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狗鼻子吗?这么远都能闻到。”孟行悠把口袋递给她,迟砚那一份单独放在一边,“趁热吃,我出门前热了一下。”
楚司瑶打开食盒,用手拿起一块放在嘴里,赞不绝口:“你妈妈这手艺绝了,开店准能火!”
“她很少做,今天心情好才下厨。”孟行悠把外套脱了,坐下来开始补作业,“都是你的,我在家吃饱了。”
“爱你!”
楚司瑶吃了几块,才注意到孟行悠手边还有一个纸袋,心领神会地笑了笑:“悠悠,那份是不是给迟砚的?”
“是。”孟行悠本来想解释两句,可回头想想,她连自己都骗不过,也没必要骗楚司瑶,又说,“就是给他的。”
楚司瑶眨眨眼,没想到她这回这么坦诚,拿上食盒和椅子,坐到她旁边去,一边吃东西一边问:“所以你真的喜欢迟砚,对吧?”
“对。”孟行悠写字的手顿了一下,笑意浅浅,“特别喜欢的那种喜欢。”
“我支持你。”楚司瑶伸出手去,要拍她的肩膀,孟行悠看见她一手的油,侧身避开,“你别摸我,手上全是油。”
楚司瑶改用手腕拍了拍她,八卦地笑起来:“你打算什么时候表白?”
“没想好,走一步看一步。”孟行悠一点也不着急,显得游刃有余,“等我有把握了,我再出手一举拿下。”
“我觉得迟砚对你挺好的。”楚司瑶偏头轻笑,“他虽然风评不怎么样,但根据我这段时间的观察,基本可以列入谣言范围。而且他平时很少跟女生说话,就对你话比较多,你绝对有戏,我看好你。”
好话谁都喜欢听,孟行悠也不例外,全盘接受顺便说了声谢谢。
吃过晚饭,孟行悠拿着东西比平时早了二十来分钟去了教室。
迟砚还没到,她怕班上的人的起哄,偷偷把纸袋放进了他课桌的桌肚里。
写完半张试卷,迟砚和他宿舍的三个人有说有笑地走进来,看见孟行悠坐在座位上,他目光一顿,拉开椅子坐下来,熟稔地打了个招呼:“回来了啊。”
孟行悠听见声音,抬起头:“嗯,我带了东西给你吃,在桌肚里。”
迟砚侧身偏头,把桌肚里的纸袋扯出来,往袋口一瞧,闻到一阵食物香,问:“什么东西?”
孟行悠:“我妈做的椒盐排骨还有曲奇饼,我带了挺多的,你跟你们宿舍的人分吧。”
迟砚把食盒拿出来,里面的排骨被切成小段,上面撒了芝麻辣椒孜然,焦黄焦黄的,特别有食欲,食盒下面是被精心包装过的曲奇饼干,比蛋糕店卖的还精致,他看见这一袋子东西,笑了笑:“你妈真有心。”
孟行悠还没有出手的打算,不想让迟砚多想,解释道:“那天你给我送书包,我跟我妈说是女同学,她一直记着,让我好好感谢你呢。”
迟砚把东西放进桌肚,心情似乎不错:“那我还是沾了女同学的光。”
孟行悠“嗯”了声,调笑道:“是啊,你好好感谢女同学吧。”
“女同学说不用谢。”迟砚说。
孟行悠不跟他贫,想起另外一件事儿,问:“我听同学说,你作文得奖那事儿要贴到教学楼展板去?”
迟砚不甚在意,把书拿出来放桌上:“嗯,最近没什么比赛,不然也犯不着贴这个。”
“你少谦虚了,是不是还要贴照片?”
“要。”
“照片呢?你交给许先生了?”
“没有,晚上拿。”
孟行悠兴头上来,放下笔,低声问:“先给我看看。”
迟砚问:“看什么?”
“照片啊,证件照,我最喜欢看别人证件照了,检验颜值的神器。”
迟砚好笑地看着他,把夹在书里的照片递给她:“有什么可看的,我又没整容。”
“你不懂。”
孟行悠接过照片,照片上面他还穿着夏季校服,头发比现在更短些,可能为了求正式,金边眼镜也戴着,别提多赏心悦目。
霍修厉站起来叫迟砚去放水,人不在旁边,孟行悠正好得了,把证件照放在桌上,偷偷拍了一张,然后给他放回书里。
孟行悠手机里存着自己的证件照,也是刚开学那阵儿拍的,她把两张照片拼在一起,发给裴暖炫耀了一波。
——“暖宝,瞧,情侣装,是不是特有夫妻相?”
裴暖是个整天捏着手机的主,消息回得很快。
——“天还没黑怎么就开始做梦了?”
——“我就知道你这张嘴吐不出象牙来。”
——“你才是狗。”
——“你真的不觉得我们配一脸吗?”
——“你有本事脑补,没本事追吗?冲上去盘他啊。”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你怎么打算的?”
孟行悠想了想,看见迟砚走进来,低头轻笑了一下,回复过去十二个字。
——“逐步渗透,诱敌深入,相机而动。”
*
这学期最后的小长假结束后,时间好像被按了加速键,飞快往前冲。
半期考、月考、元旦收假回来,元城迎来一波寒潮,气温骤降。
室内室外一对比,室内有暖气的环境无疑是天堂,在室外的时候想跑到室内窝着好好学习,一到室内舒服到不行,学习的念头消失殆尽,更惹人犯困。
偏偏期末考近在眼前,回家父母唠叨,在校老师唠叨,没个安生日子。
孟行悠不敢犯困,连着两次考试她排名都不上不下,文科成绩始终提不上去。
孟母已经下了最后通牒,若是期末还是都不及格,寒假就在补习班度过。
孟行悠一想到大过年还要苦兮兮早起晚睡去补课班,脊梁骨都发凉,卯足了劲儿学习。
为了事半功倍,孟行悠充分利用身边这个文科脑资源,每天跟迟砚轮流抽背。迟砚抽问她文科知识点,她抽问迟砚理科知识点,一天内但凡有三个问题答不上来或者答错,就请一顿饭。
很不幸,一周过去,只有一天是迟砚在请客。
周二是文科课最多的一天,孟行悠感觉格外难熬,自习课上忍不住打瞌睡。
迟砚在旁边看见孟行悠第五次脑门要磕到课桌上的时候,伸出手用笔杆子敲了下她的头,面无表情地问:“孟行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孟行悠回过神来,拍拍脑门,没听清:“什么东西?”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孟行悠开始在大脑里疯狂搜索,这个她有印象,上午地理课刚复习过:“近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
迟砚没反驳,她知道自己没说错,心里一喜,礼尚往来也问了一个:“牛顿第二定律,说!”
迟砚不紧不慢地回答:“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说完,他没给孟行悠缓冲时间,马上换了一科:“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