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升官发财死后宫(207)+番外

陆栖鸾微微笑道:“舟隐子先生,并非我刻意相扰,而是令尊思念您了,闹上侯府,我这才强召您来京城做阁臣,品评指教天下学子乃是顺道而为之。”

“别这么叫,敝姓周,周乐水。先说好,待春闱开考后,我便只佯装恶疾发作,余下评卷之事一概交付副主考不管,到时就算有考生不服去这小宋大人门前上吊,我也不会多说半个字。”周乐水语调懒懒道,“小宋大人若是面皮儿薄,还是趁早退了,省得到时成为东楚开国以来,座下门生最少的一位座师,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因为她是女人,年纪小资历浅,春闱后本该按规矩拜访座师的进士们,若是没有一个人上门拜访,宋明桐就会成为天下笑柄。

周乐水一面说着,一面留意宋明桐的神色,虽见她面有担忧,目光却清澄坚定,朝他们深深一揖,哑声道——

“先生愿给明桐机会,明桐已是感激涕零,纵然今朝门可罗雀,一年半载,十年八年后,总有一天,我座下定会满堂桃李!”

天色渐晓,朝臣们依次入了殿中,周乐水慢慢扶正了冠冕,看着小姑娘挺直得不输男儿的脊背,眼底露出一抹释然——

“谢无敬,你死得好啊……”

……

“陆卿,近年朝中波折不断,你还能兼顾朝政与玺心的教养,也是辛苦你了。”

朝会后,御书房中,太上皇坐在惯常的位置,殷函则坐在一侧,看着太上皇翻阅着昨日批改过的奏折。

似乎对她的进境颇为满意,太上皇频频点头,而立在下首的陆栖鸾则是另有心思,猜测着太上皇的用意。

“臣不敢,陛下机敏聪慧,换做比臣德才更高者相教,只怕比臣好上不知多少。”

“自谦的话便不必多言了,朕既然委任你为帝师,自然是相信你的潜力……当然,你如今也没有辜负朕的期待。”太上皇合上奏折,忽然问道,“陆卿,时至今日,你可累了?”

陆栖鸾道:“臣身虽疲,然心不殆,尚可为东楚熬上三两心头血。”

太上皇笑了一声,道:“朕日前受佛诫,有高僧说朕半生弄权太过,该是以慈悲渡怀,方可一解心障。是以来时,还想着若你为吾儿挡尽骂名至今,疲了倦了,朕便封你做奉原公,放你荣归。”

此言一出,殷函皱眉道:“父皇,陆师乃儿肱骨之所在,儿尚未到亲政时,万万不可离朝。”

太上皇做了个安抚的手势,让殷函稍安勿躁,道:“父皇并无让陆卿离朝之意,这次回京,只有一事不得不说,望陆卿能为国摒弃前嫌。”

太上皇并不是要让她走,而是想稍微敲打她一下——她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最好和皇帝死死站在一起,勿要逾越动摇社稷,否则她的一切,皇帝随时可以收回。

几乎每个皇帝都会对权臣有类似的提点,只是殷函与她感情甚笃,没有意识到这些,便只能由太上皇来说这件事。

“臣惶恐。”陆栖鸾心生不祥,在太上皇说出下一句时,眼底礼节性的笑意迅速冻结。

“——那易门之事,陆卿日后不必追查了。”太上皇说道。

“……陛下为何有此决定?”

“易门对东楚之报复,源于朕当年贪婪,如今已以修罗寺一寺人命相抵,易门也与朕和解,愿为东楚一统天下效力,此前种种,自今日起,便作罢。”

……那么多条人命,那么多桩血仇,就一句话,作罢?凭什么?

太上皇的声音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压迫:“陆卿,你可听见了?”

陆栖鸾闭上眼睛,片刻后,屈膝俯身——

“臣陆栖鸾……”

殷函不忍,看向父皇时,却见他对陆栖鸾的屈服甚为满意。

“朕知道陆卿是聪明人——”

“臣陆栖鸾,抗旨。”跪在地上的人,如是说道。

第141章 修罗魔障

“你可知,你之权位, 朕可予之, 也随时能收之?”

——你知道你这是在和谁说话?这是在忤逆谁的意志?

可陆栖鸾发现自己并没有设想中那般畏怯, 或者是说站到了这里、且站稳了之后, 眼中的格局就和原来战战兢兢的时期不同了。

当为尊者与你意见相左时, 你能做的不止是屈服与妥协, 还有抗争。

“天底下欲做太上皇左右权辅之人,如过江之鲫, 而能做陛下首辅之人, 舍我无人。”

太上皇的目光变了, 看了一眼殷函的神色,徐徐道——

“你可知,便是请易门天演师当年入楚,他也没有你这般狂妄。”

陆栖鸾不卑不亢道:“臣只不过据实而言,太上皇欲定大楚之千秋, 尚需臣在朝中为陛下挡十年风雨。”

“……哈。”

太上皇笑了笑,摇头道:“朕早看出来你是个厉害的苗子,没想到这般厉害, 竟还得寸进尺起来了。”

殷函咬了咬下唇, 道:“父皇,陆师为国政几次涉险,父皇虽远在夏宫,却也并非不知,何以无故为叛臣贼子废了陆师铲奸除恶之心血?”

“你有所不知。”太上皇并无动怒之意, 反倒给陆栖鸾赐了座,徐徐讲述起了旧事……

……

楚皇登基十四年,励精图治,终令东楚军力远超强邻西秦,四海折服之际,意欲踏平太荒山,图霸九州。

时西疆统帅穆光谏言,可借楚兵越境被杀之由,试探攻秦,楚皇应允,于当年五月初,举兵五万出关伐秦。

大军一战得利,又借助墨家攻械接连攻取狩南、奉原等二郡,秦兵溃退至兆阳,得援军,暂时固守。

楚军势如破竹,增兵十万,包围兆阳并切断秦军来源兵线,只待攻下兆阳关,便可兵指秦都。

备战当夜,楚军统帅穆光中夜梦魇扰心,坐卧不安之下,忽有异人请见,称西秦龙脉未灭,强取秦壤,必遭天地反噬。

穆光大怒,以扰乱军心为由派人将异人推出去斩首,而行刑之时,却闻一声古怪的埙声响动,刀斧手全数昏迷,异人也被救走。军中皆传扬此乃上天示警,而穆光不以为然,次日仍强行令大军攻兆阳城。

战事接连持续三日,至第三日拂晓,兆阳城城门终于被攻破,楚军涌入城中,正待大开杀戒时,忽然兆阳城地龙翻身,地碎天倾,入城之楚军十不存一,皆与兆阳城遗留军民同葬,东楚西征霸图就此含恨。

穆光回朝请罪,参军将异人示警一事书成奏章上呈楚皇,朝中对此本不以为然,但楚皇乃是心细之君,命楚军整备再战期间,派人暗中前往西秦查探异人之事。

一查之下,愕然发现如今之西秦早已不是西秦先帝在时那般强盛,朝中内外皆被天机道与易门两大势力蚕食渗透。

天机道虽同有卜易之能,却困于门规、又畏惧天道轮回,不愿为求卜之人预见天机,而易门反之,利用窥天之能,收罗朝臣无数,势力扩张甚剧,以致于引起皇帝警惕,在国境中大加打压。

上一篇: 帘卷西风(出书版) 下一篇: 盐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