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颗红豆之没有红豆(102)

“老李怎么还没回来?蕾蕾真这么忙?”

“当然忙,昨天老李不是说,她连饭都没吃吗?”

“你说,她不会真的干下去吧?”

“你不觉得最近报纸好看多了?”老爷子终于放下了报纸,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莲子茶。

“那不是老三样,跟你说正经的呢!”

“报还是那些报,可是关于小蒋的措词不同了,照片也不同了,你看,小蒋这次下乡,可是跟佃农坐一条板凳,看看这句,‘与高雄县的父老一起品尝新米,院长连声称赞!’”

“还不是官话?”

“蕾蕾没去之前,上面可一般会写院长‘与民同乐’!”

老太太又不是傻子,两相对比自然明白了老爷子在说啥了。把报纸拿过来细看,再联系之前的报道,是啊,此时的不仅仅是温和了,而是把人民放在了平等的立场之上了。

“这要出事的,那些大佬们看到这个会怎么想?”

“大事在后头。”古老摇摇头,有些叹息。

“会跟蕾蕾有关?”

“不知道,不过蕾蕾从措词入手倒是对的,慢慢的改变印象,至少不会太突然。过元旦时会有假期,跟念苹说一下,我们去南部过年。”古老深思着。

“嗯,我还想说让蕾蕾就住在咱们家,天天这么累,我们也好照顾一下。”

“行了,真来了,她更累,由她吧!”古老摇头叹息,翻到娱乐版,初蕾与夏寒山在面摊吃面,初蕾给寒山挟卤蛋,那笑容是有些怜悯的,倒真是心软的孩子。

“姨丈,姨妈,我来了!”楚蕾正在这时,突然在门外探了个头出来,两老一惊,马上又喜欢起来。

“鬼丫头,忙完了?吃过饭了吗?”古太忙起身,似乎只要她一说没吃,她就吩咐厨房开火做饭了。

“吃过了,对了,我刚看到烤红薯了,买了一些,您给姨丈剥剥,我给弟弟,妹妹送过去。”她一边递上小一袋热呼呼的烤红薯,一边拿着其它的给弟妹们送去。已经定婚了,她实际上也就古家的人了,太客气就显得生疏,这样就像晚归,给家人买宵夜一般自然。

和弟妹们打完招呼,她才下楼,回到花厅,两位老人已经切开了,一人半个,在那慢慢的在吃,她坐到了他们身边,笑盈盈的看着。

“累吧!”古太轻叹一声,初蕾还穿着正装,应该连家都没回,直接过来了。

“嗯!姨妈,想不想找点事做?”楚蕾可没多少时间跟古太撒娇,接过红薯,亲手喂着古太,一脸讨好的笑容。

“我有事做,很忙的。”古太总算明白了,这丫头可不是特意来送宵夜的,而是有事了,白了她一眼。

“姨妈!想不想跟我妈,还有蒋三少奶在电视上搞个新节目,谈谈什么叫新女性?”楚蕾继续说着,大眼睛跟小狗一样,流露出祈盼的眼神。

“为什么?把自己婆婆和妈妈都弄出来了,还要拉上蒋家的人?”古老放下了红薯,他闻出点味了。

楚蕾把白天的话一说,懊恼的一低头,“姨妈,我错了,只是很气,凭什么千金小姐就不可能干?漂亮、有钱又不是罪!开个漂亮车关他们什么事,又没花他们的钱!”

“主题是什么?”古太拍了她一下,现在还想车,真是小孩子。小蒋都同意了,自然跑不掉,自然要想想怎么做,她从来就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

“我想请您还有三少奶谈谈什么叫新女性。我妈因为是做过节目,她只是算是主持人,但主要谈话的是您和三少奶,你们代表着两个时代,您正好可以谈谈旧上海时的新女性运动,然后三少奶也可以谈谈现在的新女性应该如何。”

楚蕾精神一振,跟聪明人说话就是好,一点也不累。马上把刚刚在来的路上,有的大约的想法,慢慢的跟古太和古老说时,顺便请古老他们帮着完善起来。

“基本上还是想号召大家可以吸取西方的经验,但别抛弃传统,不是外国月亮就比咱们中国的圆,咱们会看月亮时,老外还在树上摘桃呢!”

“坏丫头,这种思想不对。要‘知耻近乎勇’,知道差距才能迎头赶上。不过你想得倒是不错的,凡事有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老敲了她一下,想想,“第二个目的还是想打破蒋家神秘面纱?”

“嗯,这样对大家都好,我其实最开始时是想拍一组家庭照的,让大家认识院长也是普通人,走下神坛,更有利于交流,理解。但如果让三少奶出来,平易近人的说说家常里短,效果会更好。”

“嗯,以前老先生军人霸气,现在小蒋放低身段,但骨子里他是强人,很难!”

“慢慢接受吧,反正我也只做一年,只希望我这一年里,能习惯的放下来就好了。”楚蕾轻叹了一口气。

“所以你才累,轻轻松松的做秘书不好吗?”古太摸摸已经清瘦了一圈的楚蕾,她眼底已经泛起了青色,眼白上布满了血丝,天知道她有多久好好吃饭,睡觉了。

“别说了,她就算不做,别人也会推着她做的,你以为这张照片怎么来的?院长到了,门口怎么还会许摆面摊?没有他的点头,初蕾怎么敢自己出来跟爸爸吃饭?小蒋聪明!”老爷子轻轻的敲着报纸上的那张照片。

楚蕾一怔,马上醒悟,是啊,自己真是太笨了,二零一零时领导出行还保密呢,周边清场,怎么可能在这时,明明里头有大人物吃饭,外头还许摆摊?

小蒋摆明了特意选的那里,特意定在村公所吃饭,这样给她机会和夏寒山一起吃饭,拍个照片出来,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让外界再一次看到,政府不同了,政府的官员也不同了,工作时不忘记陪父亲吃饭,他也在营造着新时代的道德风尚,而自己就是被选中的那个,所以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唉,还是被算计了!

街头偶遇

一早到办公室,把头天在政大的谈话做了个记要,上面没有学生的名字,只有他们的观点。本来,她有写自己的意见,想想,自己并不是幕僚,写上就是僭越了。

等宋某回来,把记要一交,顺便谈了跟李敖谈话的结果,宋某想了想,还是有点不放心的,“你觉得他会按你的方向走?”

“不,应该说他不可能完全会走我的方向,中间还会有一些关于当时政治上的东西,还有对老先生的一些不满、调侃之词。”

“没有就不是他了。”宋某也很了解那位,苦笑了一下,“通知新闻局,关注一下,那稿要审,你亲自把关。”

“能不能只除去政治因素,但关于老先生的,由他去?”楚蕾试探了一下,那篇文章她是读过的,所以她对李敖的思维还是有一定的把握度,希望尽可能的保留原貌。

“为什么,你应该反过来说。”宋某真是被他气死,写当时的政治环境倒是好事了,反正陈家兄弟已经倒了,说成某些官员的私心作祟,把事件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虽然有点敏感,但院长心里会舒服一点,要知道小蒋对四大家族,中的其它三家都深恶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