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这话也不是一回两回了,有什么。”王夫人还不信呢,认为宝玉也不过随口说说,哪有宝钗说的那么严重。
“姨妈,从当年摄政王起,咱大清的朝庭就一直鼓励经商,不但开放海关和洋人贸易,还开办银行,鼓励民间设厂,这才有了大清的繁华,宝玉说经商是铜臭,不就是在质疑朝庭和陛下吗,还说什么嫁人的女人是鱼目,这世上有哪个女人是不嫁人的,便是姨妈,要是不嫁人,又怎么有了宝玉?他这话实在是大不孝,真传出去,若被有心人听到,或者和贾家不对付的人家听到拿着这事做文章,一顶不忠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宝玉的前程可都毁了。”
宝钗说的语重心长,分析的头头是道,听的王夫人也害怕起来:“真有这么厉害。”
“自然的。”宝钗点头:“我怕宝玉在外边也这么说,这才说了他几句,为的也是宝玉,宝玉向来很有灵性,也极聪明的,想来也明白了我为什么那般说,恐怕也是体会了姨妈这些年的不易,是真想孝敬姨妈,想上进了,所以才大晚上的拿着旧报纸看,姨妈想,这报纸上都是些什么,还不都是这些年朝庭的政策还有法律条款,宝玉看这个,肯定是大有好处的。”
“这倒也是。”终于,王夫人被宝钗给绕了进去。
宝钗笑了起来:“若果真和姨妈说的一样,宝玉现今看这个,我倒是真要恭喜姨妈了,说不定哪日宝玉当了官,封王拜相的,姨妈就只等享福吧。”
几句话,恭维的王夫人只觉得浑身轻飘飘的,越看宝钗越觉得顺眼。
第二十四章 覆雨
“我的儿,还是你懂姨妈的心。”
王夫人拉过宝钗夸赞起来:“知道姨妈最担心的就是宝玉,也很下心思开解他,真要是宝玉学好了,姨妈必忘不了你的功劳。”
宝钗低头笑笑,脸上通红一片:“都是一家子亲人,这是我该做的,姨妈还是别说了。”
“好,好,姨妈不说了。”王夫人木讷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以后啊,你常去姨妈那里,咱们娘们说话。”
“宝钗知道了。”宝钗微微抬头:“正巧今儿厨下才做了几道江南风味的菜,等我叫丫头们摆了饭,姨妈也尝尝。”
薛太太也留王夫人:“姐姐就在这里用些饭吧,吃过饭,咱们姐儿两个好说说话。”
王夫人见薛太太真心留客,想想回家还要伺侯老太太吃饭,不如在这里自在,也就答应下来。
宝钗赶紧叫人在一旁的饭厅摆了饭,热气腾腾的饭菜摆上,王夫人和薛太太姐妹二人携手进来,两个人并坐了,宝钗陪在下首吃起饭来。
一时言语不闻,一片寂静。
吃过饭,丫头们上了茶水,宝钗亲自捧了给王夫人,又笑道:“姨妈尝了我家的菜,觉得可还好。”
王夫人笑着点头:“好些年没有吃江南风味的菜了,吃起来倒觉得挺好,这菜做的清淡不腻口。”
宝钗陪笑,暗地里却撇嘴,心说就贾家那饭菜,重油重盐的,也不怕吃出毛病来,又暗暗思量,幸好今世没有住到贾家,也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吃饭穿衣。不然,还要看老太太和王夫人的眼色,有些太过憋屈了。
“姨妈爱吃。我叫人写了菜单子给姨妈,想吃的时候就叫人做。”宝钗笑语。
薛太太也跟着说道:“你那里要是配料不够的话就跟我说。我们家的商队现在去了好些地方,各地的调料还有香料都是有的。”
“我想要什么必会跟你开口的。”王夫人对薛太太笑了笑。
宝钗拿着橙子一边剥一边问王夫人:“我听说大老爷前些时候派人去了盛京,姨妈可知道为什么?”
王夫人想了一时:“我倒是不知道,你姨夫也没理会过这些事,想来,必是有什么事要办的。”
宝钗脸色郑重,一板一眼的对王夫人道:“姨妈。贾家便是从盛京那里起家的,想当年荣宁二位国公也是南征北战,打了许多年的仗,现如今盛京还留着老宅呢。虽说也没有时常派人修缉,可到底那是起家之地,大老爷过去,是不是……”
宝钗没有说完,底下的话就让王夫人自己想去吧。
王夫人果然多疑。听了宝钗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子,心说当年国公夫人最喜欢大房,大房说不定知道盛家老宅的事,当年荣国公打仗可是弄了不少的好东西。也指不定有些埋在盛京老宅了,大房派人过去,说不得就是挖宝贝呢。
这么一想,王夫人心里火烧火燎的,更是满心的恨恼之意。
她也坐不住了,起身就道:“我想起一件事来,还要回家赶着去办,且等些时候,咱们姐妹两个再一起说话。”
薛太太也赶紧站起来相送:“姐姐只管去办事,等我得了闲,便去姐姐那里。”
等送走王夫人,回到屋子里薛太太就盯着宝钗直瞧。
看的宝钗有些莫名:“妈,你看我做甚?我脸上长了什么东西?”
薛太太摇了摇手:“并没有,只我不知道你为何哄你姨妈盛京有宝贝。”
“怎么就成我哄姨妈了,我也不过是猜的。”宝钗笑笑,并不以为意:“妈想多了吧。”
“我的儿。”薛太太一时也失笑了:“你是我生的我养的,你就是有一万个心眼子,妈也能瞧得出来,贾家老太太那样的偏心,如果盛京有什么宝贝,她岂不早告诉你姨丈了,还等到现在大房去寻?”
宝钗也笑了,搂了薛太太:“还是妈聪明,怎的姨妈没想到这个,一听大房要沾便宜的事便急匆匆的往前冲。”
“少嘻皮笑脸的,你给我说说,为何要哄你姨妈。”薛太太拍了宝钗一巴掌。
“妈,大老爷那里叫人去盛京,而且去的是当年国公爷留下的心腹,肯定是有大事的,妈忘了陛下还等着我们探听贾家的消息么,若说姨妈房里的事我们还能探听一二,可大老爷那里的事,我们怎么弄得明白,少不得先哄了姨妈去闹,说不得就能弄清楚了。”
宝钗解释了一番,薛太太搂了她叹道:“可惜我儿不是男儿身。”
“便是女儿又如何?”宝钗猛的起身,一脸的正色:“摄政王陛下也是女儿身,可谁敢说她不如男儿,她那些姐妹做女王的做女王,当太后的当太后,均管着一国的朝政,又有谁敢小看,我便是女儿身,可也绝不低看自己,更不会弱了自己的志气。”
“我的儿啊。”薛太太摇了摇头:“妈知你素有大志,可你还年幼,不该这般刚硬的,俗话还说了,过刚易折,这世道虽说比原先强了许多,可对待女儿家还是不公平的,你要想活的好,少不得得低了头,学着跟这世上的规矩妥协。”
宝钗何尝不明白这个理。
只她素来不甘心罢了,前世不甘心商女的身份,想着青云直上,妄图进宫博取富贵,结果便也因着她的身份,连宫门都没见着。
这一世,她看了前人那些作为,便把素日里的雄心又勾了起来,更想着做出一番事业来,只是,现在还没有头绪罢了,若是有朝一日叫她寻着了法子,她必要扶摇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