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真没想重生啊(416)

作者: 柳岸花又明 阅读记录

不过陈汉升知道后面的发展变化,他目的就是想尽快占据全国的大学生市场,到时候让火箭101卖个好价钱,所以要给市场团队补充人手。

总结完前期经验和下一步扩张计划,聂小雨就把拟定的招聘广告打印出来分发给大家。

这些大学生都挺兴奋的,因为自己都还没毕业,却可以看着公司招聘新同事,不知不觉都有了“肱骨老臣”的感觉了。

这就是创业公司的好处,年轻人活力旺盛,时时刻刻都有动力。

聂小雨的招聘广告似乎也写的像模像样。

“因业务发展需要,火箭101特向社会公开招聘市场部骨干,工资2200,根据绩效拿提成,我们是大学生创业公司,前期略辛苦有加班要求,但是凝聚力很强,岗位须知……”

孔静只是看了两句,微微皱起眉头。

陈汉升心里笑了笑,聂小雨以前没做过人事工作,所以其中的弯弯绕绕还不是很清楚。

于是陈汉升拿起笔,一边读一边划横线:“凡是我说要修改的,小雨记录下来重新打印一份。”

“工资2200,根据绩效拿提成。”

陈汉升指出第一处问题:“这里改成底薪2200到5000,上不封顶。”

“创业型小公司也给改了,改成本公司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期望有志之士踊跃加盟。”

“前期略辛苦也改了,改成员工需要具有抗压能力。”

“加班这句话也要换个说法,就说工作时间弹性,具体怎么弹不要明说。”

“岗位须知具体听静姐安排,主要是市场部招聘,她说了算。”

……

短短几句话的内容,陈汉升一下子点出这么多问题,聂小雨觉得很不好意思。

“没事,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懂这些的。”

陈汉升宽慰道:“招聘广告不适合透露太多公司内部东西,但是也不能撒谎,需要把握其中的平衡点。”

他说完以后,发现孔静愣愣的看着自己。

“要不是知道你是个大学生,我真以为你是做传销的。”

孔静摇摇头说道。

……

第396章、财大之星陈汉升

陈汉升回学校时差不多四月底了,五月以后,新的市场团队在孔静带领下,开始向隔壁省份出发。

对于孔静来说,这又是一件享受的工作,她可以趁机去看一看西湖,逛一逛乌镇、还有普陀山和雁荡山,还有那个全国闻名的浙大。

陈汉升继续留在建邺,配合学校的一系列活动。

大概因为《关于同意建邺财经学院更名为建邺财经大学的批复》这份红头文件下来的原因,最近来视察的领导一茬接一茬,陈汉升作为学生代表经常要陪坐末端。

所以财院的五月份就好像过年一样,到处张灯结彩,地面清洁还不算,后勤处的那些大叔阿姨整天带个太阳帽,手里拿着大剪刀,“咔擦,咔擦”的把学校里的绿植修理的整齐划一。

“也真是闲的,松针都修的和圣诞树似的。”

行政楼门口,陈汉升看着忙碌的大叔大妈,忍不住嘀咕一句。

旁边的几个老师于跃平、关淑曼、史政东全部听到了。

老于和黑长直对陈汉升的个性早有了解,所以都没当一回事,史政东转头看了一下,陈汉升咧嘴冲着他笑了笑。

史政东没有回应,他现在有些后悔和陈汉升闹矛盾,一个老师和学生争锋相对,不管理由合不合理,其实吃亏的都是自己。

尤其陈汉升根本压不住的,不仅是学校力捧和打造的“超级明星”,各种资源向他倾斜,就连有些领导过来视察,陈汉升都要被特意介绍一下。

“除非陈汉升现在变成穷光蛋,不然在学校一天,他就是不能惹的人之一啊。”

史政东心里想着,他以前还觉得“遇见”奶茶店太过招摇,准备收回来给国教院学生当专属活动室,后来知道有陈汉升的参与后,他就把这个想法死死按在心里了。

“来了。”

学生会主席姜宇轩说了一句,提醒陈汉升站直身体。

姜宇轩的性格和前任学生会主席陈添裕不一样,姜宇轩有点像勤勤恳恳老黄牛,四平八稳,尽量维持学生会的稳定。

三辆小轿车缓缓停下,依次走下来几个教育部门的领导,挨个和所有人握手致意。

陈汉升和一个女士握手时,微微低头:“莫处长,您好。”

“现在叫我莫处长了?”

莫珂笑着说道:“你在我家时,可是叫我莫阿姨的。”

这句话一说,在场的人都有些糊涂,莫珂主动解释:“我和汉升的父亲是高中同学。”

“原来是这样。”

大家这才对陈汉升的身份又有了重新认识。

于跃平心想对现在的陈汉升来说,这层关系就有点锦上添花了,莫珂要是早两年调到省教育系统,陈汉升当初创业时也不用想方设法和我套近乎了。

……

今天这些领导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揭牌。

学校正门处“建邺财经学院”这几个大字已经被红布包起来了,其实已经更改为“建邺财经大学”了,不过为了让揭牌动作更有仪式感,校领导特意邀请苏东省的一些领导过来参加。

这里早有许许多多学生在自发围观,他们其实也很激动。

“下面,我们邀请XX、XXX、XXX……为新名揭牌!”

陈汉升自然是没资格的,他现在也像个傻子一样,看着几个领导把红布揭开,露出金粉色“建邺财经大学”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太阳底下灼灼耀眼。

“啪啪啪。”

在场的人都鼓起了掌,有些女生泪腺太发达,居然忍不住哭了。

因为这个揭牌后,她们的毕业证上盖的就是“建邺财经大学”的印章了,逼格瞬间提升了几分。

揭牌的动作很简单,不过为了扩大影响力,财院早就计划邀请那些有成就的毕业生返校,还有一些学校老领导,包括刊印纪念册等等。

陈汉升眯着眼睛打量蔡启农和陆恭超,他们脸上都有如释重负的表情。

“下一步财院,不对应该是财大了。”

陈汉升暗中纠正:“财大的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从二本升为一本,还有多拿下一些研究生硕士学位的授权点,不然本科生全部考到其他院校了,留不住人才啊。”

当晚,江陵区电视台也把陈汉升的专访拿出来播放。

总之,陈汉升在江陵大学城的名声已经起来了,谁都知道刚刚改名成功的财大,有一个优秀的在校创业大学生。

就连财大的中午食堂,也在播放陈汉升被专访的那个片段。

“咱班长看上去还挺上镜的。”

“不对不对,我感觉他还有些紧张。”

“这么一板一眼的,不像平时的他啊。”

……

公管二班的女生一边吃饭,一边仰着头看着食堂电视。

有时候她们还故意说的声音大一点,引起周围一些同学侧目,这样心里多少有一种自豪感——陈汉升就是我们的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