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氏医女(687)

刘氏这个人小农意识太强烈,嘴也快,有话憋不住,但这样的人有钱就哄得好,只要你愿意哄,如果一两不行,那就是二两。

林孝珏心中挑眉,道:“只要二伯母不天天,生我的气,咱们一家人和和美美,有什么好事,我都不会忘了您的。”

这是她的心里话,只要刘氏不出幺蛾子,她都会敬她是二伯母,毕竟是一家人嘛。

刘氏今天高兴,也不听她这话里还有前提,捂着嘴跟老太太笑:“娘,您可听见了,以后大侄女要是不孝顺我,您得帮儿媳做主。”

老太太能说什么?敷衍的点点头。

周清池在一脸别人欠她钱一样的坐在老太太身后,心里嘀咕,不就是认识几个人吗?这个显摆,还有娘,也真是丢脸。

她这里因为林孝珏把她仍在街上那次,就一直对林孝珏十分不满意,但她都放在心里了。别人也不知道。

林孝珏跟刘氏逗了几句就想起各家送来的礼物来了,这些人家一定是知道周家穷,所以特意送了年货来,都是好心,可她不是没办置年,是本来要搬家,东西都放在新宅子了。这一车一车的送来。还得搬过去,费了二遍事了。

同时她也有了一个想法,原本打算搬家就是一家人的事。低调行事算了,现在看来,总得通知一下这些惦记她的好友,免得以后找不到家门。

她跟张氏商量:“是要回礼。我朋友打南边回来,带了很多特产。正好给大家分一分,还有一些人家要送礼,大伯母二伯母有要走动的亲戚,也都列出来。回头我让人一起送过去。”她说的朋友就是周二,周家人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人,但值得既然她打包票的事。就一定是不会反悔的。

刘氏心中叹道:看,财大气粗就是不一样。刘氏的娘家离得远,就算了,她的娘家离得近啊,这些年净受娘家白眼了,这回她也大方一回。

她高兴的合不拢嘴,问林孝珏:“跟谁送都行吗?”

林孝珏点头:“只要您关系好的,都没问题。”

不花自己钱还能为人情,刘氏叫上周清池,回房列单子去了,其他人说会话也就散了。

这太阳一晃又到了第二天。

第二天是小年,但衙门不休假,太祖皇帝比较抠,俸禄少,官员假期也不多,要到二十八才能放假呢。

下午周光祖用过午饭回到桌位前整理卷宗,由于他的身份很特别,所以在衙门很少有人跟他一起,但最近有些改观了,一来他来吏部时间久了,大家都相熟,二来他有个侄女不管干什么都报他的名号,所以最近人气比较旺。

有两位同僚剔完牙向他走过来,一个手支在桌子上,一个肚子卡在桌沿上,就这样正面把他包围了。

周光祖带着疑惑抬起头:“二位达人这是!”

一个脑袋凑过来,小声道:“周大人,听说昨日许大儒去您家里了。”

周光祖心中好奇,这谁嘴这么快,昨日才送的礼,今天衙门都知道了?好在不是什么坏事。

他笑着摇头:“哪能惊动他的大驾,是大儒派的小厮,过年打着招呼而已。”

哎呦喂,推了两小车的礼物,就是打招呼?逗谁呢?

两个大人低下头神秘兮兮道:“周大人您也别瞒着我们了,我们都知道您家背景深厚,昨儿个不是王爷大臣都去您家了吗?”

周光祖真是冤枉,这怎么解释呢?

“都是侄女瞎胡闹,各位大人别当真。”他一脸真诚。

怎么可能不当真呢,谁家要是能有这么神通广大是侄女那做梦都得乐醒了,两位大人齐齐道:“周大人听说您要搬家了?到时候可别忘了给我们下个帖子,咱们做同僚这么久,还没吃过您一顿酒呢,这下您可逃不了了。”

这话听着好像在挑理,其实是跟他亲近的表现。

周光祖心中更诧异了,原来搬家的事这些人也都放在心上呢,他以前不和这些人打交道,主要也是这些人不爱跟他来往,因为她是大皇子的舅舅,但又被削了爵位。

他也知道现在这些人不是看他面子,是看他家中有个神医,这年头难保谁一不注意就得了治不好的大病,跟大夫搞好关系多重要。

还有许文馨的名头,都不是因为他周家的原因。

但这样让周光祖更放心,不是为了皇亲国戚这四个字而结交他们家,那以后周家蒸蒸日上,风险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大。

他也不介意这些人见风使舵,看惯了人情冷暖,就应该明白这是生存之道,而且说不上哪天谁用到谁,宁可遍地撒子,也不跟任何人结仇。

他笑道:“侄女略通阴阳之术,日子定在除夕,那日也不好请大家过来啊。”

除夕就是年嘛,一家团圆的日子,怎么能去别人家呢。

他虽然想答应,但日子确实太特别。

两位大臣面面相觑,这日子选的……

继而一个道:“那正好嘛,初一刚好去周大人家拜年,您到时候可别关门不认我们这些老伙计。”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周光祖忙站起来拱手:“承蒙二位仁兄赏脸,届时我一定备好酒菜,恭候二位大驾。”

两个同僚跟许文馨来往的人搭上话,还是个神医的伯父,心满意足离去。

下午的时光,陆续就有周光祖的同僚来跟他套近乎,都是官职不高的,像他这样的小官小吏,为的就是他搬家,给他添点彩。

官职虽小,但这也是面子啊,而且是好事,周光祖都一一记下,等着回家跟林孝珏说一声,别初一的时候怠慢了这些同僚。

就这样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几天之后周家要搬家的事,好像就传遍了整个朝堂。(未完待续。)

第091章 方氏父子没安好心

二十七那天,方景隆从衙门回来,正好方君侯也在家,他吧儿子叫到书房,端着温茶开始发牢骚。

“周光祖他到底以为自己是谁?不过一个六品小官,搬个家跟当年朝廷北迁一样,恨不得打罗敲鼓让天下人都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周家当年比现在的方家还辉煌,如果再让周家再次做大,势必会影响到方家在京城甚至全国的地位。

搬个家这样大张旗鼓,这有同知天下人的嫌疑,好像在说,我周家要卷土重来的。

方君侯蹙眉道:“我可这件事不能小觑,跟小结巴有关的事,都不能小瞧了,周家闹这么大动静,而且还是个五进的宅子,他们哪来的那么多钱,这一搬家好像就在跟天下人宣布,我周家还很有实力,他们是不是准备东山再起啊?”

方景隆哼哼一笑,道:“我看不上他周家一见破事恨不得显摆上天,但若说周家想东山再起,那是没门,你以为皇上是什么人,周家老爷子当年把皇上堵在长江口,打的皇上头盔都丢了,灰头土脸的,要不是先皇一纸调令把老头调走,现在皇上说不定都成了庶民了。”造反失败能成庶民都是幸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