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门春事(7)+番外

贺知秋咳了许久方才平息了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桃树生得比寻常的晚一些,是乐娘的心头好,你莫要惹她,不然阿娘又该罚你跪祠堂了。”

贺知春叹了口气,王氏那心眼子简直偏到没有边际了。

明明整个贺家,她与贺知秋才是容貌最盛的,尤其是贺知秋,颇有才情,一手绣艺传自岳州城中最有名的绣娘,理应更受重视才对。

可是贺知乐是王氏的掌心宝,她姐妹二人就是路边草。

上辈子的时候,她曾经口无遮拦的问过王氏,王氏却是同她说了庄公寤生的事。她与贺知秋也是出生的时候腿先出来,还一来就是四条腿,将那稳婆吓得夺门而出,还怕是什么妖孽。

贺余好不容易将她重新请了回来,王氏已经没了半条命,从此再也不能有孕了。

是以,她要压过前头刘氏一头的美梦就此破碎了,谁让她只生了贺知易一个儿子呢?

那时候的贺知春还难过了许久,不过这辈子她已经无所谓了。

“无妨,怕她做甚?到底是我们阿娘,还能将我们卖了不成,就算是她想卖,阿爹和阿爷也不会同意的。你先进屋坐着,别又绣花了,我去给你做碗米粉。”

这米粉也是岳州人常用的食物,据传是北地人来了之后思念家乡,想吃面条儿,才用大米制成了这米粉。

岳州的米粉主要是汤粉,常配着酸豆角,泡萝卜之类的小菜儿吃,并不算贵,她大姐贺知诗嫁给表兄赵升平之后,便在村子里头开了家米粉作坊,生意还算是不错。

是以,这贺府里头,米粉是不会少的。常有泡好了的,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府中有好几个小郎要考解试了。

贺知春想着,去了大厨房里切了些泡萝卜丝儿,又打了个鸡蛋,捞了一把泡好的米粉在锅中煮了一会儿,待米粉熟而不绵的时候,用笊子捞了起来,搁在一旁控水。

又将那葱蒜用油爆香了,将那鸡蛋先落锅成型,然后再将米粉泡萝卜丝儿放了进去,因为怕炒的太过油腻,贺知春还特意加了少许泡萝卜汁儿,只希望贺知秋能多用一些。

不一会儿,整个大厨房里都飘起了炒粉的香气,就是厨娘,也忍不住频频探头,想要学上一学。只是这年头,配方技艺什么的,都是不能随便学的,她也不敢张扬。

贺知春炒好了,放进食盒之中,对着厨娘笑了笑,快步的朝着小院走去。

才一打开,贺知秋便眼前一亮,“阿姐,你以前可没有做过这种新鲜吃食,这米粉也能烤着吃么?”

大庆的烹饪方式,多是烤和煮,没有炒菜这么一说,这还是贺知春当年在内宅之中闲得无事,琢磨出来的,就是崔家的那群刁人都被征服了,何况是贺知秋。

“这不是烤,这叫炒。其实我倒是觉得,米粉还是下汤好吃,今日太赶,待我买好了食材,给你做卤肉码,盖在上头,那才叫美味呢。”

贺知秋猛地点着头,往口中夹着米粉,吃得无比的香甜。

“秋娘,你说我们将这米粉拿去卖,可行?”

贺知秋口中含着吃食,含混不清的说道:“阿姐手艺好,做什么都有人愿意吃的。”

贺知春嘿嘿一笑,搓了搓手心,“那秋娘将你攒的银子借一点给阿姐呗?”

第8章 玉佛疑窦

贺知秋将筷子轻轻地一搁下,“你我姐妹二人的私房银子,都是搁在一块儿的,算什么借不借,只不过钱不甚多。”

她说着,站起身来,从腰间取下一串钥匙,用其中一枚开了箱笼,取出了一个小木匣子,打开一看,里头放着一包碎银子,还有几个吉祥如意的银裸子,还是年节之时,去拜会别府长辈时,赏的。

贺知春黑着脸数了数,全都加在一块儿,大约只有十八两银子。这对于两个八岁的小姑娘而言,已经算是不错了。

可是对于已经当了十年宗妇的贺知春而言,这点钱儿要想拿去干她想的大事业,那可还差得远了!

她才八岁,总不能日日自己个去当厨娘吧,她不去,手中的配方又不能泄漏,那就只能去买人,签死契。

卖吃食,就算不租个铺子,那也得有个小摊儿吧,锅碗瓢盆这些家伙什得置办一套吧,还有卤肉用的香料,八角桂皮五香之类的,都不便宜,而且她还想收一些野山椒,椒粒之类的。

算来算去,最便宜的竟然是米粉这个主要的食材了。

毕竟如今年成好,斗米不过十文钱,米粉贵一些,却也贵不到哪里去。

贺知秋见贺知春有些泄气,从脖子上摘下玉佩,说道:“阿姐若是急着用钱,不如将我这玉佛当了去吧。我瞧着玉质不错,应该能当不少银子呢。”

贺知春摇了摇头,“你这玉佛是高僧赠与你保平安的,快些戴上,别再拿出来了。”

她看了一眼那玉,心中却是略生疑窦,上辈子她不懂玉,是以看了这玉许久也并未觉察出什么,只是后来她当了宗妇,经过她手的宝玉不知凡凡,现在一看,才觉得有些不对。

这玉真的是太好了,其价值比贺余的那方砚台要高得多,哪里来的游方高僧出手就如此大方?

而且她同贺知秋生得一点儿都不像,贺家除了她,也没有旁的人有气疾!

贺知春想着,忍不住摇了摇头!王氏可是亲口说过,她生姐妹二人的时候,一下子出了四条腿呢!

“无妨,毕竟我要卖的吃食,是这岳州城中独一份的,咱们先将钱投进去,月入百贯也并非难事。”

月入百贯?贺知秋的眼睛都亮了,这得是她绣多久的团扇和帕子才赚得到一百贯啊。

“阿姐,那这事儿若是被阿娘和阿爹发现了……”她有些迟疑,若是这铺子真开好了,以王氏的性子,这恐怕都要变成贺知乐的陪嫁了。

那她好不容易存下来的十八两银子,岂不是要倒贴了出去?

贺知春勾起嘴角笑了笑,“放心吧,阿姐自有办法。等阿姐赚了钱,就带你去长安,寻最好的大夫,治好你的气疾。秋娘生得如此好,日后要平平安安的,嫁个好儿郎呢。”

贺知秋听着红了眼,“一个大子儿都没有往回赚呢,就想着么多。”

贺知春哑然失笑。

姐妹二人说着,从那匣子中取出了十两银子,揣入怀中,便手拉着手,一同出了角门。她们年纪尚小,岳州民风又甚是彪悍,也就是花信时期的小娘子需要戴幂遮脸,她们却是不用的。

“咱们先去看看能不能租个铺子,最好是在城北,靠近衙署的地方,这地方的坊间住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也最是喜爱新鲜吃食。”

贺知春说着,领着贺知秋一路里看了过去,其实来了这块儿,她才想起了有一家铺子十分的合适,就在书院附近,那铺主原是读书人,解试屡试不第,便在这里开了个书局,混口饭吃。

岂料岳州读书人少,这书局赚得实在是太少,有些得不偿失,便想着将铺子租出去,也好收点租子,不料铺子太狭长了,直到贺知易此番解试的时候,那铺子才租给了人做仓库。

上一篇: 九零学霸俏神医 下一篇: 大哥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