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王妃放心吧,我这就让那两个故交之子住到铺子里去。”
玲珑趁机问道:“他们二人应是年纪不大吧,有没有读书,还是在学做生意?”
鑫伯淡然道:“他们不是读书种子,倒是都有一把子力气,就跟着师傅学习武艺。”
这两个人是鑫伯去沧州时带回来的。
沧州素有尚武之风,历来镖局路过沧州不喊镖,那里练家子很多。
鑫伯这样说,玲珑倒也不觉有异,笑着说:“既然他们都是练武的,不如改日让杨晋看看,我和王爷说一声吧。”
自从闪辰病了,杨晋便是王府的侍卫长,他是五品侍卫,玲珑既然说让杨晋见见这两个人,也就是想让他们来府里做侍卫。
能做王爷侍卫,以后就有机会混个官身。
明知道只要玲珑开口,这件事便成了一半,可鑫伯却还是婉拒了:“多谢王妃给那两个孩子体面,可他们家里的长辈对他们极是看中,想让他们走武举之路。这才托了小老儿带他们来京城,一是见见世面,二来也是博众家之长,在武技上更进一筹。”
玲珑愕然,原来这两个人竟是想当武举的。
大武朝以武功得天下,科举更是分了文武,武科也是每三年便有一次,两年后就是大考之年,这两个人这时来京城,那就是已有功名了。
“他们今年多大,已经是秀才了吗?”玲珑还是头回听到身边的人有考武举的,因而很好奇。
“他们一个十八岁,另一个十六岁,都是去年考中的秀才。练武的能考中秀才已是不易,这才想到要考科举的。”
玲珑点点头,她还真是没有想到,鑫伯放在甜水巷的这两个人竟是有功名的,去年的时候,他们也只有十七岁和十五岁,这么小的年纪考中秀才的,那是凤毛鳞角。
金子烽便是十五岁的秀才,当时金三老爷大喜若望,写信给老宅报喜,金家老宅张灯结彩,金老太太还下帖子请几位仕林之家的夫人过来听戏饮宴,可惜人家没来。
玲珑想到这里,便对鑫伯道:“既然是两位秀才老爷,哪能让他们住到您的小铺子里啊。浚仪街的宅子太大了,还空着一进没有租出去,您就让他们住到那里去吧,另外两户人家都是行商,租这地方就是来京城时落脚之用,一个月里倒有一半是空着的,倒是也算清静,他们住在那里,读书习武也不受影响。”
浚仪街的宅子就是鑫伯出面买下来的,玲珑虽然一心一意要把这宅子送给师父,但后来发生了很多事,这处宅子还在她的名下。
鑫伯对那里最是清楚不过,当即也没有推辞,上前谢过玲珑,便去安排搬家的事了。
玲珑看着他苍老却依然高大的背影,若有所思。
鑫伯这样的人,竟然连应有的客套推辞都没有,大咧咧地就让两个秀才搬到浚仪街了。
没过半日,给玲珑管帐的人就让个婆子过来告诉她,鑫伯交了租金一百二十两。
玲珑扬扬眉,浚仪街的宅子在城东,与王公贵族毗邻,寸土寸金的地方,一百二十两是一进院子半年的租金,拿着这个钱,能在外城找个独门独院,租上一年。
看来鑫伯很希望让这两个人住在她的宅子里。
一一一一
第五零二章 撞柱子
到了睿亲王一行离开王府去西岭时,距离庆王府出事已经半个月了。
在这期间,皇子们都是谨小慎微,闭门不出,******被请到宗人府,直到五天后才回来,据说人瘦了一圈儿。
庆王妃早产,庆王嫡子夭折,这样大的两件事,宗室和勋贵们也都是低调处理,甚至没有主持中馈的女眷登门,就连顾家几位做了王妃的姐妹也只是让人送了些补品过去。
听说只有顾解语的生母、镇国公夫人周氏带着另一个女儿顾嫣然去了庆王府,但也只服侍了三天,就被镇国公世子顾锦之派人接了回去。
靖文帝因为这件事很生气,可偏偏火上浇油,有御史在百官朝会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把一本在街头巷尾流传的话本子呈给了靖文帝。
这本书叫做《神仙有毒》。
据这位御史所说,他最初看到这本书,只是因为书名太过大逆不道,该当天谴。待到仔细再查,才知道这本书在京城很流行,书中提到的红灯胡同就在外城,几个月前因为打架失火闹到衙门,红灯胡同的那处宅子因此关门大吉。
谁也没想到,没过几天,每天都有人在红灯胡同附近徘徊,看车马都是大户人家的,后来这些车马不来了,每天都有十几二十个小厮模样的人来这里打听。
有一天还有几个家丁抬了一位大爷过去,那位爷口角流涎,像疯了一样敲打着紧闭的大门,又哭又喊。
有人认出来,这位大爷是酒醋局掌事太监杨德海的亲侄子。
正在这个时候,《神仙有毒》这本书横空出世,看过书的人都说书里所说的红灯胡同,就是外城的这处走过水的宅子,而那些来这里打听消息,包括杨大少,都是来买神仙膏的。
书中所写,神仙膏乍用时如同补药,让人精神百倍,但常食成瘾,最后便如同废人一般。
但凡做御史的,都有成就名臣之心,这位御史更是如此。
于是,他把《神仙有毒》一套五卷全都买回来,逐字逐句研究,又结合坊间流传的关于红灯胡同的传说,就此得出结论,《神仙有毒》就是以红灯胡同为蓝本写出来的。
这本书的作者名叫狂燥不肖生……
经查……没有查到……
但无论此书出自何人之手,红灯胡同都是祸国殃民的地方。
这位御史义正言辞:“经下官查考,在京官员和勋贵子弟中,曾经出入红灯胡同的大有人在,圣上如若不信微臣,可让锦衣卫去查。”
内阁的阁老当然不能让这样的二货咆哮朝堂,当即有人便大声斥责,这位御史二话不说,朝着站着两名太监的柱子便撞了过去。
这两名太监见多识广,立刻用他们羸弱的小身板挡在柱子前面,御史冲到面前硬生生止住脚步,不慌不忙,换个角度,朝着另一根柱子又撞过去!
虽说靖文帝每个月都要看上两三个御史撞柱子,他老人家早就见怪不怪,但是像这样拿着难登大雅之堂的话本子来撞柱子的,他还是头回遇到。
这些御史整日挑三捡四,上岗上线,拿着鸡毛当令箭,朕却还不能不理他们,否则就全了他们的心思,他们变成忠臣、名臣,朕就成了昏君、暴君。
“罢了,把那本书呈上来。”
下朝之后,靖文帝便将锦衣卫指挥史纪坤叫到南书房,把这本书摔到他的面前,让他彻查此事。
纪坤离开南书房,就让人把锦衣卫镇抚董冠清叫到面前,却没想到,董冠清立刻便将几张密报交给了他。
原来锦衣卫的暗卫们,早在几个月前便已盯上了红灯胡同,只是因为此事不但牵连到官宦,还扯上了勋贵之家,这才没有继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