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这边专致于收拢产业,那头,日子不知不觉过去,又到过年了。
贾家是重孝在身,过年倒是清静了。不过别人清静,不代表艾若能清静,她手上,荣府的产业,自己家的产业,张氏的私产,自己的私产,都得各自梳理,总之麻烦得要死,各有一拔人马,又不能一起谈,于是艾若就成了全府最忙的一个,其次就是贾瑚了,比如荣府的产业,张氏的产业听汇报时,艾若就把贾瑚带在身边,让他给自己记账。
贾瑚本以为只是二婶忙不过来,倒也是很乐意帮忙,忙了几天,认真的学会了如何记账,对账,这天弄好了,趁着晚饭后,交回账本。
艾若却也没接,想想,“记了几天账,看到什么了?”
贾瑚怔了一下,看向贾政,他能从学里请假回家记账,必得由贾政做主的,此时完成了,二婶竟然跟二叔一样,来考他了,问题是,也没弄明白,二婶想说啥,只能呆呆的看着他们。
“那么,我问你,荣府大账里,今年的收益有多少,支出是多少,几项最大的收益与支出是什么?”艾若想想,问细点。
这个贾瑚还是知道的,帮着记账,再不过心,大笔的往来,他还是记得住的,倒是翻着账册,很快答出来了。
“还是没想法?”艾若要掀桌了,这位有没点主观能动性,记了几天账,当自己是账房先生了?
“家道艰难。”边上的贾珠摇头,小脸又繃起来。
“为什么?”艾若转头看儿子,她也怕儿子就会这一句。
“赤字!”贾瑗直接说道,没给贾珠表现的机会。
贾珠忙说道,“我也想到了,只是我没妹妹说得快。”
“解决办法。”艾若点头,也不介意谁说了,继续问。家务是大事,她这点倒不介意让子女一块都学学。
贾珠一怔,缩回了脑袋。
“不用!办丧事花的,明年自然不会有。”贾瑗翻了一个白眼。
贾政笑了,得意不已,看看自己女儿,多么的聪明啊,果然就是自己和媳妇亲生的,多么吸取优点啊。看儿子的目光明显就不善了,贾珠的头缩得低了。
“今年事多,荣府也就开消大了些,不过你看到的是明面的大账,办丧事,各府有送奠仪,那个我分开放着,你娘的丧事,奠仪我放到那本小账册里了,那是你娘的嫁妆账册;老太爷的奠仪、宫里的赏赐,我单独放到一本独立账册上,那个将来做别的用处。好了,再说说你娘的嫁妆账册,有什么想法没有?”
贾瑚脑子还有点乱,他本就是很聪明的孩子,自然知道,二婶此时让他参与这些账目的往来,其实就是不想隐瞒什么,他是荣府的继承人,他要照顾弟弟的生活,所以这些事,他一定要明白,振作精神,把小账本里的大小往来一细想,小账册里的钱明显多得多。
“当初你娘把小账给我,实际也是希望你们兄弟松散点,这个才是真正属于你们兄弟的,今年收益不错,这些银子,你想怎么办?”艾若也不忙着让他答了,直接问道。
贾瑚又一怔,什么叫什么办?脑子一转,也知道,二婶正在考他,看看边上弟弟妹妹们,再看看窝在二婶怀里的小呆子,“存起来?”
“嗯,也是个方向,我想给你们兄弟各留一百两出来,你们来年除了府里的月钱之外,也先得有自己的私房钱,你也这么大了,也该学会怎么花钱了。琏儿虽然还小,我先替他放着,不能你有,他没有,对不对?”
“是!”贾瑚其实此时还没有花钱的概念,吃住都在府里,就算在京里也是,他虽然在张家的学堂里上学,但是府里有人跟着,上下学都有人接送,哪需要花什么钱,不过二婶既然这么说了,他也不反驳。
“剩下的呢?”艾若看向他。
贾瑚傻眼,他还真的不知道剩下的该怎么办了。
第169章 家训
“买铺子。”贾瑗掷地有声。
“买地比较好,刚刚不是说了,田庄的出产比铺子的出产高得多。”贾珠摇头,表示不同的意见。
因为艾若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也不想去学其它家一样,去参股做什么生意,那个基本上,在她看来,做得不地道,不想付出,还想得到回报,这些她很不乐见,所以,荣府的事,交到她手中之后,生意也都结束,全部改出租,收益不多,可是胜在稳定。但是基本上也是,这样一看,铺子的收益这块,就明显的不如庄子的收益大了。
“笨,钱不够。”贾瑗立即反驳。田庄多贵,铺子相对便宜多了,只是,若不是自己做生意,收益上是差很多的。
“哦,那先买铺子,明年再攒钱。”贾珠点头。
“今儿,你们薛姨妈过来说,他们家的绢花铺子,倒是不介意我们家参上一股,你们说呢?”艾若端起茶杯,慢慢的喝着。
贾瑗很激动啊,小脸都红了,表明她很高兴,而贾珠猛的开心了一下,但马上,又把脸繃起来,低头思索。贾瑚抿着嘴,摇摇头。
“为什么?”艾若看看孩子们的表情,直接问道。
“姨妈是给二婶好处,瑚儿愧不敢领。”
艾若看贾珠,贾珠拧着眉毛,挠着小脑袋,很是纠结,“姨丈赚那么多钱,我们参股有那么多钱吗?就算有,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还有,就算不会失败。现在姨丈在,自然没事,万一……风险太大。”
艾若笑了,贾珠是悲观主义者。书里就已经知道了,现在自己都带他这么长时间,他竟然还是悲观主义者。果然惯性真的改不了啊。
本来贾瑗挺高兴的,听哥哥一说,马上脸垮了,纠结起来,小手拧在一块,好一会,“五年!”
艾若笑了。唉,这些孩子果然各有特色。
贾瑚骨子里其实还在自悲,他虽然是荣府继承人,可是他还是寄居于叔叔婶婶的家里,他依然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就算此时,薛姨妈明显的是向他们示好,他却也不能接受。
贾珠刚说了,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凡事都想最快的结局,于是干脆做最坏的打算。
至于说贾瑗,还真不负她爱钱的小脑袋,自己家里怎么会有这么爱钱的小孩子?艾若表示很无语。难不成,爱钱的孩子比较聪明?
“我不想参股。珠儿说得很对,你们姨丈的盘子很大了,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股金。若跟旁人似的,凭着两家的关系,生生占你们姨丈便宜,这个非君子所为。我们虽然不是书香世代。可是做人要有底限。就算是亲戚,也得有亲戚的礼貌。不是人家给了,我们就要接,做人不能不那么厚脸皮。明白吗,瑗儿!”她特意加重语气盯着贾瑗。
贾瑗纠结了,扭了半天的手,才点点头。
艾若明白她是心疼,其实艾若也心痛,明知道是能赚到大钱的,可是就是不敢碰,她也心痛极了,但心疼归心疼,也许她做不到其它的,但做人要有底限这个,她是一直记得的。她也希望子女们都有这个概念,特别是贾瑗,太聪明的孩子,于是会想走捷径,这个,会让她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