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爷都没人搭理,谁还能记得姑老太太呢。张氏去世,照礼数,贾家自然要通知到史家的。史大太太忙去问问婆婆该怎么办。史老太太恨都来不及,一听说是姑老太太把媳妇逼死的,史老太太恨得牙都痒了,直接吼道,理他们做什么,嫌丢脸还不够吗?
也怪不得史老太太这么恨了,史家的女儿算是被贾母连累死了。好点的人家,根本就不敢跟史家联姻。而几次分家,分到女儿手上的嫁妆又少,此时,大家若看名声,嫁妆少点就少点。可是又无名声,又无家财,史家有姑娘的太太们都要愁死了,恨贾母都不及,怎么会再来。
史大太太虽说还年轻,可是也不是真不知理的,她明白婆婆的意思,真去了,只怕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张家人能挤兑死他们。可是问题是,不去不是也是事吗?想来想去,还是让人送了相应的奠仪,说老侯爷病了,不好出门,望见谅。
贾政对舅舅家本就不怎么感冒,也就算了。摆上舅舅家的嶓布,算是有这人到了,不缺这礼数就成了。
由此,艾若可算是明白,为什么史家,一门两侯却也能被贾母钳制住,真是因为一家子没脑子!之前贾母可能名声没这么差,至少代善和史老侯爷还是尊重她的,所以史家的侄子们,对这个姑母还是敬重的。
现在贾母与史家闹翻了,而贾母在贾家也一落到底,完全没一点利用价值了,在史家人看来,当然不理了。自己就赶忙的划清了界线,生怕沾上一点。
但他们也不想想,当初贾敏的名声是怎么救回来的?越是这时,越要多在人前露脸,多多表明,我们家的姑娘可没按那样教养。现在他们龟缩不出,他们家的姑娘也自然更不好嫁了。人真的能一辈子不出门吗?总有第一次不是。
再说了,就算姑母不着调,史家摆明是要败了,姑父总还在,姑表亲的兄弟还在这儿摆着,生生的断了交情,脑子是怎么想的?不过,史家怎么想的也不关艾若的事了,她一堆事呢。
史家不来,于是贾母就没人帮了,贾母的名声再创新低,惟一不同的是,掉名声的只有贾母,顺便说说史家不会教女儿之外,贾家的名声却没有因此而降低。人家说起来,贾家二爷考上了举人,二太太又是那懂礼,孝顺的。可怜了贾大爷和孩子了。
一捧一踩倒是让新旧荣府划清了界线。从此,这里是二太太的荣府了!
第127章 关于圣人
丧事办完了,而七日后,张氏的棺椁停在郊外的铁槛寺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日后,移回原籍安葬。
而家里事一了,代善的折子也送进宫中。折子是路不群和代善商议了很久的结果,可以说字堪句酌,一点也不敢马虎。贾母的事,代善是老实的说了。因为瞒不了,闹得满城风雨,贾母他也弄到庵里去了,但总得给上司一个交待不是。表明自己纯臣的态度。
当然,他也是实话实说,对他来说,老婆这事是因,他要结果是把长子弄走,不能让他在京里再这么待下去了,一是被人笑死;二呢,怎么面对父母子女,岳家?
圣人倒是挺同情代善的,真的是同情,京里这些八卦,他也没事很爱听的。东家长,西家短,别看是小事,但很能体现一个当家人的胸怀和本事的。
荣府这两年,真的事不少,就没有史氏夫人没掺和的。而代善虽说是腹背受敌,却也平衡有术,总能把坏事变成好事,由此也看得出,代善之才了。
当然这是圣人喜欢代善,不是他的功,他也替他领了。换个人试试,直接一个治家不严,一家子吃瓜落。
圣人还特意招他入宫安慰,你都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求到我这儿来了,我好人做到底,正好问问,你还有什么其它的要求,比如对贾政有什么安排。到这儿,圣人对自己幼时的伴读,还是有几分香火之情的。看看这心细的!
代善真的老了十岁,这些日子他真的太悲剧了。艾若办完了丧事,顺便跟他汇报了要把贾瑚送到张家读书的事。代善和贾赦一听,都变了脸。贾赦变脸跟代善变脸还不同,贾赦也知道。贾琏这些日子,一直住在二房里,现在把长子送走。贾赦难免多想。他真不是什么才智之辈。而看老爹那脸,他才晃然,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荣府的脸面问题。
艾若也懒得跟他们兜圈子,直接把原由一说,她是不能为贾赦出京的事闹腾,她和王老太太谈过。王老太也是这个意思,王老太太的想法却不同,她很高兴贾赦出京,那么荣府就是自己女儿的了,这还不好。艾若虽说吧。很敬重老娘,但对老娘的智商,此时也不抱什么希望了,直接把利害一说,王老娘才明白,荣府就是个烫手的山竽,谁接谁倒霉。可王老太太虽说这点上差点,别的又不差,人也是斗争了一辈子的。忙说,这会不能闹腾,闹腾了,她除了要吃力,还得不讨好。
艾若能不知道这个吗?她不是怨念吗!所以这些天,她一直没给除贾琏之外的贾家人好脸。对着公公和大伯子更是如此了,直接把原由一说,意思很明确,你们不想送可以,你们自己说去,张家再闹腾,她也不管了。
贾赦这才明白,张家这已经不算是闹腾了,不然闹得还狠。此时倒觉得对不住弟妹了,忙跟着赔礼。他不介意把儿子送到岳家去,他要离京了,就算不离京,他其实也管不了孩子,送到岳家,跟着岳家的孩子们一块读书,倒也是个好去处。忙眼巴巴的看着代善,这家还得老爷子说了算。
代善看长子这样,再看看二媳妇黑着的脸,他能不知道内里之事吗?此时反悔,张家就真的能去敲登闻鼓,贾家还真的丢不起这人,更何况,二媳妇也咬死了,送到张家读书,不是让张家替贾家养孩子,总算也能说得过去,便点了头。不点头也没法子不是,但心里却更憋闷了。
现在圣人问起,代善真的老泪纵横,说实话,他真的感动。这些日子,没一个人安慰过他。老大还得让有安慰,老二夫妇忙得不可开交,况且心里还怨他偏心,谁有空安慰他啊。女儿女婿倒是想安慰,只是,真找不出词来。现在圣人也算是朋友,人家安慰,怎么能让代善不感动呢。
圣人都哭了,他实在想不起史氏长什么样了,也是,再好的朋友,也是臣子,没有哪个皇帝要去看臣子的妻子长什么样的。之前还不觉得什么,现在看看,代善是太悲剧了,娶的什么老婆啊,若不是看她给老国公守过孝,又生了两儿子,圣人都想帮代善赐死她算了。主要是,圣人也知道,代善此时拿史氏没法子。除非使个小手段,弄死史氏,还不能让人知道,不然,让孩子们怎么面对代善?父亲杀死母亲,孩子怎么着都是不孝,所以太难了。圣人真的动作,也不行,你想,斥责了史氏,史氏的孩子们怎么做官?所以此时圣人都替代善气闷了,还真一点法子也没有。想到这儿,他能不好好安慰一下代善,顺便好好的对待一下史氏的儿子们?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