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钗奋斗记(14)

宝钗点点头:“刚京城那边来信,说父亲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父亲并无大碍,过些日子就能回来。”

她这一句话,那七房的人脸上顿时不好起来。

若薛宏真的是没什么大碍的话,他们是绝不敢再插手大房之事的,薛宏的手段这些人都明白,他们怕薛宏回来知道这些事情再报复他们家中。

“这便好,这便好。”薛太太喜的直念佛:“我便说你父亲平时积德行善,老天爷都会帮着咱们的。”

宝钗嘻嘻笑着:“还有一件大喜事呢。”

三房的大太太顿时沉不住气了:“还有什么喜事?”

宝钗笑道:“叔叔也派人捎了信来,说他们一家要回来,恐要不了几天就到了呢,妈,咱们很该把家中收拾一下,等叔叔回来也好安置。”

薛太太更是喜的无可无不可的:“你叔叔要回来了?也该回来了,好些年没见他们的面了,也不知道蝌儿和宝琴怎么样了?”

二房大太太尴尬的笑了笑:“想来也是极好的,如今朝庭于外洋有许多殖民地,七弟在外边也是有保障的,我们大清国势日渐强盛,那些洋鬼子想来也不敢欺负大清的人。”

这番话宝钗倒是极赞同的,现今的大清让她喜欢的地方很多,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再很拘着女儿家,第二点便是朝庭的强势还有对臣民的保护,于外洋作生意的臣民绝不容许洋人欺辱,真要是大清臣民被外洋的人给怎么着了,不管是富商,官员还是平民百姓,朝庭都会替臣民出头,逼着外洋国家给个说法,若是不给,朝庭便有了理由对外用兵。

这般的朝庭,让宝钗觉得便是比当日的大唐更加的强势。

也只有这般的朝庭才能让臣民更加的放心,也更加的团结。

宝钗前日看报纸,上面登了一件事情给她感触很大,便是有大清臣民在欧洲行商,当时看到一户大清人在欧洲因过的落魄了一些被洋人欺负,那行商之人问明缘由,登时便拿出刀来帮自己同胞出气,路过的也有大清或行商或做工的臣民,众人一见如此,均气势汹汹的指责那洋人,因着这事,差点闹出一场重大的国际纠纷来。

如此可见,大清臣民心中,作为大清人的荣誉感有多强,有多护短。

“伯母说的是,叔叔信中也说他们都是极好的,在外边行商也很顺利。”宝钗笑了笑:“妈,一会儿我拿信给你瞧。”

那七房的人听得顿时坐不住了,这薛宏有手段不假,他们是怕的,可薛定更是混不吝的,他们更怕,如果两个人同时回来,知道他们想趁虚而入,岂不扒了他们的皮。

至于宝钗会不会哄他们,这些人想都没想,在他们心中,宝钗也不过是个孩子,哪里敢自作主张的哄人。

第十五章 危难5

“即是叔叔们来信了,那我们也便放了心。”

二房大太太笑着站了起来:“我们便回去了,还要赶紧把这喜讯告诉我们爷呢。”

另外几房的太太附和了几句,便纷纷起身告辞。

宝钗跟着薛太太把这些伯母婶娘送出门去,回身后才一进屋,薛太太便拽着宝钗急道:“我的儿,赶紧把信给妈瞧瞧。”

宝钗低了头,小声道:“妈,并无什么信,是女儿不忍妈为难,编出来骗人的,妈,你莫生女儿的气。”

薛太太前边大喜,这会大大的失落,心情极不好,猛的坐倒在椅子上:“妈没生你的气,只是,妈只觉得心里难受。”

宝钗赶紧过去扶住薛太太,又好话劝慰了一程,总算把薛太太哄住了。

母女俩说了一会儿子话,薛太太猛然间想起什么来,急问:“宝钗,若是过几日你父和你叔父不回来,你……他们再寻上门来,我们可如何是好?”

说着话,薛太太落下泪来,以前家中有薛宏在,她只管着府里的事便好,她和薛宏夫妻感情极不错,再加上儿女双全,又没有小妾庶子添堵,日子过的很轻闲自在,如今,薛宏出了这档子,薛太太失了主心骨,似是整个人都撑不起来了,唯能做的便是念经拜佛,时不时的痛哭一场。

宝钗暗暗叹了口气,心知母亲的性子,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默默的思量再过几日要如何应付那些虎狼亲人。

“妈,莫再想这些了,说不得过几日父亲就真回来了。”宝钗笑着安抚了一句,可她心里明白,过几日父亲未必回来。

“这便好。”薛太太应该也是求得一个心理安慰,就信了宝钗这话。

宝钗扶着薛太太回房,又陪了一会儿子,可巧赶上吃饭的点,母女俩就叫人摆了饭,一时,便有诸如清炒四季豆,笋干烧肉,锅巴鱼片,蚕豆蛋花汤等一些家常小菜送上饭桌,宝钗母女并没有什么食欲,薛太太看着饭菜直叹气,口中只道:“也不知你父亲和哥哥这会儿子可吃着东西了没?”

宝钗险此掉下泪来,端了碗装了些汤想喝上一口,可汤送到嘴边,才沾进口中,宝钗立时变了脸色。

“来人。”宝钗朝外边叫了一声,同福带着两个小丫头进来:“姑娘,可有什么事?”

薛太太也惊住:“我儿,到底怎么了?”

宝钗沉着一张俏粉脸,指指桌上的饭菜,冷声道:“同福姐姐,把这些饭端下去,悄悄寻家里的大夫瞧瞧,另找信得过的仔细的查查,今日的饭菜是谁做的,又是谁送上来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全部都要问个仔细清楚。”

同福听的吓了一大跳,赶紧应下,抚了抚胸口,让膨膨直跳的心平缓下来,端了饭菜低头退了出去。

薛太太却拉着宝钗上下打量:“我儿,到底怎么了?”

宝钗轻叹一声:“妈,有人想要了我们的命啊。”

“啊?”薛太太吓的脸都变了色,身子晃了两晃,深吸一口气又稳住了,她紧握住宝钗的手:“我儿,你可莫要乱说。”

宝钗摇头:“妈知道我的舌头一向极灵的,刚才我喝了些汤,便尝出这汤的味道不对来,里边加了一些药材,我虽不是很确定,可也模糊间觉得应是一味让人身体虚弱的药。”

“宝钗。”薛太太把宝钗的手抓的更紧:“咱们……你莫要怕,妈在呢,妈必不让你有事。”

宝钗轻轻应了一声:“家里如今也乱了,只不知是谁被人收买了做了奸细,妈,这事咱们不好声张,只能私底下细细去查。”

“是了。”薛太太也点了点头:“这般事情确实不能声张。”

看看宝钗小小的人站在那里,身子挺的笔直,抬着圆圆脸瞧着她,虽然眼中含着几分忧愁,可脸上还要强作坚强,薛太太一颗心似被揉碎了一样,只觉五脏六腑都疼的难受。

如此一个小小的人儿,本该高高兴兴过活,每日价除上学便是和闺中好友玩乐,不该有何忧愁,可薛家适逢危难,自己一时心中悲痛便也六神无主,只顾着担忧老爷心疼儿子,便忘了身上担着的责任,倒是让女儿不只要管着家事,还要想法哄着自己,更要操心不让旁人钻空子占自家便宜,让她小小年纪便担上这些事情,实在是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