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门春事(24)+番外

说着,眨巴了下眼睛。

贺知春心领神会,快速的将袋子塞进了袖袋之中,往门口望了望,王氏还有贺知乐,贺美娘都还没有来。

贺知易看了看贺知春的脸,将她拽到了一边,认真的说道:“阿俏,今日宴上若是遇见了崔九,莫要再和他搅和在一起了。便是阿哥努力考了状元,你与他的身份也有天壤之别,门不当户不对,如是传出什么风言风语的,他崔九不过是多了一房美妾,可是阿俏你便永无翻身之日了。你可知晓?”

贺知春点了点头,“我知了阿哥。我才八岁呢。”

贺知易松了一口气,亲腻的挂了挂她的鼻子,“阿俏聪慧,知道便好。阿哥觉得自己今年解试有望,若是能考上,明年想去国子监,岳州毕竟太小了呀!阿爹先前是不同意的,托阿俏的福,阿爹又应了。”

贺知易说着,望了望天。

岳州文墨不昌,大庆科举,可不光是要求文章写得好,你还得有名气,拜得名师成为名士。

贺知春一头雾水,她不知道这同她有什么关系,贺知易的确是少年天才,这次解试之后,便是他不想去,岳州书院的山长,也会让写了荐信,让他去长安的,上辈子便是如此,贺知易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如果不是被贺余牵连了的话,应该会有一个大好的前程。

不一会儿,只见贺知乐同贺美娘挽着手,有说有笑的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亦步亦趋的贺知蓉。

贺知乐穿着一条鹅黄色的齐胸襦裙,她虽然身量娇小,但却是曼妙得紧,露出了雪白的脖颈,最为巧妙的是手间挽着的轻纱之上,绣着一朵朵浅浅的梨花,恰是应衬了今日的梨花小宴之名。

在她那乌黑的流云发髻之上,簪着三只鎏金镂空海棠簪,金丝缕缕垂下,虽然她的脚步,一晃一晃的,格外动人。

她见了贺余,娇俏的唤了一声:“父亲。”

贺余冲着她点了点头,“既然都来了,就快些上马车吧。”

贺府与崔使君府上其实相隔不远,只是这种花宴小娘子若是徒步上门,未免惹人笑话。于是王氏便领着众小娘上了马车。她身边的元婆子还有贺知乐身边的金碧,则跳到了车前。

男丁们跟着马车走了过去。

整个马车之中,气氛委实有些怪异,无他,贺知乐穿得太招摇了,倒是承托得贺知春姐妹有些寒酸起来,王氏自己个瞧了,也觉得有些不妥当,这样下去,名声就要坏掉了。

可她看了看自己手腕上戴着新金镯子,到底没有舍得将它撸下来戴在贺知春姐妹身上。这可是老凤祥里新出的样式,一圈一圈的,很是耀眼。

“贺二郎,这是要去赴宴儿呀?别忘了答应给奴家画小像。”

“二郎,奴新做了梨花糖,你且尝尝。”贺知春听着马车外的声音,掀起帘子一看,顿时乐了,只见那小娘子一脸娇羞的将手中的小罐子塞进了贺知礼的怀中。

贺知礼冲着她眨了眨眼,笑了笑,那小娘子已经以手掩面,掀起帘子往屋中冲去了。

贺知春一看贺余的脸,果然已经铁青铁青的,若是手中有荆条,他恨不得上去抽死这个丢人现眼的东西!

第27章 山雨欲来

贺余隐忍着没有发作,马车三两步的便拐进了使君府的那条巷子里。

这巷子的一侧已经停了一溜烟儿的车马了,一个穿着青衣的小厮正弯着腰儿一一的给车夫引路。待车停稳了,贺知春一步当先,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又伸出手去接贺知秋。

两人刚站稳,贺知礼便走了过来,将梨花糖的糖罐子塞进了贺知春的怀中,“阿俏吃糖,哥哥不喜甜食。”

贺余的脸色好看了几分,瞪了贺知礼一眼,便朝着府门走去。

贺知礼拍了拍胸脯,松了一口气,对着贺知春吐了吐舌头。

一行人进了府,前次来崔府,她想着要与崔九负荆请罪,心事重重的,没来得及打量这府邸,今日一看果有几番雅意。

千树万树的梨花盛开着,如同皑皑白雪,一阵春风袭来,花落缤纷如同雪花漫天,有一种春逝的凄美之感。

那九曲回肠的步廊,一直延伸到波光粼粼的湖面之上,远远地能瞧见一条条雅致的画舫。因着还没有入夏,湖莲尚才新生了绿意,露出了点点嫩芽。

贺余领着一众儿郎去了崔使君侧,贺知春姐妹则是跟着王氏去见使君娘子。

崔使君娘子乃是出自范阳沈氏,端是一幅好容貌,尤其是那一双玉手,在青天白日之下,焕发出莹润的光泽,像是上好的羊脂白玉。她十指尖尖,端着茶盏,优雅至极。

这应该是一个抚琴的高手,贺知春想着。

“请使君娘子安。”众人行了礼。

崔使君娘子抿嘴笑了笑,说道:“都是同僚,何须如此客气。阿俏上回来府上,我领着毓敏去了白云观,错过了,还被好一通埋怨。九郎临走之时,还托我与阿俏道谢呢。”

她说着,身旁的一个穿着红衫的小娘,摇了摇她的手臂,嗔怪道:“阿娘!阿俏来了,让我同她去顽罢。”

崔使君娘子拍了拍她的手,又从身旁的婆子那儿,接过了一对紫玉雕花镯子,套在了贺知春的手腕上,“好孩子,去顽罢。”

一时之间,周围的小娘们,不由得都艳羡起来,崔使君娘子可是北地大族贵女,出手岂有凡品?

贺家的阿俏这回可是赚大发了!再一想起近日传出了流言,传闻崔九郎瞧中了贺知春,想要抬她去做妾呢!又不由得又羡慕又鄙夷起来。

贺知春若是知道她们心中所想,定然要笑掉大牙了!一个十二岁的童男要纳一个八岁的童女为妾,你们是眼睛被糊住了?还是脑壳里进了洞庭湖的水呀?

崔毓敏也正是八九岁的年纪,得了母亲的允诺,顿时欣喜的朝着贺知春扑了过来,一把挽住她的胳膊,笑道:“好阿俏,你快些同我说说,你同我九哥哥是如何从山匪手中逃脱的吧,我问他,他还吓唬我呢。”

贺知春心中嘿嘿一笑,你九哥哥的脸都丢到姥姥家了,哪里敢说?

她轻咳了一声,回道:“崔小郎英勇无比,趁着那君山之上走了水……”

她很擅长说故事,不一会儿,崔毓敏身旁的约莫年纪的小娘子都站起身来,围了过来。

贺知乐与贺美娘先是听得崔九郎已经离了岳州,心中闷闷,这会儿想听贺知春说故事,却又碍着年岁不同,只得坐在王氏身后,腼腆地笑着。

崔使君娘子听得贺知春只说崔九的英勇之处,满意望了她一眼,真心的笑了。

待贺知春说完了故事,已经与一众小娘子熟络了起来,除了崔毓敏,还有一个凑得近的便是林宝。

林宝是林司马的幼女,与崔毓敏差不离的年纪,长得有些虎头虎脑的,穿着一身紫色的罗裙,坐立不安的扭着身子。

“要我说,咱们寻一日,一道儿去君山顽儿吧,听我阿爹说,那一战可是激烈呢,我阿哥去了回来好一通吹嘘,听阿俏着么一说,我更是想去了。”林宝一边说着,一边揪了些面饼,扔到湖中喂锦鲤。

上一篇: 九零学霸俏神医 下一篇: 大哥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