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眼前这人呢?
毛笔在他手上动得飞快,他这样的速度,一个时辰怕是能写三四千字!
言景则还就是一个时辰四千字的速度,一天写五个时辰,也就能写两万字了。
现在一个字二十文,那就是四百贯。
读书人真的太赚钱了!
言景则觉得若是有人愿意买,他愿意写到天荒地老。
“你还能换字体?”有人问。
“若有字帖给我参详,我能照着学。”言景则道:“书店里就有字帖。”
几位秀才面面相觑,当即表示要换字体——他们都打算拿这字去给周大人送礼,最好还是各不相同。
他们纷纷去找字帖。
言景则很快抄完了李秀才的诗集,然后便开始照着其他的字帖学。
他最近抄书多了,那毛笔便好似成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想写出怎么样的字来,就能写出怎么样的字来!
此时看过字帖,练了练,他立刻换了一种字体,写下一篇策论。
然后再学另一种字体……
言景则学得极为认真,毕竟这些,都是以后可以用来赚钱的东西!
而那些秀才,他们此时已经无话可说。
他们一个个都是天之骄子,自以为十分厉害,结果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学了几天,竟然就能远超他们。
他们都开始琢磨,自己是不是太笨了。
不不不,绝不是他们太笨了,绝对是这个混混太厉害了。
这也不是混混……他们哪好意思叫人家混混,都想倒头就拜了……
他们正写着呢,朱县令从外面进来了。
朱县令来到书店,就有点后悔了。
他听了几个捕快胡诌,竟然就来找言大那个混混。
那言大他让人打听过,从未上过学,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在书店抄书!
抄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来都来了……朱县令见在外面招呼客人的,只有一个小伙计,便问:“你家掌柜呢?”
“来了几个秀才公,掌柜带他们去后院了。”活计道。
这书店来了几个秀才?那倒是可以去看看。朱县令带着身边的随从,当即往后院走去。
结果一到后院,他便看到院子的几个盆景上,晾着一些纸。
刚写好的字不能叠放在一起,需要先晾干,李秀才他们便把言景则抄好的纸张,四处晾起来。
“好字!”朱县令走过看了一眼纸上的字,便忍不住惊叹,更让他震惊的是,当他拿起一张纸,竟发现墨迹未干!
朱县令是进士,接触过的读书人非常多,但能写出这般好字的,他却也没遇到过几个。
见猎心喜,朱县令就想找写字的人聊聊,不想就在此时,他又看到了另一张纸。
那张纸上的字与他先前看的那张上的字不同,但也是一样的好字!
等等,这里还有第三种字迹。
这是……有三个书法大家,在此地比拼书法?
朱县令越想越激动,又有些唾弃这些书法大家写的东西。
这诗充满匠气,平平无奇,实在入不了他的眼!
还有这策论,并不讲究实际,竟是从一些流传甚广的策论里东拼西凑出来的观点!
那几个书法大家字虽好,学识倒是一般……
朱县令正这么想着,李秀才又出来晾纸了。
“朱大人?”李秀才看到朱县令,连忙行礼。秀才见到县令这样官职的人,可以不用跪拜,但还是要行个读书人的礼仪的。
朱县令见过李秀才这个廪生:“你这是……这是你写的?”李秀才的字竟然如此出众?为何名声不显?
“朱大人,这些并非我写。”李秀才道。
“那是何人所写?”朱县令问。
“朱大人,你……听说过言大吗?”李秀才问。
“他怎么了?”朱县令问:“莫非这些,还是他写的?”
“是他写的,都是他写的。”李秀才道。
朱县令:“……”那个言大厉害了,不仅能说动那些捕快,还能说动李秀才,让这些人全为他说好话。
他到底想干嘛?
不管怎么样,朱县令是不信言大能写出这般好字来的。
李秀才看朱县令的模样,就知道朱县令的想法,当即道:“大人可以进去看看。”
朱县令狐疑地看了李秀才一眼,跟着李秀才就进了屋子。
然后,他便看到一个穿着粗布棉袄,一看就很粗鄙的人,正在伏案写着什么,因为写得太过专心,还不曾发现他的到来。
言景则其实发现朱县令的到来了,只是他如今就是个白身,见到县令要下跪,他不是很想跪,干脆就当看不见了……
言景则继续抄书。
朱县令凑过去一看,懵了。
这人的手极为粗糙,压根不像养尊处优的读书人的手,可他的字……
这字超过绝大多数的读书人!
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人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言大,那个拐走了卫家少爷的言大。
他之前还当县衙的捕快是在胡说八道,原来不是?
这言大,竟然能写出这般好字?
他根本不是恶霸吧?是不是从小就在学堂外偷听,一心向学的?
朱县令正震惊,言景则又写完了一张纸。
把那纸放在一边,言景则看向朱县令:“二十文一个字……要吗?”
第138章 混混状元(14)
这样的字二十文一个, 绝对是很划算的。
但朱县令刚才眼睁睁地看着他飞快地写,没一会儿功夫, 就写满了一张纸。
这一张纸上, 全是小楷,足足有三四百字……这钱是不是太好挣了?
“这是县令大人!”魏掌柜拉了言景则一下,自己就跪下行礼。
“大人。”言景则连忙从桌后出来, 准备行礼,却被朱县令拉住了:“不必多礼。”
“谢大人!”言景则道。
“你便是言大?”朱县令好奇地打量眼前的人。
官员都不能在自己原籍做官,朱县令就不是南方人,而是北方人。
北方人个子都高大,但也少有言景则这般高大的, 再加上这人面如刀削,剑眉横竖, 肤色偏黑, 带着股硬朗之气,总之一点都不像个读书人。
“草民言景则,外面的人都叫我言大。”言景则道。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没想到你竟然写得这么一手好字!”朱县令问:“不知你师承何人?”
“草民是自己学的。”言景则道。
朱县令:“……”这样一笔好字你自己学的?
朱县令很难相信,但李秀才等人纷纷道:“大人, 言先生有过目不忘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