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贼先生(136)+番外

“那如果是敌对方做呢?他们也在找突破口吧,如果谁去那边扇这个风,然后我们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怎么样?”秋生脑筋转的快。

言宁点头,“这样好像也不错,如果荆州城主讨厌的事都让对方做了,相比之下,什么都没做,甚至适时伸与援手的我们,岂不就是上上之选。”

秋生点头。

言宁开始行动起来。首先,他再也不遮遮掩掩,他在荆州这事,该知道的人都知道,只是心照不宣的不说而已。现在他主动向城主府投拜帖,态度诚恳的去和城主谈招降之事。

其次,他安排出各路细作,在对方敌营里煽风点火,让他们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比如试图绑架城主,拿城里的老百姓威胁等等。

终于,在又一次言宁的帮助下救出十几个被诱拐的孩子后,荆州城主向言宁拱手称服,“世子宅心仁厚,梁王天望所归,荣登大宝之时,就是天下苍生有福之日。草民愿领荆州百姓追随世子。”

言宁微笑,态度超然,心里则咆哮,‘尼玛,终于搞定了,可以完结了。’

荆州臣服,余下的州县都纷纷归降,言宁把消息传回去,那边自然会安排人过来,言宁也安排了一些自己的人。既然形势明了,言宁也没有对同样来劝降的敌对方客气,跑掉了就跑掉了,没跑掉的多斩断羽翼,绑了起来。

荆州事了,言宁这次的任务也算完成,归程也提上日程。秋生和王胡子送言宁和温睨一行人出城的时候,温睨依依不舍的作别,“等到天下大定,你们一定要来京城玩。”

言宁意有所指的说,“那是一定的,秋生还要把生意做到京城来呢。”

秋生笑笑,“那是自然,等到天下大定,也请你再到云崀山玩。我会在云崀山给你留个小院子。”秋生对温睨说的。无视言宁立马变臭的脸庞,两人挥挥手告别。

马车走了起来。

车厢内,言宁压倒温睨,“你是我的,哪都不能去。”

“知道了,下次来也带你一起来。”温睨哄小孩子的口气。

等到目送言宁他们的马车走远了,秋生一个猛子扎到王胡子怀里,王胡子还来不及沾沾自喜秋生的投怀送抱,秋生就嚎叫起来。

“啊……我不甘心啊……那么一大笔钱啊……每年都是那么一大笔钱啊……我不甘心啊……他还不让我收过路费啊……啊……”

王胡子还来不起拍着他的背安慰。秋生又猛的站直身躯。

“不行,我要去提高过路费,多赚一点是一点,茶寮也要涨价,还有,要让柳岚加工资,加家用……”

秋生的宣言在路上荡气回肠,这么一个励志的感人的对钱执着的故事就算讲完了。

休息一下,不要走开,番外更精彩。

作者有话要说:撒花,正文完结……

那个不知名同学,投了手榴弹的不知名同学{疑惑,乃那个名字空白是怎么做到的?},为了感谢你的手榴弹,你可以预定一章番外的内容。这两天就留言告诉我吧!等到我下个星期全部写完发出完结,就晚了哦……

大家跟我一起撒花……新文预定下个星期四开坑,开坑当日三更,是咸蛋空间的,大家都来捧个场啊……

96 番外 立后(上)

大夏国亡国后,在纷乱了一百六十年后,梁王统一四夷,自立为元帝,建棠国,国号清平。

清平元年,群臣上书,立国储太子。

清平元年,元帝立大皇子为太子,封三皇子为同平王。同年十二月废黜太子。

清平三年,元帝立宠妃所生幼子七皇子为太子,次年三月,七皇子溺毙。

清平五年,大皇子伙同二皇子,四皇子忤逆逼宫,同平王救驾及时。大皇子现场击毙,二皇子重伤,四皇子逃脱。余下党羽,杀,抄家,流放,监禁。元帝在此役中元气大伤,退位,下旨同平王接位。

清平五年,同平王登基,称昌帝,国号盛隆。

盛隆二年,棠元帝逝世,昌帝追封号圣威太祖。

盛隆三年,已经是昌帝登基的第三年了,皇宫里还是冷冷清清的。昌帝初登基的时候,亲娘死了还没一个月,所以昌帝说不立后,不纳妃,不选秀,朝臣们还是觉得在理。

登基第二年,先皇驾崩,昌帝就说了要为父皇守孝三年。

好不容易等到三年过去,昌帝还是没有松口的动静。一旦朝臣有上书请皇上立后时,昌帝就很严肃的说,“连年征战,国家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你不把心思放在怎么振兴国家上,反而来关心朕的私事。”

如果朝臣还要唧唧歪歪,昌帝就圣旨一下,乖乖给朕收拾包裹到最艰苦的地方当县令去。

有言官上谏,“皇上感念天下苍生辛苦,以身作则可歌可泣,只是,后宫无主却还是后宫,温睨大学士,一介外臣,留宿后宫实在有违常伦。”

昌帝意义不明的看了言官一眼,“这样啊,要不贤卿也住到宫里来。后宫还有很多房子,你可以选择一间你喜欢的。反正没人住也是空着啊!”

言官惶恐。

久而久之,聪明的人都猜到昌帝不充实后宫的原因,不再求皇帝立后。皇帝做皇帝的时候,算的上尽忠职守,那么皇帝作为一个男人的时候,就不要去管他只守着一个人会不会长夜寂寞。

有的死脑筋,守着礼法,不看形势,一而再,再而三的上书皇帝立后。反正皇上仁厚,顶多是让你出外差。所以这些人像是魔怔样的,就和皇帝死磕上了,甚至有独辟蹊径的去游说昌帝的外公一族。

可惜李家闭门谢客。还在朝堂上的昌帝的亲舅舅则是打着哈哈,一笑而过。

即使这样,也没有人胆敢去温家游说。因为在昌帝久不立后,温睨入宫多时,就有人矛头直指温睨,温家。言辞之犀利难听,绝对能把活人气死。

昌帝在得之此事后,难得的严厉。说骂的最难听的被冠以污蔑朝臣砍了头,其余的人通通革职,赶出京城,没有传召,不得回京。昌帝如此霹雳手段,再无人敢在温家面前胡说什么。

在这件事中,温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只是等到这事完全平息后,温家主动请辞,昌帝挽留。温胧(温睨他爹)拱手,“皇上的执着不变,微臣留在朝中也无益。以后的辱骂也许更甚,微臣老头子一把,实在受不了再被人戳鼻梁尖骂。请皇上恩准,准许微臣回老家养老,从此不问政事。”

昌帝,也就是言宁,看着跪在两鬓斑白的温胧,心里一阵难受,“温叔叔。”言宁喊。

温胧俯下的身子却更低,“请皇上不要折煞老臣。”

言宁起身,走到温胧面前,一撩衣摆,竟是跪下了。温胧忙往旁边侧侧,“皇上不可。”

“温叔叔,你可以不问政事。我只求你,不要回老家,我会在京城指一处幽静的宅子给你,我会让人注意,再不会有人会在你面前,在温家任何人面前说些不好听的。温叔叔,我不想睨在京城孤苦一人。”

上一篇: 万人迷穿成作死炮灰后 下一篇: 病夫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