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暴君外室以后(123)+番外

“好啦,说的是我,我都没说什么,你怎么把脸挂下来了?”

“他们凭什么那么说你啊!”宋瑶还是有些气愤,“什么叫空口无凭?圣上亲自把你放到安毅侯府去的,看着你长大的。你恢复身份本就是顺理成章,正大光明!”

“好了好了,百姓本就是听风就是雨的,不然这京中哪来那么多流言?”楚承昭将她揽到怀里轻轻拍哄,“咱们自己知道他们说的不是真的不久好了?别气坏了身子,正中那些歹人的下怀。”

宋瑶将头靠在楚承昭的颈窝里。

他好像半点也不生气的样子,好声好气地只顾着安慰她。

明明那些难听话说的都是他,关乎到他出身的流言,他怎么能不在乎呢?

……除非,他早就知道这些传言了,甚至听过比这更难听的话。

宋瑶越想越替他委屈。他本是最正统不过的龙孙凤子,若是隆让太子夫妇还在,他现在就是太孙了,何至于只是个普通的皇孙,还要被外人这般质疑?!

可是她也无力改变什么。在原书的剧情里,关于楚承昭出身的流言,几乎贯穿了他的前半生。一直到他荡平障碍,登基为帝,以铁血手腕治理超纲,坊间关于他出身不正的流言才渐渐消失了——到了那时候,也不是说百姓们真的都认识那流言的错误性,而只是摄于他的暴戾,才不敢传了而已。

可以说,出身不正的流言一直是原书里困扰楚承昭的一个重大事件。

她就是被他保护得太好了,连原书里的这个剧情都给忘记了。若不是今天听到,她也不会想到这种流言已经传到了街知巷闻的地步。

就没有什么办法,真正可以帮他辟谣吗?宋瑶闷闷地想。亲子鉴定这种技术,在这个时代她就是想破了头也苏不出来啊!

楚承昭看她皱着一张脸冥思苦想的模样,把她按进自己怀里笑道:“好啦好啦,乖啊,咱不想、不生气了。”

初一那天,祭祀大典之前,几位老王爷就直言他的出身问题。他当时听到的时候手心都是发凉的。寻常人家或许是可以对这种无稽之谈置之一笑,皇家却最重视血脉的,这种流言可谓是大忌。

幸好永平帝难得地强硬了一次,将几位王爷都申斥了一通。

在确定宋瑶看不见自己的脸的之后,楚承昭脸上的笑淡了下去。

他凤眼微眯,眼中杀气弥漫。

好,好得很,这些个王爷、叔叔真真是好。

若他最终无缘那高位便罢了,若他真能荣登大宝,便拔了他们的舌头,缝上他们的嘴,且看他们如何再搬弄是非。

第80章

七天的年假说长也长, 说短也短, 反正宋瑶没怎么觉得, 年假就已经过完了。

楚承昭之前领的是一等侍卫的差事, 恢复身份后再做显然是不合适了。永平帝另给了他新差事, 让他掌管内务府。

内务府掌管宫廷事务, 之前是福王担任总管一职。

初一祭祀大典之前,福王率领其他宗亲,逼着永平帝给楚承昭来一场滴血认亲。永平帝当场申斥了他, 革除了他的差事,罚他闭门思过半年。

这个肥差空出来后,一众皇子和其他宗亲都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没想到转头永平帝就把差事给了楚承昭。

这下子好了,怀疑他的, 针对他的,往后还得受到他的管辖,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宋瑶听到楚承昭升官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这书里的大耀朝,是个架空的朝代, 类似于明清时期。这内务府总管她虽然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 但在清穿小说里看过, 那可是个大肥差啊!

好像历史上和珅就做过内务府总管, 赚了个盆满钵满的。而且不仅有里子, 也有面子,那可是从二品的高位,掌管皇室的大小事宜。皇室中人的大小事务, 也都由内务府一手包办。

说具体点,就是皇室中人的丧葬嫁娶都得经过内务府。

楚承昭一旦能坐稳这个位置,那些皇室中人不仅不能给他脸色看,还得看他的脸色。

可不是扬眉吐气么!

楚承昭自己其实不是很想要这个位子的,这的确是个肥差,但是处理的都是一些不关朝务的事,又繁杂又啰嗦,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其实不多。但永平帝为他这么安排,也是煞费苦心,想让他早些融入皇室,让其他人不敢再小瞧他。

他应承下来,心里也不见得多高兴。

但看到宋瑶听到消息后眼睛都亮了,他这才跟着笑道:“你这小财迷,叫我猜猜,是不是又在盘算什么好事了?”

宋瑶连忙摇头,说:“没有没有,我就是为殿下真心实意高兴呢。”

楚承昭点了她的额头,将她抱到怀里,问她:“咱们园子里是不是需要再添点人手?”

宋瑶想了想,盛园里的人虽然不少,但得用的,说起来还是只有轻音和飞歌两个。周嬷嬷是长辈,虽然她一直都不肯歇着,但宋瑶从来也不好意思指使她。

她自己倒是不需要人事事都代劳,但是两个孩子越来越大,光一人有一个奶娘显然是不行的。

楚承昭之前就觉得人不大够用,一直没提,是不想别人见缝插针地安排进探子。尤其是他去了内务府,了解到各家的人手规模以后,越发觉得自家有些寒碜了。

不说旁的,就说他那些个堂姐妹,光是嬷嬷妈妈的就有四个,还有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三等丫鬟一堆,出门都是前呼后拥。

如今他管起内务府了,自己给自己家安排人手,便没有后顾之忧了。

所以宋瑶想了想,就说:“那我再要两个丫鬟,另外再给孩子们准备几个丫鬟妈妈吧。”

两人商量了一番,楚承昭说除了宋瑶要的两个丫鬟外,另外再派两个妈妈并四个丫鬟给两个孩子。

等孩子大一些了,妈妈和丫鬟就都给安安使,怀远搬到前院,另外再选其他伺候的书童小厮。

宋瑶也不想怀远长大之后,成为第二个只知道和丫鬟厮混的贾宝玉,所以也应承下来,商量好等怀远三岁了,就搬到前院去住。

正月十五之前,内务府就送过来一群人让宋瑶挑选。

宋瑶看着都齐头整脸的,也没做过这个活计,就让周嬷嬷选了出来。

周嬷嬷选人自有一套方法,她先点了几个看着老实的留下。然后请她们吃了一顿茶点。

茶点上来之后,周嬷嬷借故带着其他府里的人都离开了。

丫鬟和妈妈们也都是经过内务府精挑细选的,人都走完之后,她们并没有立刻说话,无声无息地吃着点心。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有几个心急的,开始打量起屋里的陈设,还有到门外查探情况的。

在确定没人藏匿着观察她们之后,沉不住气的就开始互相聊起来,打探对方的来历背景的。

周嬷嬷就在隔壁,早在前一天,周嬷嬷就让人在墙上挖了一个小孔,通过小孔可以将隔壁的情况一览无余。

约莫观察了半个时辰,周嬷嬷再次出去,剔除了几个过于机灵的,留下了几个看起来木讷老实的。

上一篇: 重燃战魂 下一篇: 九零学霸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