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钗奋斗记(19)

英莲想了一下小声道:“母亲,薛先生去京都出了大事,我虽然一直身在后院,可听小丫头们嚼舌也听出一些来,这薛家另七房恐是要打姐姐家的主意,母亲,你和父亲商量一下,瞧瞧能不能帮薛姐姐一把,我瞧她整日费神劳力,也替她难过。”

封氏叹气:“薛先生的事情我读报的时候也见了,现今不知情形如何呢,你父亲还曾感慨一句,如薛先生这等商业奇才,若真就这般去了着实可惜,以你父的为人,再加上对于薛先生惜才的心,必是要帮薛家一二的。”

英莲这才轻松一口气:“如此便好了,薛姐姐也不必那么为难。”

封氏想想来后见到薛宝钗的模样性情,心里暗赞宝钗的稳重精明,办事妥贴,又加女儿的请求,更是有心要帮她一把。

想了一下,封氏小声对英莲道:“一会儿咱们去了你薛姐姐屋里,你悄声问她愿不愿意拜我为义母,若是她肯认了我和你父亲,咱们两家便成了亲戚,我和你父亲也有借口留在薛家帮上一把,再者,这亲即是结了,旁人看在我家的情分上,也不敢太过于为难于她。”

“谢谢母亲。”英莲一听大喜,开始思量着如何和宝钗讲这件事情。

走走停停,几人终于进了宝钗的闺房,封氏举目四顾,见宝钗房里摆设并不是很多,最多的便是书,再看这屋里无论家具或者摆件,外加床帐床单或者窗帘均显的极雅致,心里暗赞宝钗极会收拾屋子的。

宝钗请英莲母女坐下,又亲自用一套汝窑茶具泡了茶,捧了小盖碗茶奉给封氏。

封氏端了茶细品:“这是什么水泡的?竟是有一股子说不出来的清香。”

宝钗笑道:“这是前些日子我带着几个丫头早起收集竹叶上的露水,弄了七八天也只得了一小坛子,原放在冰窑里的,现刚取出来煮茶。”

“怪道这般香呢。”封氏笑眯了眼睛:“难为你这般巧的心思。”

“母亲尝尝这道荷叶饼,也是薛姐姐想的好点子做出来的,我吃着是极好的。”英莲拿了一小盘子点心放到封氏面前,封氏赶紧捏起一个小饼吃了起来,尝了一口又连连叫好。

趁着这个机会,英莲把宝钗拉到一旁,把封氏的想头讲了出来。

宝钗听后面色沉静,思索了一会儿道:“你母亲是一番好心,我领这份情,只我得去和母亲商议一番才成。”

英莲摆手:“你自去吧,我陪母亲说会儿话。”

宝钗笑着刮她鼻子:“知道你们有体已要说,盼着我腾地方呢。”

说完,领着几个丫头出了门快步朝薛太太房中走去,独留英莲母女俩说些私密话。

不说宝钗如何和薛太太商议认亲之事,只说薛家另七房的太太们回去与自家丈夫说起甄氏夫妻去大房的事情,又引来许多的惊异。

有那等知道甄家人脉情势的,便打了退堂鼓,不想在这个时候惹上甄家。

可也有眼中只有钱财的,一门心思的还想要啃大房这块硬骨头。

便如二房兄弟俩便商量着要交好大房,不再插手大房事务,而三房大爷却打定了主意要让自家太太去大房接管家事,五房爷们和三房打的一个主意,而四房因有四太爷拿了大主意,也抽身出来。

而朱家,陈煜和永玮却也在议论薛家之事。

永玮看着手中才刚传来的各地新闻稿件,读了一会儿放下来,揉揉眉间:“薛宏这次终是不成了,倒是可惜了一个人才啊。”

陈煜摇摇扇子:“薛宏这一倒下,恐薛家怕也是不成了,这几年薛宏目光精准,很能把握形势,再加上他尽力支持新派变革,由他掌控薛家,倒是能让薛家安安稳稳的,他这一去,薛家那几房的心也大了,再加上薛家原就是守旧派的人,恐怕又要起变革了。”

永玮笑笑:“左不过就是一个薛家罢了,难道还怕了他不成,薛家经商这许多年,虽则看着守法,私底下那等违法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就是人命案也不是一宗两宗的,他们若不识趣,把这些翻将出来,也够把薛家打落谷底了。”

“倒是可惜了我的小奶油馒头。”陈煜啪的一声把扇子合上,在手心击了两下:“若我真看着小馒头落难,还是于心不忍啊。”

“行了。”永玮笑着摆手:“你也只是说说罢了,什么小馒头小包子的?我听说你最近在春风楼又寻了一相好的,改日带出来给我瞧瞧是道什么菜。”

“什么菜?”陈煜撇撇嘴:“再好的菜也比不得我最喜欢的小馒头。”

永玮一阵无奈,摇头继续看稿件,不再理会陈煜。

一时,陈煜倒是自己凑了过去:“我说,甄士隐去了薛家你知道吗?”

“知道。”永玮放下稿件:“你那个小馒头救了甄士隐的独女,甄氏夫妻去认女儿。”

“哈哈。”陈煜笑了起来:“这我便放心了,有甄士隐这老家伙在,想必,我的小馒头也吃不了亏的。”

永玮苦笑,再无心情去看稿件:“我今日就致电于你父亲,告诉他你已经替他找好儿媳妇,而且还是一只奶油小馒头。”

第二十一章 母女私话

“妈,您觉得这事行吗?”

宝钗把甄家欲认她做干女儿的事情讲了出来,一双水杏眼便瞅着薛太太直瞧。

说实话,认甄氏夫妻做义父义母宝钗是千肯万肯的。

并不是宝钗如何的势力,而是现如今她家里正处于危难之时,薛家七房对大房虎视眈眈,若没有个强力的外援,宝钗怕她们母女抵受不过去。

可若是现在认干亲,父兄不在,宝钗心里也着实的过不去。

薛太太虽然性子弱了些,可到底是王家女,宝钗能够想到的,她也都想过了。

最后,心里那丝过不去还是比不得眼前现成的靠山重要。

“我儿,即是甄大人看重你,那便是你的福分,等明日我亲自和甄太太谈谈,要认干亲,自然要好好的认,该有的都不能缺少,省的人家看轻咱们。”

薛太太笑着把宝钗拉到身边:“英莲那孩子我看着是极好的,原打算她找着父母后我认她做义女,却不妨她家先提出要认你做义女,也罢了,不管是谁认谁,总归以后你们俩就是姐妹了。”

“英莲妹妹才到咱家时,我便看着她像是哪里瞧过似的,只觉得亲热,总想着和她亲近,原还想着上辈子我们是不是姐妹来着,哪成想缘分最终落到这里,我们俩前世如何只不知道,这世,却原来成了姐妹。”宝钗笑着依在薛太太身旁:“这么也好,总归是咱们两家作了亲戚,妈就权当也多了个女儿。”

薛太太笑着点点宝钗的额头:“偏你最会说,这张嘴也不知道像了哪一个。”

“自然是像妈多些。”宝钗起身,给薛太太奉了一杯茶:“只是妈心里向来有数,不爱逞口舌之利,哪里像我,最是没个成算,有事情也只嘴上说说罢了,大事,还得妈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