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周氏医女(957)

周二道:“那不就是毫无作为?咱们什么事都不做了?”

林孝珏拿起一片炮姜掐了掐水,举它冲向灯光道:“易的道理就是,此时无为既有为,再说了,谁说咱们什么都不做了?咱们现在做的事如果成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这才是有为。”

又道:“对于那个举子,我把他交给别人,还不如彻底治好了他,救他一命更要紧。”

周二目光懵懂的点着头。

林孝珏看向周四:“你懂了吗?”

周四摇摇头:“我就知道小姐在教我们药材炮制。”

林孝珏弹了她的小脑袋一下:“你说对喽,下面是附子,这附子是有毒的,炮制的目的就是减小毒性,增强药效,所以过程一定不能马虎……”

……………………

薛世攀的书房,薛世攀侧坐在椅子上看着书,忽然打了一个喷嚏。

刚好心腹从外面回来,掩上门问道:“公子您怎么了?”

“没事。”薛世攀放下书坐直了,看着属下越走越近,忙问道:“打听到什么事了吗?”

心腹趴在他耳边道:“大人派去的人被小姐打发回来了,小姐说人她会处理,不用老爷插手。”

薛世攀笑道:“爹爹吃了闭门羹,这下知道她的厉害了吧?别说是爹爹,就是天王老子她都不怕的。”

心腹跺着脚:“少爷您还替小姐说话呢,刚才听那些人跟老爷回报,陈府那边已经派人把东华大街给围住了,现在还没动手,想必等明个一早,陈大人在朝上就会跟皇上提取消春闱的事,那您这游学和用功不都白费了吗?要是小姐把人交出来,陈大人拿不到人,他就不敢轻举妄动。”

陈博彦摆着手:“只要小姐敢把人留下,她就有对付陈大人的对策,我相信她,你着急个什么?”

心腹腹诽着,怎么少爷信一个姑娘比信他爹和祖宗还虔诚呢?

想了想反问道:“那如果小姐真的没有想对策呢?”

薛世攀一瞪眼睛:“她不会,她怎么会什么对策都不想就放胆了把人留住,我告诉你,她不是平庸之流,你等着瞧吧。”

心腹抓抓脖子,这可真是了,怎么感觉小姐给他们家少爷洗脑了呢?那就明天瞧一瞧吧。

…………

天才蒙蒙亮,五品以上朝官就已经聚集在太和殿丹墀之下列好了队。

看着左右同僚都在交头接耳,韩侍郎悄悄移步到韩尚书身侧,用极其低的声音道:“大人,今个儿要议春闱的事,您心里有数没数?”(未完待续。)

第125章 倒戈

“陈大人这回来者不善,好像都拿到染病的举子了。“

一见是韩侍郎问自己,二人平日交情不错,韩刚尚书头微微倾向于韩侍郎,低声道:“我定然是要为那些举子求情的,陈大人来者不善,还有薛大人能顶一顶,我当全力以赴。”

韩侍郎随即点头:“我竭尽所能跟大人一边就是。”

韩尚书看着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的同僚目光饱含感激,现在帮他的人不多。

因为这件事是他出尔反尔了,别人怕他再次倒戈。

本来要取消春闱这件事是韩尚书提出来的,一开始他也觉得这是为了那些举子好,但真遇见几百个寒窗苦读的学子给他磕头下跪,就是为了能在春闱上搏一搏前程,他这立场就动摇了。

所以才会反复,最后成了他要鼎力反对取消春闱了。

两位韩大人才说了三句话,队伍前突然阴测测的声音传来:“等候早朝之时,禁止接头接耳。”

娘的,说悄悄话的不止一两位大人,许多大人都看向声音发出的那个方向。

韩侍郎嘀咕一句:“这还没上朝呢他又开始维持秩序了,真是烦人。”

韩尚书道:“快归队吧,他除了会说禁止交头接耳,也不会说别的话,别惹一身腥。”

随着韩侍郎的归队,皇上不一会的功夫就临朝了。

近些日子的早朝议事,都是跟瘟疫有关的。

户部汇报了死了多少,兵部阐述清理了多少街道,抓捕了多少匪寇……还有一些大人提出一些问题的相应应对措施……

等议过了一顿饭的时候,一个给事中突然上折子,内容就是发现有举子感染了瘟疫,建议春闱取消。

皇上收了折子,当众看了,然后问众位大臣的意见。

陈大人出列一步道:“圣上,您之前有金口玉言在先,如果有举子感染瘟疫,就取消春闱,如果不取消,圣上您名誉有损不说,可能又引起重大的损失,所以臣建议尽快下旨,宣布取消春闱,也好安排这些举子尽早归家,远离京城瘟疫之地。”

皇上若有所思不置可否。

韩尚书立马出列反驳:“圣上,怕是宣布了,这些举子不仅不会反家,还会留在京里闹事,这件事干系重大,请皇上念在他们苦读有功的份上,再拖延几日观看,真到春闱那天,如果疫情真到没法控制的地步,再下旨也不迟啊。”

陈大人看着韩尚书冷冷一哼:“瘟疫的事已经开始一个多月,要是有办法早就想出来了,可到现在也没法控制吧?”

又道:“况且皇上金口玉言,您现在不让皇上下旨,是让皇上欺民吗?”

“你……”韩尚书愤愤然看向陈大人:“我什么时候有这个意思,我是说再看看,哪里就要皇上欺民了,你少血口喷人。”

陈大人拱手向皇上:“圣上,有举子染病这件事千真万确,病人现在就躺在一家医馆里,有一个染病就会有另外的人也被感染,春闱三日都要在贡院中度过,有病的和没病的关在一起,到时候后果难以想象,请皇上顾全大局,下旨吧。”

陈大人也拱手弯腰向皇上:“皇上,旨意不能下啊,如果您下了,立马就会有举子承受不住,还有可能让天下读书人对朝廷心灰意冷,后果不亚于全部感染瘟疫,甚至猛与瘟疫。”

两边说法都有可能,但如果继续考试,要搭上性命的不止是那些举子,考官和监考侍卫也难逃厄运啊。

所以百官分成两派,有支持陈大人的,也有支持韩大人的,但还是陈大人那边的呼声高。

皇上听得心烦,一垂目看着立在前面的薛大人今天没有动静,他喊道:“薛爱卿,你今天怎么不说话了。”

韩大人期待的看向薛大人,心道皇上此时也是左右难分,所以才会问薛大人,那么薛大人的意见对于皇上来说就很重要了。

薛大人是支持春闱继续进行的,就是他这一方有胜算。

陈大人满心欢喜的等着薛大人发言,大气都不敢喘。

这时他就听薛大人声音嘶哑道:“微臣以为,还是要保住这些举子的性命更为重要,瘟疫盛行之时还要进行春闱考试,无异于朝廷要将这些举子连锅端了,抄家灭族不过如此,圣上还是下旨取消了吧。”

老小子倒戈了?!

韩大人听完整个人都傻了。

陈大人微微一愣,然后淡笑着朝薛大人拱拱手:“薛大人说了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