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氏医女(1639)

巴特尔原本有些轻视中原,听了林孝珏的话,将信将疑,可到底信任大一点,因为一个女孩子,怎么可能吹嘘夸大呢?

他连连拱手:“多谢公主告诉我这些。”

林孝珏又是勾唇一笑:“好说,这都是小事。”

可是对鞑靼来说,就是大事。

巴特尔表情变得肃然,道:“其实我跟公主有过一面之缘,公主不知是否记得,山海关外,松子林山坳,一对蒙古骑兵……”

他说道这里林孝珏就想起来了,但是她怎能承认刺杀过蒙古人。

摇头道:“不知道使者在说什么。”

巴特尔道:“公主不必隐瞒,我这几日已经打听过了,当时公主和一位叫做兰君垣的人正好在山海关外,就是那天有三个人,不知道另外一位是谁?”

林孝珏心想不是跟你手拉手舍不得的那个吗?

隐瞒不了,林孝珏也不会承认,端起茶碗淡淡一笑。

巴特尔道:“今日见公主提剑砍人,那手法我就更确定那日刺伤我的女子是公主殿下,公主殿下深藏不露,既有好武艺,又有好医术,就算在我们蒙古国,也找不到第二个。”

“是吗?”林孝珏一笑,道:“我再教你个礼仪。”

巴特尔神色认真:“请公主赐教。”

林孝珏道:“我们汉人的规矩,说话时如果主人端起茶杯喝茶,就是表示送客的意思了。“

巴特尔点着头,学着林孝珏的样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然后看着林孝珏。

见林孝珏低头认真的喝茶。

反应过来的他:“……”

巴特尔倒是没跟林孝珏计较她的无礼,爽朗一笑,对林孝珏说了声:“咱们还会见面的。”就潇洒的走了。

林孝珏没有深想什么,他一走就去后院看关起来的樊树亮。

樊树亮吓晕之后已经醒了,目光呆呆的蹲在墙角,看见林孝珏就抱头尖叫。

林孝珏呸了他一声:“这点胆子,还敢学人家当汉奸。”

樊树亮哭喊着:“我要找我娘,我要找我娘。”

看守的人大声嘲笑着:“多大了,还找他娘,真是怂包。”

樊树亮不管,还是扯着嗓子喊着。

这样的人林孝珏欺负起来全无快感,提了他一脚道:“别喊了,你家拿钱来就放你出去,不然你就老老实实呆着。”

樊树亮泣不成声:“你们是土匪,敲诈勒索。”

林孝珏心想对付汉奸就得当土匪。

等了一下午,樊家还是没有来人。

林孝珏也不急,反正受苦的不是她。

樊家因何不急?

因为凑不够钱。

樊家的老太爷是忠勇伯,他没有儿子,就过继了他三弟的一个儿子,正是樊树亮的父亲。

过继的时候樊父年纪就已经很大,跟忠勇伯夫人实在称不上有多亲,等生了樊树亮的时候本来老夫人要抱养,但是樊母又不同意,本来就不是亲婆媳,关系一般,这一闹就更僵了。

伯府的中馈还在老夫人府里,老夫人平时就厌恶樊树亮的胡作非为,现在他惹事要银子,还是三千两,老夫人怎肯拿钱?

第736章 盘算

从老夫人手里要不出钱,樊母又担心儿子,就来求忠勇伯。

忠勇伯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事:“把人扣下了?欠了酒钱?得喝多少酒能值三千两银子?”

樊母道:“那位公主听说是不讲理的,连太妃都勒索过,皇上又宠着她。”

忠勇伯道:“皇上宠着也不能随便就抓人要钱吧?这是土匪,哪里是公主。”

樊母自然不能说儿子是因为跟蒙古人混在一起惹恼了公主,因为公爹也很厌恶蒙古人。

再说,一定是那位公主不讲理,不然就算跟蒙古人喝了酒,也没听说要给三千两银子的事。

她擦着眼泪道:“爹,先把孩子赎回来吧。”

忠勇伯一身正气道:“赎回?那岂不是给土匪送钱?老夫不信天子脚下公主能坐起黑人的买卖,她不是不放人吗?明日老夫就上朝去,我还真不信了,这到底是什么世道?”

忠勇伯要去御前告状,樊母怎么劝都不听。

这时小厮跑进来:“伯爷,是永宁伯府的人要拜见您。”

永宁伯府?

忠勇伯道:“可怜定国公也斗不过永安公主。”一挥袖子:“请来。”

到了傍晚十分,方君候听下人来报,忠勇伯已经把樊树亮赎回去了。

方君候松了一口气:“就怕忠勇伯固执不肯吃亏,再把事情闹大了。”

方家客厅里,还有李文涛在。

他心有余悸道:“没想到那蒙古使者竟然不帮着自己人,他能大义灭亲,如果闹到皇上面前,他肯定不会向着咱们说话,到时候我和树亮都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方君候才会派人去劝忠勇伯,不然永宁伯府的人为什么要去找他忠勇伯?

他道;“如果那位使者不依不饶,兴许两国会再次打起来,那时候战火就是因为她周清野而起,她就是民族的罪人,可惜可惜。”

“可不是?”李文涛道:“后来我一想,哪怕她亲口承认她经营那么大的店面也行,咱们也能抓到她的把柄,可是她真是狡猾的很。”

这个对手太棘手了。

又失败了。

方君候懊恼不已时,他的贴身小厮在门口闪了一下。

方君候让李文涛稍等,出来见小厮:“什么事?”

小厮在他耳边嘀咕:“方才有位叫巴特尔的使者来找三老爷,小的听他们谈什么和亲的事。”

方府的三老爷就是山西太守。

因为双方讲和,鞑靼人送了太守不少好礼。

在朝堂上,太守也帮鞑靼说了不少好话,不然这次讲和也不会这么顺利。

使者进京,也暗中在和太守来往。

方君候一愣:“和亲?”

小厮点着头:“奴才绝对没有听错,但是细节就听不清。”

方君候心想我去问三叔,三叔定然会告诉我。

等送走了李文涛,那我特使也离了方家,方君候去见方太守:“三叔,来过来陪您一起吃晚膳。”

自打方太守回家,方君候没少陪他吃饭。

方太守很是高兴,让他坐,并道;“我正要去叫你呢,可巧你就来了,方才鞑靼使者来找我,说是想让咱们家帮忙说服皇上,让皇上派永安公主去和亲。”

方君候瞪大了眼睛:“真有此事?”

方太守道:“确实这么说的,还指定了永安公主,不知道是谁做的主张,选中了永安公主。”

正常如果是异族要求和亲,当然更希望是金枝玉叶的公主,而不是皇上乱认的。

方君候掩饰不住的激动:“是周清野更好,小侄正愁着她碍眼,正好把她送到蒙古去吹草原风,看她还怎么嚣张敛财。”

方太守道:“真的要送她去和亲?”

方君候很肯定:“一定要送走,一个南方长大的女子,看她去吹沙游牧能活多久,剩的小侄亲自动手取她的狗命,便宜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