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粥小菜[种田](228)+番外

今年大米更是少见,李季出手就是十斤大米,已经是出手阔绰的了。甚至可以说找不出比李季给的更多的了。

主要还是李季可怜那刚出生的孩子,尚在襁褓娘亲没了,这以后吃奶都是个问题。送去大米,以后多煮些米汤,虽说比不上奶水好,但好歹是口吃,能让孩子吃饱。

李季打小就听说,他出生的时候娘都五十多了,又是体弱,根本没有奶水给他喝。那时候为了养活李季,谁家有孩子,李季爹都会带着娘亲当年陪嫁的讨奶桶去要些奶回来给李季吃。

只是讨来的奶能有多少?村里头人又少,根本不够吃的。所以李季爹勒紧了裤腰带,也要给李季买上几斤米来。平日里就煮粥,将粥煮的浓稠,然后给李季一点点喂下去。

知道断奶为止,李季喝的米汤比奶多。不过长到现在也挺壮实的。

送葬的日子就在后天,也是在那天办席,办完了席就给死者送葬。

送葬李季这个长辈当然是不用去的。家里头只需要派出一个长辈跟着阴阳先生指挥就成了,平辈的可以去瞧个热闹,剩下的只有小辈能去。

这大黑子的辈分挺小的,村里头能给他媳妇送葬的,除了自己的孩子,还真没几个。

可惜长子才两三岁,走路都费劲的时候。长女进不得祖坟,别说时候五岁,十五岁都不行。

这给她当孝子,又是一门说到了。

这二年村里走的人不少。其实以前走的人也多。四个人这样的事情,虽说不是常见,但也算不得稀奇。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会不会突然间从炕上摔下去就此断气。

越是见多了生死,这时候的李季,倒是有些怕自己突然间就没了。

以前独身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饥一顿饱一顿都不觉得什么。甚至觉得人没了就没了。左右他是个孤儿,无牵无挂的。

可是自从跟二狗子在一起以后,李季就开始怕了。开始怕突然死去。怕他死后二狗子一个人该怎么办。同样的,也想象不到如果有一天失去了二狗子会是什么样子。

李季正值壮年,对于种种事情尤为在乎,却没有勇气深想下去。

因为一看到二狗子,再想到失去二狗子,心里都疼的跟刀割一样,呼吸管都被铁丝挂着。疼的厉害,颤的厉害。

将要准备的准备好。饭菜做好了,三口人围坐在一起吃了顿。葛二和听兰已经好些日子没敢这么些活了。此时也是腰酸背疼的。

但一点都没叫累,瞧这样子还是随时准备伺候着的。

俩人岁数都不小了。也就是养的好,放在村里头肯定都是老头老太太了。吃了饭李季也没让二人伺候洗澡,放置好了降温的冰盆,二人沐浴过后就上炕睡觉了。

这大夏天的,洗澡水凉一点才是享受。所以没烧多少热水。只是把水温调温就好了。二人天天沐浴,也没什么脏的地方,打了肥皂泡一会儿就去睡了。

其实这时候打开窗户也不怕蚊子了,因为点了县太爷送来的驱蚊香,别说是文字,一般的蝇虫都基本瞧不见了。只是因为屋子里放了冰块,很是凉爽,若是再开门,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凉气就散了,还不如不开窗户。

躺炕上折腾了一会儿,李季有些懒散的打个哈欠换个舒服的位置,嗅着空气中,药熏香的香气,慵懒的声音带着些沙哑:“去年的日子是前年想不到的,现在的日子是去年想不到的。一直都觉得好日子的时候,以后再也没有比这个更享受的了。现在才知道一山更比一山高。”

二狗子手摸着李季的腰侧,李季觉得痒伸手按住。

二狗子道:“那就过最喜欢,最舒服的日子。”

李季笑道:“怎么可能啥好事都摊我头上,我想的是啊,如果现在的日子能一直坚持下去,就很满足了。”

二狗子回道:“我只要有你,就很满足了。”

这话说的李季喜欢,伸手揉揉二狗子的脑袋,笑道:“就你能说。”

二人笑声混在一出,随扈李季才到:“咱以后勤快些,争取能养多少养多少。咱赚的银子够了,主要还是做皮货生意。这肉上面倒是不急着赚因子的了。到时候只要那边安排车过来拉肉,最好有人下来帮忙杀兔子,咱们赚个仨瓜俩枣的意思意思就成。买了皮子银子有的是,官府那边也能不缺肉吃,算得上是两全其美了。”

二狗子点头:“还要继续收草。”

但从兔子来讲,想要养好了每天都要吃进去许多的草料,也幸亏只吃草料,山上有的是,多割回来给他们冬天吃还不是问题。

“等着那大黑子媳妇下葬了,咱就着人安排了。养的多了,装草料的仓库好药再盖一个。这样就算是冬天也不用顾忌多下崽子了。加上咱们院子里还要再盖一个厢房,一起找瓦匠过来也挺好。”

李季里里外外想了一下,有些后悔道:“你说当初盖房子的时候为啥不多留下来一个?那西屋建的也小,基本就没想过来人怎么办。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想外人进来。现在可好。你爹派过来两个帮忙的,愣是没有地方住。”

若是当初盖房子的时候,盖一个给客人住的厢房出来,现在也不至于尴尬。

聊了一会儿天,李季倦意上来了,慢慢睡了过去。

感觉到怀中人呼吸逐渐平静,二狗子抱着他蹭了一会儿,就睡过去了。

县里,县衙。县太爷正在处理公务,便听外面有些慌乱的声音传进来。

县太爷一个字写的有些歪曲,皱皱眉毛,将笔放下。

“进来。”

一名衙役快步跑了进来,脸上还带着汗水,双手递上来一封信。

“这是北面三百里加急传过来的信儿。刚到了指挥使那边,指挥使让小人速速给老爷您送过来。”

县太爷将信接过去,打开迅速看了一遍,随后又从第一个字一字一句的看下去。

过了一会儿才放下信,深吸口气,再长长的吐出来。

“这才几日,竟然又丢了四座城。咱们大夏好歹是强兵征战出来的天下,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

那回来传信的衙役还在打颤,听到了县太爷的问话,颤颤巍巍道:“回禀大人,听指挥使说。边关长年军饷空缺,粮草不足。战乱起后朝廷发过去的粮草又多见发霉糟粕。好多士兵吃了都坏了肚子,自然斗不过准备充足的反叛军。”

“啪!”县太爷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咬牙切齿道:“这群畜生!都什么时候了,战火狼烟之际竟然还想着贪墨那几两银子!就没想过,一个战士上不了战场,就有可能害了几名百姓的性命!”

传信人道:“不光如此,还有……还有战败的事情传到了京城,经由朝堂上众臣商讨,一并认为是边关将军出师不利,才造成连败为朝廷抹黑。现如今已下令刺死边关将军,改派……”

“改派了谁?”县太爷沉声问道。

传信的衙役颤声道:“是……是太后母族高家二爷。不出三天便要挂帅出征了。”

上一篇: 千重雪 下一篇: 长安,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