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重生啊(1071)
不过有了100万以后,从100万到1000万似乎变得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受什么累。
从1000万到1个亿的积累中,除了洪仕勇带来的竞争压力,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了。
“陈哥。”
陈汉升正在暗自感慨的时候,旁边的金洋明突然说道:“我刚刚回忆了一下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发现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
“什么现象?”
陈汉升问道。
“英语老师都很会打扮。”
金洋明疑惑地说道:“我们大一和大二时的英语老师,还有我高中和初中的英语老师,她们好像都是每天换一套新衣服,很少有重复的时候,你注意过这个情况没有?”
“好像……也是。”
经过小金的提醒,陈汉升也想起来的确如此。
“可能英语老师是个神奇的职业吧。”
陈汉升说道:“不是自己家里有钱,要不就是嫁的老公有钱。”
“唔……”
金洋明深以为然。
卧龙和凤雏讨论了一些无聊的人间问题,等到李圳南和苏静收拾好行李后,陈汉升带着他们去果壳电子。
“阿南,你的岗位在果米联合研究院行政部。”
在车上,陈汉升说起了李圳南的工作性质:“这个研究院不是果壳电子的独有机构,还有隔壁小米电子参与,平时研发任务又很重,各个项目团队之间经常会发生争执,行政部就是在服务他们的同时,还要努力调和这些矛盾……”
“一句话。”
陈汉升总结道:“这是个非常考验‘平衡之术’的综合部门,阿南你能从这里出师,以后做什么都不在话下了。”
听到第一次工作就是接触这种高难度任务,李圳南脸上肌肉紧紧的绷着。
不过他也看得出来,陈哥就是在刻意锻炼自己。
到了果壳电子后,陈汉升本来打算领着李圳南和苏静参观一下果米研究院大楼,不过在门口发现了一辆熟悉的酒红色跑车。
“郑闺蜜回来了吗?”
陈汉升嘀咕一声。
不同于果壳走的是“产品生态链”模式,小米电子在郑观媞率领下“剑走偏锋”,直接全部梭哈了线下直营店。
这一步非常大胆,但是效果非常好,果壳二代手机发布以后,在销量猛增的情况下,小米手机依然能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这全部得益于那几个庞大的旗舰实体店。
郑观媞这两个月都在各个城市里奔走,没想到今天居然回建邺了。
陈汉升把果米研究院行政部副部长喊过来,让他带着李圳南到处走一走,自己要去找郑观媞。
不过正在爬楼的时候,副部长又打来了电话。
“陈董。”
副部长说道:“这次进入行政部的还有大学毕业生,为了方便统一管理,我想任命一个小组长,您觉得李圳南合适吗?”
这个副部长大概是想拍个马屁,不过陈汉升根本不给机会,义正言辞地说道:“李圳南是我的大学室友,这项人事任命虽然不怎么重要,不过我理应要避嫌的,你们自己决定吧。”
“噢……”
副部长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语气里有一种恍然大悟的味道。
十分钟后,陈汉升收到了李圳南发来的一条短信。
“陈哥,我被谢部长任命为小组长了。”
……
第916章、那张怀孕秘方,你还记得吗?
看到行政部副部长的安排,陈汉升就知道他听懂了自己的潜台词,《我的董事长室友》和《我的区长父亲》都是一个道理。
收起手机,陈汉升又走到郑观媞身边,她正领着一些中科院的专家教授,参观果米研究院的最新技术成果。
专家教授也分很多种的,有些不闻世事只顾搞研究,有些也会利用科研项目,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很多企业都愿意和名牌大学合作,甚至还有优秀硕博生交流机制,这样虽然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教授学者,被金钱吸引投入滚滚世俗中,不过更多的还是利大于弊。
没有资本的投入,哪里会有行业的整体进步,尤其现在都2006年了,仅凭热血沸腾的口号已经不能忽悠人了,必须让科研人员的生活得到满足,他们才会踏踏实实的做研究。
这一点果壳就做的很好,二代手机发布后,奖金直接催生了好几个年轻的百万富翁,陈汉升虽然不爱学习,但是他用实际行动支持“知识有用论”。
“……小米二代手机的研发正在进行中,希望与各位教授一起,为国内电子制造产业添砖加瓦……”
郑闺蜜仍然在侃侃而谈。
陈汉升站在人群中,偶尔打量两眼郑观媞,她穿着一套正式的白色西装,修身的版型勾勒出细细腰肢,匀称的小腿裹着肉色丝袜,声音平静而自信,脸上带着笑容,说话时偶尔还会加上手势,体现出一种对局势的掌控力。
“郑闺蜜这样的女人。”
陈汉升咧咧嘴,她不会臣服于家庭,也不会臣服于男人,当个闺蜜挺好。
要是能睡个觉,那就更好了。
看完最新成果,大家又一起去吃饭,以陈汉升的身份他肯定要列席的,而且在饭桌上教授们还讨论起果壳和小米这两款“国产手机之光”,发展路线孰优孰劣。
其实现在市面上,国产手机的品牌很多,除了海尔、联想、TCL这些国字头的企业,还有私企的步步高、尼采、波导、首信等等。
不过教授们都知道,国字头的贴牌机就是下场捞一笔快钱,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此。
至于私企厂商,真是不知道如何吐槽,他们连组装机都做不好,就是凭着想象力乱搞一通,有些国产手机当个收音机也就算了,最过分的居然把剃须刀功能也加上去了。
这是什么意思,打完电话顺便再剃个胡子?
“他们怎么不插两根筷子呢,这样出门吃饭更加方便了!”
有位高校的博士生导师,气呼呼地说道:“靠着这帮饭桶,一万年都追不上国外的企业。”
所以目前在国内,只有果壳和小米是正经做手机的,当然华为也很厉害,但是人家主要市场是全球通讯设备,目前并没有踏足手机制造领域。
不过单纯比较果壳和小米,小米似乎更加稳妥。
寻找代言人、推出一代手机、开设线下旗舰店、研究二代手机……低调而安稳的发育,这才是企业做大的正常路线。
那果壳呢?
它不是和三星打架,就是在找三星打架的路上。
好不容易闲下来了,还鼓捣出果壳社区、果壳快播,果壳云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中科院的教授们有些担心,果壳电子这么好的起步条件,千万不能因为三心二意浪费了。
“果壳既是手机厂商,但又不仅仅是手机厂商。”
面对部分质疑,陈汉升说道:“现在国产手机没有硬核技术作为护城河,所以果壳也只能提高软实力,用社区和快播这些产品,为用户带来整合型的生活方式,全方位提高竞争力,深化果壳电子的文化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