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大冬天听说别人生孩子,李季是能帮就伸手帮一帮。
二狗子是山里长大的,话说利索就不错了,那里能明白李季说的话?只是二狗子不会反驳李季的任何决定,李季决定下来的事情,二狗子虽然舍不得鸡蛋,但也不会阻止。
雪终于下大了些,已经适应寒冬的孩子们三五成伙的堆雪人打雪仗。终于解决了用水危机的村民们也终于不用再精打细算的用水了。挑雪厚的地方挑上面没有接触土地的雪水融了,喝的水煮开,洗衣服的水就不用那么精细了。
雪只要一直下,村里人就不会缺水,就算现在停了,远走些路将村外面的雪收集起来也不是难事。总之只要下雪,老天爷就没绝人之路。
早上起来,李季带着二狗子清院子里的雪,先将最上面的一层收集起来用大锅化了倒水缸里,然后再将其他的雪铲进独轮车推到村外倒掉。
等院子里收拾干净了,见到大门外走进来俩人,瞧见李季先叫了声四叔。
李季抬头笑了:“金子和二英啊,咋想着过来了。”
李金和媳妇二英是李季的亲生侄子,他大哥的长子,今年三十出头,儿子都快十岁了。
“瞧你说的,哪能不来啊,今儿不是您诞辰吗?”李季一愣,不说李季还真忘了。因为爹死后就没人记得他生日了,所以时间一长,他自己也没注意。
“哎呦,你不说我都忘了,可不是,来进屋,二狗子,二狗子?来,泡壶茶,你金哥儿和你英嫂子过来了。”
二狗子听话极了,虽然不认识,刚烧的滚滚开的水冲上今年的新茶叶,满屋的茶香。
村里一般人家的茶要么是陈茶,因为贵舍不得喝就一直放着了,要么是茶叶末,里面各种茶都有,茶香混杂。李季家的茶叶是上次进城买的,在城里算不得上好的茶,但在本村绝对是独一份的。
茶是好茶,可惜有茶壶没茶杯,还是要用破瓷碗来喝。
倒了四碗茶,家里只有两把凳子,让二人坐在凳子上,李季和二狗子坐炕上。
生日被人记得,这种感觉特别好,李季心情大好,虽然以往交集不多,说出来的话却十分柔和。
“怎么没带小土豆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我以后尽量保持在凌晨两点更新……嗯。喜欢二狗子的就圈养一波吧~二狗子爱你们么么哒
推文~
我,山神,打钱:您的山神已到货,请查收
小舅子的忧郁
第12章 参加婚宴
小土豆是二人的独生子,九岁半的年纪,是村里出了名的淘气包。
二英笑道:“那皮猴过来还不够捣乱的呢,让自己出去作去了。”
李季年龄也不大,正是烦熊孩子的时候,不带小土豆来也是情有可原。面对这两个年龄上都够当他叔的侄子和侄媳妇。李季想端长辈架子也端不起来,就这么聊了半天。
李季要留二人吃饭二人也没留,将送来的礼放下人就走了。
等人走了李季打开看看,是一些花生米和小米。这些都算得上是稀罕物,平常人家都是拿出来补身体的。因为产量不高,所以种的少,少见的价格就高,一般人家也舍不得花银子买。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季挑了六个肉包子和三个馒头,热了以后将肉包子全都给了二狗子,自己啃着馒头吃着小咸菜。
二狗子不懂,抓起自己这边的包子递到李季的面前:“你吃。”
李季笑笑:“我今天吃素,不能吃肉,你吃吧,明天我就多吃点。”
二狗子歪着头表示不懂:“为什么。”
李季耐心解释:“儿的生日是娘的受难日,我爹娘又没了,所以今天吃素,晚上再去祠堂上柱香。”
小辈给长辈过诞辰,但是六十岁之前都不能过寿,因为这一天父母给了人生命,所以这一天应该是属于父母的节日。
二狗子似懂非懂,放下手里吃到一半的肉包子,拿走了李季面前的一个馒头:“那我也不吃肉。”
看着自己面前少了一个馒头的盘子,李季笑的无奈,这算什么事:“三个馒头哪够咱俩吃的,听话别闹,你好好吃饭,等明天我再多吃点。”
二狗子看着手里的馒头,再看看还散发着肉香吃到一半的包子,只觉得根本没有食欲。
李季少了一个馒头,剩下的两个三两口就解决了,那边二狗子刚吃完馒头拿起剩的一半慢腾腾的吃着。
“不许剩啊,你先吃,我去看看鸡下蛋没。”
去鸡屋,躬身钻进去,打开鸡屋门带来的冷气让里面的鸡乱叫一通,饲料不多了,添了些磨碎的玉米,将新下的三个鸡蛋捡走。每天都要进来捡几次,有时候一天会多一两个,也算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点惊喜。
回去看二狗子的饭还没有吃完,头一次见饕餮一般的二狗子这样,李季只觉得莫名其妙。
二狗子是山上长大的,按理说是有些像山中猛兽那样,并不欢迎别人分享食物,因为在野外食物是何等珍贵,被别人吃一口,就代表自己有一分饿死的可能。
可二狗子与众不同,就因为李季不肯跟他一起吃肉,这副慢腾腾嚼蜡一般的模样好像是……是在耍小脾气?
脑袋里冒出这样想法后李季立刻将想法甩了出去,怎么可能,二狗子那么乖的好孩子。
下午的时候又有人过来送东西了,有多有少,价值各不相等,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心意。
傍晚时分太阳西斜,李季要去给爹娘上香,让二狗子在家里热点东西等他回去吃。
二狗子学习的速度很快,现在甚至可以炒一两样简单的菜了,焖米饭什么的都没问题。就是馒头这样相对复杂的还差一些,不过不影响整体表现。
二狗子点头应下,目送着李季离开。
村里只有一个祠堂,村里去的人在这里都设有排位。当然只限于成亲以后的。没成亲的都算孩子,死了只能算是夭折,所以有点钱的人家在孩子快死的时候都会想尽办法或娶或买来个媳妇,一是为了冲喜,二是为了孩子成家立业以后,才能再祠堂享受后辈香火。
只是这里小地方,人也少,各家连自己家的祠堂都没有,只有村里这么一个祠堂,是村里人公用的,只是各家各脉分开来摆放,李姓是村里的大姓,李季家里这一脉又是家里的主脉,所以李季父母的排位放的比较居中。
李季点了香跪在有些破旧的蒲团上,看着排位心里的滋味很复杂。他对爹娘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了,对于父亲也仅仅剩下一个影子。
他记忆里对娘没有印象,只记得小时候爹对他很好,虽然家里清贫,后来爹得病又将家里最后一点家底耗干了,可对于李季来说,那是最奢侈的家人亲情。
现如今李季才十六岁,半大的孩子,因为独居,硬逼着自己成长、长大。现如今空有村里长辈这么一说,其实挺寂寞的。
还好有了二狗子,只是不知道这个大侄子能陪他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