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二人面上凝重,高子轩一惊,就知道必是出了什么大事。
“老九!”
天辰帝对高子轩招了招手,递过一张纸去:“你且看看。”
高子轩接过来瞧,越看脸上越是难看,最后,把纸拍在一旁桌上:“父皇,这北狄当真欺人太甚,他们可是和我大昭订了条约,互不干涉的,条约定下还没有几年,竟信口毁约,又犯我朝,当真可恼。”
三王爷一拱手:“父皇,我大昭威严不能被人冒犯,这次绝不能和北狄善罢干休,现如今我朝兵强马壮,不若出兵灭了北狄。”
他话一说完,就见天辰帝脸上更阴沉起来。
“老三,话说的漂亮,可真做起来,哪那般容易,如今大冬天,天寒地冻,又到了年根底下,将士们哪有征战之心,再者,路上给养怎么运送,要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待到了来年开春,路好走的时候,怕北狄人已经撤回去了,要知道,他们那里茫茫草原,又多是游骑之士,要想攻打,难上加难,首先,粮草如何运送过去,运送的路上,成一被他们抢了去怎么办?”
天辰帝不急不缓的一条条讲了出来。
“还有,到了草原上,咱们不熟悉地形,他们东躲西藏,你就是打上几年,说不定也寻不到人家的人影,到了冬天,咱们不易出兵的时候,他们又来骚扰,让你烦不胜烦。”
天辰帝这话是老成持重之言,一点点讲下来,倒是让三王爷不再说话。
他面上沉思,深觉有理,自古以来,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不好攻打,主要便是草原深广,他们打一次换个地方,如何能寻得到,再加上人家熟悉地形,冷不丁的给你来个冷箭,或者背后偷袭一下子,你就受不住啊。
高子轩听了,也是沉思良久。
北狄猖狂,不打是不成的,不打他们会更加叫嚣,边关百姓受苦不说,朝庭威信荡然无存,可是打,也不好打,还是要想个好办法才成。
“如今,咱们这里接连下雪,他们在北边,风雪更大,听说冻死了好多牛羊,这才毁了信誉,掠夺我朝物资的。”
天辰帝叹了口气,闭着眼睛,手指在桌上轻敲:“北狄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只要不好过活了,就来我朝打谷草,当真可恨。”
高子轩正在想法子,一听打谷草这三个字,突然间想到月婵前些日子和他讲的一些话。
前些日子,高子轩见月婵竟在读兵书,他有些感兴趣,便过去询问征战之策。
月婵倒是说的头头是道,听的高子轩也很赞同,当时月婵是怎么说的,什么上兵伐谋,这倒也罢了,关键是,月婵曾说过一些话,两国打仗,首要是不能伤到自家的百姓,最好把主战场放到敌国去,虽说自己国家的士兵劳乏,可真的打起来,却是伤亡最小的,不管胜负,一定让彼国几十年不得翻身,还有,月婵说过一句话,若要真想伤一国之根本,在打仗之时,便要就食于其国,以夷制夷,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好处。
想到这些话,高子轩眼前一亮,突然间有了好主意。
第327章 北征
“父皇……”
高子轩一抱拳:“儿臣倒有个主意,只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北狄一直是大昭多年的边患问题,历代君王说起来都犯愁,对待北狄问题上轻不得重不得,轻了,会被人看低,重了,惹怒了北狄人,人家是马背上的民族,来去如风的,专在你后面捣乱,时间久了,哪个都受不住啊。
历代君王都想解决这个祸患,可都没有什么好主意。
如今天辰帝一听高子轩有主意,顿时惊喜连连,没想到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还是有些才能的。
“你说!”他兴致高昂,准备听听高子轩的主意。
三王爷也一直凝眉细思量,打算高子轩若是说的不好,他再补弃一些。
高子轩大声道:“儿子的主意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历来,咱们大昭对北狄,都是防御为上,这次,咱们主动出击,也动用骑兵,不用太多,也不用什么供养,从边关出发,每人带上两天的干粮和水,然后在北狄国内骚扰杀伐。”
高子轩的话才告一段落,天辰帝就思量道:“你这主意是不错,如此,兵不用太多,一两万人马就成,分成几队,专挑北狄的小部落进行杀伐,灭了小部落,杀的北狄人胆寒了,再灭大部落。”
“不过!”三王爷有些疑问:“如此,拖的时间太长了,没有供给可如何是好,将士们打仗,必须要吃好一些,没有吃的东西,怎么有力气去打杀。”
高子轩一笑:“父皇,三哥,这正是我要说的,咱们可以就食与敌,难道就只许他们在咱们这边打谷草,咱们难道不能在他们那里打打谷草么。”
他声音有些阴狠:“我大昭的骑兵在北狄国土上杀烧抢掠,不但抢他们的粮食牲口,还要杀他们的人,我偏不信,北狄人能够受得住,如此,只需要两万兵士,可保我大昭几十年或百年无恙,百姓再不用受北狄骚扰之苦。”
高子轩的话斩钉截铁,带着杀伐决断和说不出来的冷酷。
就是天辰帝和三王爷这样向来杀伐由心的,也不由一阵心寒,均在道,没有想到,小九平时张狂,嘻笑由心,正经起来,却有如此气势。
如此,天辰帝和三王爷均对高子轩高看一眼。
“只是!”三王爷没说什么,似乎赞成高子轩的话,可天辰帝就有些犹豫起来:“如此一来,那些臣子必然会反对,咱们大昭讲究仁义道德,这连平民都杀的行为……到底有失仁义。”
高子轩一听这话,差点没有跳将起来。
狗屁的仁义道德,讲仁义也要看对哪个讲,对自己的百姓讲,让大昭子民生活的更好,这是应该的,可对那些狼子野心的北狄人讲仁义,也不怕什么时候北狄人的刀架上你的脖子,人家可是不会讲仁义的。
“父皇!”
三王爷看高子轩急了,赶紧拦住他的话头:“儿臣觉得九弟的计策可行,朝中那些酸儒向来迂腐,这行军打仗之事,自然不能由着他们,父皇请想,难道我们讲仁义了,北狄就能退兵,要真是如此,不如让那些酸儒都到边关劝告,真要能说动北狄人,岂不是大功一件。”
见三王爷赞同他的想法,高子轩心头一热,对三王爷笑笑,转身跪倒在地:“父皇,儿臣愿领两万骑兵北上为父皇分忧,此生不灭北狄,定不回还。”
这话让天辰帝心头一惊,不敢置信的看着高子轩。
真真没想到,这个儿子竟然还有这样的面目,坚定,冷酷并且信心十足,这哪里还是那个喜笑由心的不九,分明就是另一个人啊。
叹了口气,天辰帝心道,儿子长大了啊,可惜,他却再没有什么机会再和儿子相处了。
虽然高兴高子轩的请令,还有为自己分忧的态度,可是,天辰帝却并不想高子轩带兵出征,朝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并不是没有,他不想把高子轩置于危险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