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找她算账的。
要是想不明白这一点,她就不是方颜夕了。
她费尽心力想要找仇人报仇,没人感激她也就算了,还想为了自保就牺牲她?没那么容易。
面上不显,方颜夕喟叹道:“大哥,就算没有这件事,皇上也不会再正眼瞧咱们家了,伯父没了,皇上跟您,也没什么情义,再说,这江山迟早是太子的,以咱们家跟周家的仇恨,等太子登基,还能有咱们好吗?所以,早晚都是不好的,早晚都要得罪皇上,既然是早晚的事,为什么要缩着什么事都不做?哪怕是皇上想杀了我,我也不后悔,因为我到底让他们都心痛了,还有周清野那个贱人,明白人知道是我说的,还有那么多糊涂的百姓呢,都以为我是帮她对方住持老和尚,都以为她是幕后主使,我被皇上厌恶,她也会收获不少骂名。”
告状的人向来被人讨厌。
方君候点点头:“这样倒是解恨些。”
方颜夕听得目光发亮,道:“大哥,能解救咱们家困境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等汉王登基,汉王离京城山高水远,在京城,就得咱们兄妹替他打点,您还犹豫什么,搬出来跟我一起,像伯父在的时候一样,咱们为汉王谋划,把周家人打败,让太子孤立无援。”
方家的野心是什么家人都知道,听方颜夕将谋反说的淡定无比,方君候也没觉得奇怪。
他心里想,你说的轻巧,我又不是没试过,周家哪有那么好打败的,父亲活着的时候都不行,现在更没资本了。
他摇摇头:“现在没有好时机。”
意思是有好时机,他就会上。
同时也说明,这个大哥,其实不想让自己死。
方颜夕见自己的危机马上就可以解除了,道;“大哥,还有一个秘密我没跟你说,少施晚晴孤注一掷,想要弄死周清野,可惜她失败了,但是她在行动之后跟我说了一件事,她说她如果没成功,就让我留着对付周清野,现在正好能派上用场。”
方君候道;“我可不想太冒险。”
方颜夕笑着摆摆手,头正过去,看着空中的太阳:“兵不血刃,根本就不会脏到咱们方家人的手,是她们周家人自己的事。”
“周家人自己?”方君候蹙眉:“周家人还会窝里斗?周敬之和周清池可都被周清野驯服了。”
方颜夕点着头:“还有周清媛啊。”她又看向方君候,问了一个问题:“大哥你知道周清媛是如何嫁给汉王的吗?她是因为这样……”
第1093章 借刀杀人
远在云南的周清媛收到一封京城的来信。
她以为是家书,而能给她写家书的,只有那个不识字的母亲。
所以她没在意,将信直接丢在纸篓里,伺候的侍女忙捡起来:“娘娘,这信可不是正门送进来的。”
王府收信,都会放在专门的门房,由双喜检查过后,再派发下去。
周清媛不解的看着丫鬟:“那是谁送来的?”
当然是方家人通过特殊渠道送进来的,不过丫鬟并不是方家的人,不知道到底是谁写的信。
她道:“奴婢是从二门的婆子手上接过来的,说一定要亲自交到娘娘手上。”
周清媛意识到了反常之处,把信拆开。
看完之后吓得手抖,差点没叫出来。
信是方颜夕写给她的,让她回京城去,如果她不回去,方颜夕就要告诉汉王,当时散播谣言,周清野不能生育的人是她。
“她怎么知道的?”
周清媛忙将信撕的粉碎。
这件事不能小觑,当时她跟钟清扬透漏林孝珏不能生育,钟清扬就把事情宣扬了出去。
因此,汉王和照哥都没选林孝珏。
不然林孝珏现在就是汉王妃了。
自家男人对那个女人是多么向往她心里一清二楚,如果让他知道是她散播的谣言,怕是儿子都保不住她。
可是回京的话,肯定也没有好事等着她。
周清媛权衡一下,还是选择回京,哪怕方颜夕逼她杀人放火,她也绝不能让汉王厌弃。
周清媛想了好几天,才想好回京的借口,然后就去找汉王告假。
她那边如何与汉王周旋且不提。
高阳死了一二个月后,在李固信的开导下,林孝珏的精神,终于恢复如常。
高阳死,她难过,是因为她对这个世道感觉好无力。
但是李固信说,星星之火,也可以成为燎原之势,只有有人努力,才能改变现状,如果所有人都觉得无力,不去斗争,那就永远都是这样一个世道。
这个道理她早就明白,所以一想就想通了,哪怕毫无收获,她也要试一试才能甘心。
一腔热血的永安公主又回来了。
教书,教书。
教书育人,是传播思想最有效的方法。
写书,写书。
发表文章,是传播思想最迅速的方法。
接下来的日子,她一边在百花深处讲学,一边偷偷写书,之前已写过邓绥,杨玉环,吕雉,妇好……接下来是长孙皇后,褒姒,妲己……
历史上被扣上妖姬罪名的,她就为他们正名,这是男人在为自己的错误找替死鬼。
历史上被打上贤后标签的人物,她就站在女性的角度,讲述这些女人,坑了多少女孩的幸福和自由。
最后还要总结,都是一些士大夫酸儒将女人作为资源,财产,将婚姻当成买卖,所以才宣扬三从四德,贬斥有个性的女人,他们,就从来不把女人当人。
再拿真正的历史来比较,所谓贤良淑德的女人,下场反而都是被辜负,吕雉,武则天,活的比谁都快乐。
这些书投入到市面上,当然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这种拨乱反正的调调,让女人震惊,男人愤怒加恐惧。
不过笔者是一个叫海潮的人,当然是化名,找不到笔者,也就只能讨论讨论了,不然能怎么样,不涉及皇位、本朝的事,就不会被封书。
谁不满都没办法。
至于讲学,林孝珏口才好,思想像一团火,听的人能感受到她的热血沸腾,能感受到她对社会的责任心,她又经常会爆料一些真实的社会现象,所以门徒越来越多。
两个传播思想的途径,都收获颇丰。
收之桑榆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忙着传道,医馆和街上的事她就顾不上了。
家也没空回。
这日天气好,又在水榭里开了一堂心学课,今日讲的比较投入,因为听者问了很多问题,所以夕阳西斜,才收工。
林孝珏回到书房喝水,田管事后脚就跟了过来:“公主,大夫人让人来送信,周侧妃从云南回来了,问您如何接待。”
林孝珏有些意外,脸色立即变得不好看:“她回来干什么?谁让她回来了?”
田管事很无辜,不是他啊。
林孝珏跟田管事交代一声,如果李固信来找她,让他去国公府。
随后又让田管事备车,人到底是回来了,不管她高不高兴,都得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