,也大声嚷着,“我也要看书!”

快中午的时候,李海歆带着佟永年满脸带笑的回来。说私塾的先生很夸年哥儿底子好,聪慧,字写得也好。

何氏高兴得合不拢嘴儿,乐呵呵洗手,准备去做午饭,又要杀鸡。

李海歆扫了眼鸡舍,脸上似笑非笑的,“二十多只公鸡就剩下那两只了,还杀?”

春桃几个也偷笑。何氏怔了怔,瞪几个女儿,又瞪丈夫,扭身往厨房走,“那去买肉!”

佟永年嘴角含着笑,冲着何氏的背影叫,“娘,不用买。”抱着怀里的几本书往东屋走,叫着,“梨花,哥哥有新书了。”

李薇躺在炕上正郁闷着,翻白眼,心说,新书有什么用,又不是农书。

“你看,这是《三字经》、这是《百家姓》、这是《千字文》……”也许是今日他很高兴,幽清的眸子发亮,闪动着兴奋的光芒。一股脑儿的把新买的书摆到她面儿,一一介绍着。

李薇一咕噜爬起来,抓起那本《千字文》。佟永年笑着把她抱在怀里,说,“这个就是千字文,哥哥原先也学过……”

说到这儿他顿住了,李薇觉察到身后的小胸膛一僵,忙不迭的用小手把书吃力的往头顶一举,清脆响亮的喊了声:“念!”

过了片刻,身后才伸过一只手,把书接过,微带颤音的嗓音响起,“好,哥哥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那声音尽管是强控制着,还是能听出些不寻常来。李薇心中叹了口气,这个家里没有人比她更知道,他对她娘的死,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慢慢遗忘。尽管自从住到这儿之后,他没再回去看过村西的那个小院儿,面儿上也显得开朗了许多。

佟永年入学的当天早上,何氏起了个大早儿,煮了鸡蛋装了两个白面卷子给他带上,虽然李海歆一再说,私塾里的饭菜也不错,让她不要担心,可这孩子才七岁,来李家么久了,又是第一次独自外出,何氏怎么能放心得下。

佟永年穿着她娘做的新衣,大姐做的新鞋,乌黑轻软的头发被三姐春柳梳了又拆拆了又梳,直折腾了半个早上,才算梳了一个满意的发髻,又给他戴上何氏新裁的头巾子。刚打扮停当,大武和大武媳妇儿带着大山扛着新制的柳藤书箱子过来。

春柳一眼瞧见,朝她爹撇嘴儿,“爹,你咋不给年哥儿也弄个书箱子。”

李海歆笑了,说,今天闲了就编,保管让年哥儿明天就用新书箱。

不多时柱子一家子也过来。柱子娘一进院便指着佟永年笑,“我们柱子呀,从学里回家之后好一阵埋怨,说不该把他的头剃成那样。学里的小娃儿都是跟年哥儿一样梳着发髻,戴着头巾子呢。”

大武媳妇儿也指着大山,“这个在家里也嘟哝了。”

两人都笑了,说男娃儿还没开始识字,可就知道好歹了,这钱花得也算值。

因孩子们刚开始上学,怕路上走不惯,三家大人就商量着,前几天送送,每人轮一天。今儿是大武去。

送走这几人之后,柱子娘说家里头没人,不放心,略说了几句闲话就家去了。

李薇被竹林子里的笋子勾得心里痒痒,反正家里这会儿也不忙,就缠着春柳让带着去竹林子里挖笋子。小春杏自然是积极响应。

春柳去找了两把铲子,拎着小竹楼子带着两个妹妹去钻竹林。

上一篇:小农种田日常 下一篇:悠闲小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