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粥小菜[种田](46)+番外

之前从李季那里赚的银子自家大手大脚花了一阵,剩下的钱里面凑了个整数之前给李季当定银了,结果东窗事发以后那银子都用来修祠堂了。

现在家里是一点存款都没有了,剩下的那几十个铜板紧巴巴的攥着,原本还算有点富余的家里,现在彻底穷了。

挺惨的,可惜不会有人可怜。

两天以后就是上梁的当天了,李季让二狗子上房梁,口袋里装着糖块和铜板,告诉他一会儿鞭炮一响就往下面扔,把准备的都扔下来。

二狗子听话极了,连梯子都没用,几下跳上房梁,李季再地下将准备好的鞭炮挂起来,用一根带着火星的木棍点着了,然后将木棍远远丢开,捂着耳朵多开。

怕吓着二狗子,提前放了一点鞭炮给二狗子看来这,所以二狗子再房梁上蹲的很稳,看鞭炮响了,大把大把的往下撒糖果和铜板。

下面大人孩子混成一片,几乎每个人都能抢到点东西。

小孩子一抢到糖就连忙塞嘴里,左右看看生怕有人抢,塞不下的就攥在手里或让爹娘帮忙藏起来,谁要也不给。

欢笑声汇聚一片,传得很远。

李季看着那满地的红纸屑,二狗子有他自己的家了。看着房梁上那蹲着笑的单纯的二狗子。就是不知道二狗子的心智什么时候能彻底成熟。

虽然自私,如果可以,李季宁愿二狗子一直这样。无忧无虑,什么都不去想。

作者有话要说:好的~女士们先生们

您的第二更已上线~现在十连更已达成20/100!

想想就好热血啊有木有~爱你们呦,笔芯

快让我看到你们的小爪爪和小发发,快点快点!!

第36章 购买牲口【十连更第三更】

这一场宴席忙碌了一天,村民们吃过了宴席收尾的事情也很多。

所有人送来的份子都记上了帐,这是要好好理理的,等女人们都忙完了收拾妥当了,谁家的桌椅谁家的碗筷都还回去。

李季跟二狗子在家里院子里看着单子整理份子。

送什么的都有,送铜板的少,基本都是米面一类的,晒得干菜蘑菇、两尺还算不错的布料什么的也有,这些要尽快整理好,挑不耐放的东西先用了,剩下的都要塞进仓房里面。

二狗子力气大,专门抗米袋子,李季将少的东西分拣好,二人忙了半个多时辰才弄完。

这一天忙碌的水都没喝上两口,二狗子还好,李季躺炕上就不想动了。

二狗子十分善解人意的给李季泡了茶,去厨房做饭。

李季缓了一会儿,也不好意思让二狗子伺候他,坐起身去厨房帮忙。

等做完了饭开门放放屋子里的哈气水,开门瞧见外面正下着朦胧细雨,笑道:“下雨好,雨浇房梁不撞邪,再下大点地里就不怕没收成了。”

出去将鸡屋盖好了,又抱了几捆柴火到屋里备用。

二狗子正在炖剩下的鹿肉,米饭香已经出来了,李季道:“咱家柴火不多了,等房子弄好了咱俩上山砍点吧。”

按理说家里那么多苞米杆和苞米核能烧很长时间,只是去年冬天贪享受,炉灶的火一直没断,消耗的多了,能用的时间就少了。

坚持不到玉米收割是肯定的了,再想烧柴火只能上山砍。

二狗子点头,去年李季带他上山砍了两次,所以知道什么是砍柴。

肉香出来了,李季贪婪的吸了两口,笑道:“你这手艺是越来越好了。”

二狗子只是呲牙笑。认识李季之前,二狗子根本不会除了烤以外的烹饪方式。他朦胧的记忆里小时候娘曾经给他做过奇怪的食物,很好吃很好吃。

可自从他迷失在山里以后,就再也吃不到了。来到这里以后,二狗子才吃到了跟记忆中十分类似的味道。

这是当年李嫣在他味蕾中种下的根,二狗子在李季这里发了芽。

“说真的,你再多学几样菜,等啥时候咱们种地种腻了,就去城里包个店面开饭店也挺好,我当伙计你当厨子,咱俩都是掌柜的。”

二狗子听不懂,只是一如既往的点头称是。

李季蹲下身子帮忙给灶火添柴,二人守着溢出的饭锅,就像是守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

屋外的小雨下的不大,今年的雨水少,有些旱,这点小雨根本就不够看。

又过了两日,盖房子还在继续,李季和二狗子每天都是新家旧家两边跑,都挺辛苦的。

房子盖得比较大,所以费了些时间,等完工的时候地里面的玉米都长到胸口高了。

地里面的活又忙了几天,李季这才开始给新家添东西。

家具什么的就不用说了,都是要的好料子的东西,剩下的旁的都要一个一个的来。

溪水越来越浅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屯水,生怕什么时候就干了。这地方贫瘠不是没有原因的,连口井都打不出来,只能靠着一条大溪来维持用水,这溪水一干,全村都要渴着。

左右是在村外面,李季也不怕惹眼了。去城里又买了两大口缸,挑水直接在山上的溪水上游挑水,两口大缸都是放在新屋的后屋的,一般客人进来也看不见。

去年因为大缸放在村口,村里人都去借水,不能说李季小心眼,这水也是他跟二狗子一桶一通提回来的,没真到那个份上,李季真不想便宜了别人。

这房子建的大,最大的是厨房,也没弄客厅,村里人都认识没那么讲究,大人物也不可能到这里来。

卧房只有两个,准确的说是带炕的只有两个,另一个带炕的里面放满了杂物当仓房使,换句话说二人不欢迎外人留宿。

两个后房也是用来当仓房的,二狗子吃的多,足够的仓房省着二狗子想吃什么还要去下房里面翻找。

院子里有三个厢房,一个装柴火炭火的,省着下大雨的时候用柴火困难,也不容易受潮。一个装杂物的,一般是换季的衣服、被褥一类的,几个月都用不着的。最后一个稍大的,里面分了几个隔间,是专门养牲口的。

家里的鸡和兔子已经有不少了,李季想再养一头牛,一头驴和几只猪崽子。左右这里距离山里近,去割草也方便,这鸡是不能放养了,怕山里下来什么东西给吃了,所以只能在这牲口圈里面养活。

兔子是需要隔开的,所以养兔子还是用笼子,一个个的摞在一起能养不少。

将兔子和鸡都弄过来了,看着他们适应的还不错。

李季没事的时候带着二狗子一起去牛市上转一转,十里八村有卖牲口的都会过去。

李季原本是想来年抓猪崽子的,不过有人卖的猪崽子已经不小了,卖的价格还挺便宜的。

“这咋这么便宜,不是得什么病了吧。”

卖猪崽子的那人嘴上还带着燎泡,显然是上火了。

“那哪能,怎么也得对得起良心。这母猪这时候下崽子,一窝还下了十二个。原本这时候卖猪崽子的人都少,过年的时候还不能杀吃肉,冬天还容易掉秤,都想着来年买。这要是七八个猪崽子,便宜卖出去三五个剩下的自家养着也行,可这么多的猪崽子谁能养活得了啊,这卖还不好卖。”

上一篇: 千重雪 下一篇: 长安,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