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儿不仅念经,而是用来思念母亲。想到自己念的经,能修来世,重回母亲膝下,是华儿最美之事。”林华忍不住眼眶就红了。
这是她的心里话,这几个月,逢初一、十五,艾若让人带她去各大庙里为母亲上香,数得着的寺庙都被他们跑遍了,外人谁不说,她和湘云孝感动天。她却很明白,艾若这么安排,只不过是为了让她们多出门散心。看看四季的更替,感受万物的成长。
对她本就是敏感的孩子,自然比湘云的体会要深刻,母亲的去世也许只是暂时的离开,他们也许还能修来世之缘。于是,现在她更加虔诚了。
如果说避入佛堂,让琏二哥的婚礼顺畅,是她对贾家的一种体贴,为母亲念经,就真的是她诚心之所愿了。
湘云不再说话了,第二天一早,她便跟着去了。她坚定的要修来世缘,重回父母的身边,这几乎成了湘云的执念,以后去各大庙,去佛堂,根本不用人叫,她比林华还虔诚。林华好歹还有爹、有哥哥、嫂子;有弟弟,要分心一下,而湘云,此时真的觉得自己啥也没有了。
所以艾若又心疼了,真的心疼了,因为只有受伤,才会成长,这湘云一夕之间成长了,却是她最不愿看到,却要必须看到的。
小呆终于成亲了,住在金陵荣府的侧院里,他本就是荣府的人,虽说已经分家了,但作为嫡次子,住在自己家的祖宅里,还用人同意?
贾珠一家也住在这儿,就住当年父母曾经住过的海棠院。他虽然已经算是旁枝了,但是,他也有资格住在这儿的。谁让这时倒霉的宗族观念,只要是姓贾的,只要你拿得出证据,就可以借住,问主家借钱。人家还不能拒绝!因为你是宗族的人,你过得比人家好时,你就有义务帮忙。
没看着宁府的贾敬,就不得不收养庶兄家的孙子。他当年若是跟庶兄关系好也就罢了,但一个庶长子,一个是嫡次子,关系能好得起来吗?但宗法观念里,他不收养,他们本就不好的名声也就更加没法听了。
所以贾珠若是此时另找居所,就是不给贾瑚面子,贾瑚也就别在官场上混了。堂弟到金陵做官,家里有房子都不让住,他的名声就败了。所以贾珠为了贾瑚,也得住在荣府里,这是他的义务。
但第二天王熙凤过来敬完茶,给了礼物,终于成了正式的贾家人,艾若突然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来,盯着自己内侄女和儿媳妇傻看。
“太太可是侄女有何不妥?”王熙凤虽说还是辣子的脾气,但是读过书的,与没读过书的毕竟不同,又真的是千灵百巧的主,看艾若愰神,赶忙问道。她从小最怕的便是这个姑妈了,处处挑刺,生怕自己刚刚又有哪儿做得不对,让她看到了,一下子真的连哭的心都有了。
“你们成亲了,我与老爷去姑苏看看你们的姑父,也就准备回京了。不过,之前,是你珠大嫂子帮着我管些小事儿。现在你进来了,倒是有些纠结了。”艾若拍拍手,一脸的苦恼起来,她之前觉得命运已经改变了,但是看到香菱受了一回打击,现在看到王熙凤,就紧接着受到了第二回打击。因为她突然发现,此时虽然不是在京的荣国府,但形式突然又莫名的一致了。
你看,贾珠住在东侧,小呆住西边,然后呢?这里是老荣国府,正经的老家祖宅,两个女主人,就算没有婆婆,却也真的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了。’弄得不好,就又成了二房想占大房的便宜,让自己儿子媳妇背这个黑锅,太倒老霉了吧?
王熙凤正欲说什么,被艾若拦下。
“按理说,你珠大嫂子之前,管着他们兄弟的吃喝,倒是她的本份。她来便是做这个的。不过呢,荣府,你是正经的儿媳妇,瑚儿俩口子不在这儿,你们又住在府里,当然你们为主,他们为客。没有说客人替主人管家的道理,这传出去,你珠大哥哥就不用做官了。”
贾珠夫妇本来听着有点别扭的,其实说是管家,其实也没什么权利,田地、店铺、库存的财物与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那都是贾瑚的。所以贾珠他们进来住,除了用了这里粗使的下人,其它人都是自己的。管家不过是帮着照看着荣府,族里有事,过去跟那些老亲的太太们寒喧、应酬一下。
这之前,这里只有小柳氏一个女主人,自然凡事都是她出面,现在荣府正尔八经的女主人迎进门了,小柳氏就有点尴尬了。
他们真不在意一个荣府的牌子,他们是永诚伯的嫡长子、嫡长媳,比一个一品将军的爵位强百倍好不。弄得跟自己多想鸠占鹊巢一般。问题是,这小池子,是自己这大鹏鸟装得下吗?不过听老娘这么一说,马上明白,这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名誉的问题。
“正是、正是,本就配了官家的宅子,只是为了琏儿的婚事,住进来为的是为娘打打前站,行个方便。为官者,不住官宅,于理不合。进出也不方便,等爹、娘回京,我们原该回去官宅去才是。”贾珠忙笑着起身回着母亲,此时,荣府自然不能住了,赶紧表明态度,自己过来住,不是贪图荣府什么,他们是给老娘帮忙的,等爹妈都走了,他们也要走的,他们又不是没钱没房子没爵位,真不贪这个。
第447章 身份
“对哦,你也从五品了,有官宅的。”艾若真没想过,忙点头,也觉得这样很好。
贾珠搬回官宅,对他的仕途很有好处。其实任何官衙里,小吏是占大多数的,并不是后世说的,有背景,于是在官衙里就可以横着走。不然,为何贾政二十年不升一次官?说他没背景还是不会巴结上官?其实说白了,就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四字罢了。
跟后世在医院实习一样,就算你是院长的女儿,但是,若是你不懂事,平日里得罪的人多,人若不求你什么的情况下,消极抵抗其实都是够你喝一壶的。护士你叫不动,一块的实习大夫怕人说他们巴结小公主,于是也躲着,然后等着的就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你没成绩,人缘奇差,上司就算想帮忙,其实都帮不上的。当然,后世人都机灵,进了社会摔打一两下,也就明白了,只要家里没像贾母一样的蠢娘,基本上全都成材了。
艾若又不是蠢娘,她真是看了太多了,身边的小实习生,真的不是侯爷就是王爷,不然到不了自己身边来。然后现实就会慢慢的打掉他们的棱角,她能做的就是在人家家长打电话时,她如实以报,告诉他们问题在哪,你们自己解决问题。
到了这儿,她对贾政也是这样,贾政去翰林院,全是人尖子,寒门士子与二代们各有壁垒,互不相让。贾政当年过得并不顺畅,若不是有路不群的引导,还有艾若与那寒门士子的夫人们打成一片,他真心的过不了最初最艰苦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