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艾若的红楼生活(383)+番外

“还在国子监教书?”艾若先得确定贾政的位置,这比较重要,她当师娘挺开心的,不想换身份。贾政教的可是贵族班,跟那些清流子弟完全不同款好不。

“是,国子监没有从五品的编制,所以给的是翰林院的官,当然,侍读也不是白挂的,我要参与一些典藏的修订,这也是我喜欢做的事,所以倒也不难。”贾政知道艾若担心啥,忙跟她解释,并且表示,自己在翰林院里,也不会白拿钱了,工作将比现在更忙,赚点钱真不易啊!

“你们大祭酒也不过五品,现在除了他,国子监就你官级高,不是让你在火上烤吗?”艾若轻轻的叹息了一声,文人相轻,像国子监其实就是国家大学,而他们这些大学的老师们,一个个其实都挺那啥的,也许他们都是好老师,但不代表他们之间不存在着竞争,反而更阴暗,所以此时她真的没有开心的感觉,而是觉得现在真的很郁闷了。

之前贾政正六品,人司业也是六品,更重要的是,司业不是进士出身,他是从国子监的监生一步步的升上来的。而就算是此时的祭酒李守中不过是二榜进士出身,而他若不是出身金陵名宦之家,只怕这位置也轮不上他。

其实贾政到了国子监之后,艾若作为贤妻其实真的和国子监众位夫人们打好关系,总不能让人说他们是真的自持国公府坻,目中无人不是。但有时候,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真的是有阶层之分的,艾若和四王八公家固然相交颇有不适,可是与这些小官太太们只能用痛苦万分来形容了。就像之前说秦邦业太太一样,对一位,她就十分的无奈了,面对一堆时,她的痛苦也就只能用几何计数了。

要知道,李守中夫人虽也是出身金陵旧家,但性子和红楼的李纨颇为相似,她请客,大家在贾府相聚,一个个,对于贾家的“奢侈”大大的不以为然,时时处处要“提点”艾若,作为一个清流人家的内当家,时时处处该以相公的名声为要,万不可贪图享乐,而忽略了门风……

若不是这样,艾若怎么就到后来去庄子“养病”了?实在跟这些人混不下去了,我请你们吃饭,当然要往好了做?难不成真的特意请你们吃差的才表明自己真的很注意家风?我迎合你们,我过不过了?

再说,她还有旧勋的身份,她还得跟勋贵之家的夫人们相交她的媳妇还没找完呢,她把生活水准降下来了,勋贵太太们不得埋汰死她?左右不是人的情况下,她才躲出去养病的,对外说懒,其实真是被两拨人烦死了。

也正是这样,她才深切的明白贾之难想想他当年跟自己去庄子时,看到墙上没糊缎子都痛苦得要哭的主,现在能跟那群所谓的清流们斗心眼,得多累啊!

贾政在国子监受欢迎,除了他教书好,更重要的是,他和那些学生们出身一样,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作为勋贵之家出来的富二代们的真实感受,他最能体会这些学生们的想法,他是真实的尊重着他们认同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由自身出发,加以引导。并且用自己曾经和现在告诉他们,他贾政能读出来,你们都能读出来。

正是这样,贾政才会被学生们信服,那些家长们又不是真的有钱没地花,大把钱送贾政,而真是因为贾政真的把他们头疼的儿子教好了,教得成材了。所以就算是那些学生们毕业,出门做官了,人家还会对贾政以恩师待之,从不懈怠,那是从心里的尊敬。因为明明有前途的可是他甘心平淡,留在学校教书育人,怎么不让人敬重,贾政的出身,跟做着同样事的其它人比,更不容易了,自然也更受人敬重了。

国子监说得好听,天下学子之最为向往之学府,但是看看官员之配置,也就知道,这儿是真真切切的清水衙门。

所以这儿做事的,要么出身清流世家,要么就是寒门子弟,靠死读出来的,就算他们不是真心的想教书,现实就是现实。谁家都要吃喝拉撒,都要养儿育女。所以有机会时,谁不想想要过得富贵、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衣锦还乡?可是他们一无钱送礼,二无背景让人可利用,三自身的能力不够,不被赏识,他们只能老实的在原地待着,熬年头罢了。

所以像贾政这样的出身的几乎没有,为什么?这还用问,像贾政这种出身的,考出来的探花郎,谁乐意教书啊?当然去找好位置,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去了,谁能甘守六品,死都不走?

于是,在这样清水衙门的主,都是没后台、没家底的,他们看到这些官二代,三代们,自然会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情绪,看啥都不顺眼,觉得他们哪哪都是错的。

没事说会说说想当年……

其实说白了,就是羡慕嫉妒恨!那些二代、三代谁是好伺候的主?本就相互瞧不上,自然天雷勾地火。

这些人不受学生的待见,自然要告到各自的爹那儿,清流出身的,还要有身傲骨,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清流,顺便还要鄙视一下权贵。把人家长气个倒仰。

寒门子弟对权贵天生的有些媚骨的,但是这样的,人家长还心里还害怕,生怕这样的把自己家的儿子纵坏了,自然,贾政这样出身好,自己本人还是探花,又懂游戏规则的,自然倍受追捧的。

第315章 也生了

国子监里,最受朝中权贵待见的老师就是贾政,这是连李守中都没有的待遇,正是这样,贾政在国子监的日子也就很不好过了。

为什么?因为人的心只要偏了,你怎么努力,其实都没法正过来比如说,贾政平日上班,中午都让家里送例餐。他不是特殊,而是国子监里不包老师的伙食,你们要么出去吃,要么自己家里送,所以大家都是家里送。

艾若是从小这么过来的,从众上,她一向做得很不错,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让贾政为难的。所以之前打听清楚了,等贾政一进国子监,就跟他说好了,每天中午就吃得简单一些,别让人说嘴。贾政又不是之前的二货,明白妻子的苦心自然不会反对。

贾政而且努力跟别人一样,一荤两素,而且荤菜还要是大陆菜,万不敢真的弄个什么樱桃肉,燕窝鸡的。但就算这样,人家照样会看贾政不顺眼的。为啥?你们明明有钱的为何还跟我们挤一块?明明能吃好一点,为什么特意装的菜都跟我们一般?不是故意想挤兑我们,表现你们的平易近人吗?

回家告诉艾若,艾若苦笑,问他,若是按家里的标准送,他们会如是说?

贾政不语。

艾若继续,“若是让你出去吃,你觉得他们又会如是说?”

贾政拼命摇头,他那会也明白了,就算他什么也不做,他也都会被人说,因为他们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所以他还是从众吧。为什么艾若不让他做自己?因为从众,其实会被说得最轻,若是他敢天天按家里的菜谱吃,或者天天去下馆子,那些同僚们能生吃了他。从众,至少只说说酸话,但是却不会再过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