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做贤妻(14)+番外

莫语打开,发现银子的数量还真不少,“这么多!”

“十多年的军饷,加上几次战功所得的奖银,回来前一并发放了,三万多,给了母亲一万做家用,我存了两万整数在政通号里,那是魏国的头家银号,在齐国也能通用。”

“咱们齐国还要打仗?”他刻意把钱存到邻国的银号,想见自家的银号没什么保障,可不就是要打仗了?

“难说,时局动荡,也许会打起来。”

“既然如此,留在你身边比我这儿有用。”

“不,这是安家保命的钱,轻易不要动,若有什么乱子再拿出来,放在你身边比较妥当。”

“放在……你那儿或者娘那儿,不会比较好吗?”他们虽是夫妻,可熟悉度还是很低,应该没到托付这种重责的时候吧?

李政然笑笑,筷子在手上微微摆荡两下,似乎想着该怎么跟她解释:“我这儿人多手杂,何况身在军中,随时都可能授命调迁,不适合放这么多钱在身边,至于母亲那儿……她有时候对紧要的事分得不太清楚。”母亲一直都不太善于在钱上平衡分配,所以在父亲病后李家才会出现拮据的状况,她是个视才学和门面为首要的人,虽然如今已有所改善,不过还是放在妻子这儿比较稳妥,虽然认识不深,不过看得出来她是个会持家的妻子。

“……”他相信她?!这认知令她高兴,且让她充满了被人相信的荣耀感,“好,我会好好保管的。”细心收起来,这可不只是两万两银子这么简单,是他的信任呢。

***

只有小两口的日子很好过,没人管也不必看谁的脸色,这一方小院,三间青石房都是莫语一个人的地盘,想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丝毫不必在乎别人的反对。

正是春耕的好时节,她打算在院子里种些蔬菜,省得他以后想吃还要出去买,当然,耕土刨地的体力活不必她动手——丈夫的用处很多。

李政然是个读书人,又在军中待了十几年,对农耕这些事并不懂,索性他的妻子很明白,在她的指示下,他学会了不少东西。

“你怎么连这些事也知道?”停下歇息时,李政然惊奇于妻子居然还会做这种农耕的事。

莫语把水瓢放回木桶里,仰头道,“我家虽是猎户,不过也有几亩薄田,爹爹他们进山来不及回家收种时,我也会跟嫂子们一起下地。”那会儿晒得可黑了,本以为一辈子都白不回来呢,心里紧张的要命。

“你认得字,谁教得?”莫家的人似乎都认得字,这是很少见的。

“我们那儿的一个书先生,有些疯疯癫癫的,不过人很好,十几年前在下大雪的山道上被我爹和大哥捡回来的,后来就在我们那儿帮人写写信,没什么可做时,他也在村口的磨石上教孩子们学写字,最后村里人就定好,每季给他粮油,让他教村里的孩子读书,我和小弟的名字也是他取的。”

“宁儿?”

宁儿这乳名一直是家乡人才会叫的,他叫出来的感觉好……奇怪,“不是,‘莫语’两个字是他取的,他说莫宁儿太热闹,叫‘莫语’会让我平和一些,可惜——”神情有些落寞,“他后来病死了。”不过一提起那疯先生,她就会难过,“其实我认识的字也不多。”而且写得还不好看,与婆婆、欣乐她们根本是云泥之别,以前听婆婆和欣乐促膝吟诗,她都很羡慕,因为她没有娘,也不会读书——

“难过?”李政然弯身坐到了妻子身边,因为她低头不说话。

“有点,不过都过去了。”笑笑,即使没有欣乐和絮嫣那般的好出身,但她现在仍然很幸福不是?居然能撞到个这么好的丈夫!前途一片光明,再难过的事也会忘却,“你呢?我听欣乐说你十五岁就能去考举人了!”连二弟政亦都是十九岁才能考,所以他应该是家里最聪明的人了吧——人人都有攀比心理,请允许她有这么一点小小的虚荣。

她那自豪的眼神让李政然禁不住生笑,“是,不过就算那会儿去考也未必能考上。”

“这已经很不得了了。”咬唇,心中暗道,有这么聪明、会读书的爹爹,他们的孩子应该也不会笨到哪儿去的。

李政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正想开口问时,忽闻一阵急促的拍门声,像是有什么急事。

李政然直起身,掖在腰带上的前襟还没来得及放下,莫语忙起身跟上去,放下他腰带上的长袍前襟,顺便拍拍上面的泥土。

敲门的是个看上去有点文弱的小兵,见门一开,便急道:“李大人,您快瞧瞧去吧,咱们的人跟县衙的衙役们打起来了。”

“在大营?”地方官差什么时候能进军营打人了?!

“不是,他们到是敢啊!就在前面——”还没来得及说,一阵殴打声就传了过来。

李政然蹙眉看向离他住处不远的大街上,一群衙役正在围殴三四个穿军服的士兵——

☆、八 黑骑军

作者有话要说:明日要出门,所以要开天窗拉

有人愿意行侠仗义,也就免了李政然插手。

“想不到如今这世道,人心沦丧至此,一个人高马大的大男人不伸手帮忙,还站在一旁看热闹!”仗义出手的其中一人是个着紫衣宫装的女子,十□岁的年纪,个头中庸,样貌秀气,伸手却干脆利落,解决完几个衙役收剑归鞘后,斜一眼袖手围观的李政然,这话自然是说给他听的。

“孟秋。”一旁的中年男子提醒女子一句,让她少说一句。

那叫孟秋的女子哼一声,把头转向一边,懒得瞅李政然。

“李教官。”县大营的副统领康启一路小跑着过来,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卫兵——谁那么大胆子敢在军营门口找他们打群架?!找死!今天非让他们有去无回不可!

李政然笑笑,“我也是刚到,是这两位侠士出手制服了他们。”

康启很尊敬李政然,不只是因为他黑骑军卫戍长的出身,还因为他是实干型的人物,而且不争功也不抢人风头,就算训练列兵得了嘉奖被他和刘统领夺走也没半句怨言——不论什么时候,有本事被人依仗的,那都是强人,尤其这强人还不在意被埋没,那简直是天赐的良友!

康启先对李政然笑笑,后才看向那出手的一男一女两个侠士,拱手道:“在下历城大营统领康启,多谢两位出手相助。”

“举手之劳,大人不必客套。”那青袍、短须、颇有几分英气的白面中年人拱手还礼。

康启来不及说话,就被地上头破血流的士兵拽住了裤腿,“康大人,这帮孙子养的不能放过他们。”

康启看看地上四个倒地痛叫的列兵,他娘的,怎么说也是县大营出来的,对付几个地方上的衙役居然会变成这副模样,还被一男一女两个平头百姓给救了,也太给他丢脸了!索性是一打二,否则他非把他们拎回去吊两天不可,“还不快说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 金帝 下一篇: 社稷山河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