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宽衣就要歇下。
正此时,院门敲打得山响,旺儿出去院子里,没好气地问;“那个?”,嘴里嘟囔着:“这么晚来串门,也不看什么时候了”。
边说拉开门,提灯一照,啊呀妈呀!灯盏差点掉在地上,张公公叱道:“大胆奴才,圣上到此”
萧昂赋闲踱进东间时,季宝珠才卸了妆,清水素面,散了发,墨黑长发披了满肩,长及腰际,外衣已褪下,只着海棠宽袖云烟罗中衣,领口开得很低,更显玉颈匀长,露出光洁优美的锁骨。
萧昂搭眼,极为满意,赞道:“比素日上妆还强上几分”,说着,不容季宝珠答话,上前扯起她的手,就往外走。
一出寝宫殿门,夜风微凉,萧昂解下身上青莲鸾纹平罗披风披在季宝珠身上。
季宝珠也不多问,任他牵着走。
二人在夜色中穿行,穿过重重宫殿,走了足有半个时辰,来到一处僻静所在。
眼前一泓湖水,月光静静流泻,湖面折射出星星点点的碎银。
萧昂牵着她走上一艘泊在水边的画船,采娘轻轻摇橹,小舟平稳荡在湖面,双桨落下,击碎那一湖的碎银。
萧昂拥着季宝珠半倚船头,听船尾宫娥弄弦,清灵灵的低低琴音伴着浅唱。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
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
月光如水,洒落甲板上,二人相依相拥,望着一轮冰月,倒悬于天,夜,静谧美好。
萧昂轻轻低语,“朕自幼母丧,常于夜深独坐湖边,清净无人,只有这一刻远离世事纷争,抛却烦忧”。
季宝珠听他娓娓道来,萧昂的生母是一低等宫妃,先皇临时起意,承宠诞下他,由于生母出身寒微,在宫中受尽冷眼,在他五六岁时,韶华早逝,他由俞太妃,当时的俞嫔抚养,俞嫔生子,他又由柳贵太妃,当时的柳贵妃抚育,虽柳贵太妃对他还算不薄,但自己尚有二女在身边,分不出多少精神照顾他,他就在这种寄人篱下被人忽视的境况中长大。
季宝珠闭上眼,心只觉酸楚,主动搂抱住他,似要温暖他那颗冷了的心。
他后面没说,但她知道先皇有十几个皇子,偏正宫无出,于是争皇位嗜血搏杀,机关算尽,他至于怎样脱颖而出,承袭帝位,这中间过程,艰辛隐忍,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季宝珠与皇上在舟中过了一夜的消息,次日,在宫里传开。
春财和枚青从外回来,都说:“主子,宫里都在议论皇上对主子宠爱有加,带嫔妃去外面过夜,就连舒贵妃都没过的事”。
季宝珠心暗喜,嘴上却说:“你等若人问起,什么都别说,少惹是非的好”。
春财和赵胜等都道:“奴才们明白,不少打听的,奴才们都说莫听闲话瞎传”。
熙和宫赏赐不断,太后的、皇后的,还有端贵妃和舒贵妃的。
季宝珠去慈宁宫谢恩,太后拉了她的手,说了些暖心的话,从慈宁宫出来,季宝珠头略低几分,悄悄对枚青道:“太后也不似坊间传的凌厉,接触下来反倒像邻家祖母”。
枚青扶着主子,提醒她小心脚下,喜滋滋地道:“想是主子入了太后的眼”。
季宝珠从慈宁宫出来,又去了坤宁宫。
由内侍引着,去东侧殿,进门季宝珠就觉出陈皇后今日脸色有点憔悴,疲惫,像是夜来没睡好。
季宝珠跪地叩头谢恩毕,起身。
皇后打起精神,勉励几句:“季妹妹得皇上宠,本宫替妹妹高兴,愿妹妹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替姐姐照顾好皇上,助姐姐管理好后宫”。
季宝珠听这冠冕堂皇的话,心里腹诽:怕说的和想得正相反。
却忙探身恭谨道:“嫔妾尊皇后娘娘教诲,一定不负皇后娘娘厚望,皇后娘娘大恩,嫔妾一日不敢忘”。
皇后此刻像是没多少心思,失去了往常的娴雅,似有事忧虑困扰。
季宝珠见了,刚要告辞跪安。
就见一宫女匆匆走来,顾不得季宝珠在旁,急道:“皇后娘娘,三殿下不好了”。
皇后听说,站起身就往外走,全然没理会季宝珠尚在身侧,季宝珠恭送皇后身影走远。
与等在外面的枚青往外走。
枚青小声道:“奴婢才听坤宁宫的太监偷着议论,说三皇子好像不大好”。
季宝珠软底珍珠绣鞋尖点下最后一玉石台阶,微顿,道:“怎么来的这么突然?”
枚青朝阶下看看,看门前侍卫离得远,听不见她们说话,方道:“说病势突然,昨儿白天还好好的,晚上就全身抽搐,高烧起来,看着凶险异常”。
季宝珠没在问,这宫里的事,风云变幻。
陈皇后小皇上三岁,年已二十有六,与皇上萧昂是结发夫妻,结缡十余载,只育有一女,如今公主已十岁,却在未诞下皇子,一宫女在皇上酒醉春风一度后产下男婴,陈皇后奏请圣上抱来抚养。
萧昂念她打理后宫辛苦,对她虽无宠爱,然凡事尊重她。
季宝珠莫名一丝不安,这三皇子要是真出了事,后宫定掀起不小波澜,不知要有多少人倒霉了。
傍晚时分,赵胜从外打听消息回来,说:“三皇子病情已稳定住,皇后娘娘才敢回禀了皇上,皇上探视,嘱御医精心调制,不得有半分差池”。
季宝珠道:“这就好,宫中又能消停了”。
赵胜看着主子,有点不明所以,主子何来这话。
赵胜道:“御医们吓得够呛,说昨晚凶险,如要痊愈,还得在挺过十日”。
季宝珠心悸,十日,别出什么事。
22宫规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季宝珠穿得庄重,身子闷热,动手解开领口盘扣,透口气,不那么憋闷了。
行过上林苑,太液池边,罗常在和几个低等宫妃,在水边嬉戏,季宝珠看看笑了,倒有点羡慕罗常在,自由自在,无宠也就无妒,日子踏踏实实,没人惦记。
这人要是倒霉,平道都能摔跟头,季宝珠笑容未尽,就见望月亭那厢,宫女簇拥着走来二人,娇小妩媚嫩粉穿花宫装的是德妃,桃红洒银花裙装的是曹贵人。
及至看清楚是这两货,季宝珠已躲闪不及,只好硬着头皮走上前,福身道:“嫔妾见过德妃娘娘”。
同曹贵人平级,懒怠理,只点头示意。
当年,皇上封瑞王时,德妃与陈皇后同选入瑞王府,陈皇后封了正妃,她即为侧妃,少女时也温柔婉转,谁曾想这十来年宫中生活下来,性情大改,又因儿子下生落下不足之症,更加乖张,因萧昂的怜悯纵容,而日渐尖刻。
德妃与陈皇后同庚,长得娇小,显得比实际年龄轻,就是和曹贵人二八芳华站一块,也不显老,反别有一番风韵。
德妃对季宝珠是死看不上,想当年季宝珠持宠生娇,何曾把她这德妃放在眼里。
这二日,德妃又听说皇后抚育的三皇子不大好,心中气闷又深一层,看一眼五岁还痴痴傻傻的儿子,更加烦心,中宫无子,这养在皇后名下的皇子要是出点差,太子之位就悬了起来,不知又便宜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