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告辞了。顺便送了一大堆吃的用的,三个孩子都有,表明,他真不白把孩子扔这儿了。
不过,艾若又不是张家那些人,对于这种有钱没地花的主,她用起来向来不手软。送她的,她一点也没羞愧的收下了,这是她应得的。算是受气费吧!
看艾若那样,让刘禹回到车里,不禁都哈哈大笑起来。还真没人问他要过生活费。还要得这么理直气壮。他也问过穆哥边上的人,把这一段发生的事一说。他知道,贾夫人根本就没问过穆哥儿什么,她就是当穆哥儿是个病人,没有特别的待遇,相反就是她的儿子和侄子,反道是来蹭吃蹭喝。
说不开心,穆哥儿倒也没这感觉,他少有这么跟同龄人的相处,感觉很新鲜。而且穆哥很明白一点就是,贾珠和贾琏还真没把他当谁,就是当他挺可怜。
是啊,穆哥儿很可怜。
听到穆哥说贾珠兄弟轮留给他念故事那痛并快乐的便密样,连刘禹都觉得羡慕了,他小时候,就连亲兄弟也没这么对过他啊。
贾政一家不可能真的一直在苏州长住,贾母还在金陵呢,他们是以来帮忙为由的,真不能太过份。若不是穆哥儿要休养,不能移动,他们早回金陵了,在他能坐起之后,他们决定回金陵了。
回金陵不费什么事,问题在于,贾瑗怎么办?已经说了,让林海他们教养,这话便不好收回,只能默默的告别了贾瑗,一家人转回金陵。好在贾瑗也不那粘人的孩子,知道自己的作用,也就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不过贾敏不用艾若说,忙表示,自己一定过年时,再带贾瑗去金陵过年。
贾政有点不舒服,觉得艾若不该轻易答应让贾瑗住到八岁,艾若反问了一句,“你好意思带回她吗?”
贾政无语,是啊,他也不好意思,看妹妹那么可怜,他哪好意思?其实说不说,他们其实也都无法带着贾瑗离开,不如定一个限期出来。只能说,好在守孝期完了,他们都会回京城,那时就近了。
守孝归守孝,艾若可能有了穆哥了儿练手,倒也不很寂寞,医术上倒是精益求精了,而经过两年多的治疗,穆哥儿恢复得比想像中快得多。半年之后,他便能慢慢走动,和小呆一块在园子里散步了。一年后,他和贾珠一块到贾家的宗学里恢复了上课,虽然治疗还在继续,但其实此时的治疗,京里太医应该做得比艾若好得多了,因为此时不是去毒,而是强身健体。慢慢修复他曾经受损的经脉,也许修复不易,但是,慢慢的做些物理治疗,还是有用的。
她让贾政写了一封信给刘禹,当然她也不知道能把信寄哪,直接把信交给了侍卫长,她绝对相信,侍卫长是能把信转到刘禹的手中的。
结果刘禹说,让穆哥就在贾家念书,按夫人的方法继续治疗。随信又送来五千两,弄得艾若都不好意思了,搞得好像她写信就是为了跟刘禹要钱一般,乱没面子了一把。
第186章 守孝结束
不过看穆哥留下就是必须了,去学堂总不能再叫穆哥了,叫刘穆,好像也不好,因为带穆哥回金陵时,贾政对外宣称,穆哥是林家的族侄,因为重病,托于他们养病。此时再说他姓刘,外头怎么想。贾政只能问穆哥,能不能在学里叫要林穆。当然,只是登记时这么写,学里先生叫名字,不会连姓一块叫的。
穆哥倒真不介意对外宣称他姓啥的小事,让贾政不必为难,叫什么无所谓。贾政这才放心的安排,让他和贾珠一块进了贾氏族学念起书来。包括骑射也学,不过贾珠能拉起一石半弓箭时,穆哥儿也能接起半石的,小马一路慢跑,他也能骑得不错。
日子越久,界线好像也慢慢的变消融,穆哥儿改跟他们一块吃饭了,更是跟贾珠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不过那是同龄人的亲近,有时外面天气不好,贾珠得在外练习时,穆哥儿就会在学里与贾敬,贾政一块清谈。
他身体不好,性子生生的被逼得安静了。贾敬其实比贾政的脑子好,修道的人,其实是因为他思维更放纵,向往着自由,向往随心所欲,只是现实逼得他放弃了。而贾政是奔着大儒去,于是对教书,对育人,越来越有心得,贾政是不敢把穆哥当一般的孩子,而贾敬喜欢这个文雅的安静孩子,身上透着道家那种随遇而安的淡然气质。
三人其实是各说各的,但是最后总是能达到完美的统一。各自回想,倒是都各有所得,本来卧病一年,穆哥就读了不少的闲书,思维便不同于定式,之间相互碰撞之下,倒也撞出不少火花来。
而其实和穆哥儿感情最好的,反而是小呆贾琏。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块吃点心。讲故事培养出来的战斗感情。穆哥出门上了学,看到好玩的,也会给小呆带上一份。有时想起什么,便会让人带信,从京里自己家里,拿他当初的小玩艺给小呆,就好像他比小呆大很多一样。
小呆现在除了艾若和贾政,最喜欢的人就是穆哥哥了。每天到了时间,就跑到门口等着穆哥他们放学回来,也不知道是等着穆哥的礼物,还是等着穆哥了。气得贾珠直捏他的胖脸,说他是小叛徒。但也这样,让三人倒似乎真的有了兄弟一般的情谊,这是艾若和贾政没想到的,这让他们很纠结。
穆哥儿是什么身份,其实至今他们也不知道。瑞亲王虽然已经成亲,但是家里没有这样大的儿子。如果说不是皇室中人。那么他身边这些人又算什么?这不是一般的家丁,而从穆哥的言谈举指之中。也不像他们这样的二等人家能有的。还有送给小呆的那些小玩艺,上面赫然打着内务府的标记,这让她们觉得很头大,他们现在不怕穆哥的身份,而是怕有一天,穆哥回了他既定的生活中去后,贾珠和小呆怎么办?会不会受伤?
惟一让他们好受点的是。这两年,刘禹没在他们附近出现过,只是逢年过节的。派人过来送东西,也是按家里的人口送东西,连贾母都有一份,不过只是一般的礼品,不会让人多想。因为有穆哥的存在,基本上艾若算了一账,他们这两年,不但没支出,竟然还有盈余,总算也让她受伤的心灵好过了一点。于是很快乐的给自己和府里又添了好些铺子。来年不管穆哥在不在,他们收入都会有长足的发展。
不过也不知道,刘禹会怎么想,因为穆哥儿,养着贾家一大家子人,这笔账也不知道那位算过来没?
守孝期正式的来说其实是二十七个月,并不是真的三年,到了日子,举行一个大大的仪式,然后他们拜别了代善的墓,举家就可以回京了。
贾敬本人不喜欢京城,可能觉得圣人在京里,对他有着大大的压迫感,于是不想回去。也跟圣人写了折子,圣人对他也不感冒,你不愿回来,要在老家继续守孝,圣人有什么不满的,直接就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