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七步成湿(82)+番外

——他岂能不战?

不战便是败,唯有一战,才有胜利的可能!

荀彧叹了口气,贾诩微阖了眼,程昱摇首拒绝。

郭嘉凝视着曹操恍若怒其不争神色,面庞浮现出诡异的惨白。

他觉得有些冷。

无论是江东实力,刘备与孙权联盟之强盛,抑或如今骄矜自傲曹操,都让他觉得自己被笼罩在迷雾里,全然看不清一切。

他终是不再说一个字,转身离去。

曹植惊诧地唤了一声:“先生!”

但郭嘉身形连顿都不曾一顿,飞快消失不见。

曹植心中忧虑,对上曹操不动声色的目光,以及他似似才发现自己,疑惑道:“老四你怎会在此地?”

曹植眨了眨眼。

眼皮一闭一睁,眸中居然向往之神采居然非凡:“儿听闻三哥说起战场风云,心驰神往。因而暗中跟随先生前来,欲一观这场战事,我军是如何剿灭刘备等人,平复荆州!”

曹操看了他一眼。

他本不是,但此时为众人所拒,他心中早已十分不悦。听闻曹植还支持他,便朗声大笑道:“好!老四你便也随孤看这刘备与江东儿郎,又有何惧!”

话至如此,再多说也是无义了。也许是因为郭嘉到来了,曹操最终决定再思索,然后出兵围剿刘备。

所有人都已告退。

曹植走在杨修身旁,还在搜索有关此次战局的记忆,便听得杨修淡道:“你为何会在此地?”

曹植恍然回神。他看了自家老师一眼,莫名道:“学生方才不是说过了么?”

杨修意味深长瞥了他一眼:“说谎确实也是说。”

曹植满头黑线。

喂喂先生,您要不要这么犀利啊?别的师徒半年未见至少也要把酒言欢一下吧,你居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嗤之以鼻!

他便无奈道:“学生当真是来体验战场生活的……”

“哦?”杨修挑眉,嗤笑一声,“那么你这一路感悟是什么?”

“……”曹植顿了良久,才在杨修几近冷淡的神色里,硬生生吐出几个字。“干粮太难吃了。”

杨修闻之,缓缓眯眼:“不想做诗?”

曹植讪笑起来:“先生您又开玩笑了,真好笑哈哈哈!”

杨修面色冷凝。

曹植敛了笑容,愈发纠结:“那学生若说不放心郭先生安危,先生信不信?”

杨修道:“你当真是为了郭军师前来的么?”

“……不管先生信不信,反正学生是信了。”

杨修挑眉。

郭嘉来之前,曹丕派人告知了曹操,因而江陵大部分人皆知晓郭嘉与华佗将至。却不知曹植居然也会前来。

——昔日他远离许昌前往邺城任职,曹植甚至不愿远行片刻来见他一面。若非丞相要他前来江陵,恐怕还碰不上曹植。

问题也在这里。

他连十年相交的自己都不曾远送,为何要暗中跟随郭嘉前来?

当真是为了郭嘉么?

以杨修对曹植的了解,这人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杨修自然也不可能认为曹植会明显到为了世子之位来勾搭郭嘉。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要离开许昌,前来江陵呢?

莫非是许昌之中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么?

杨修恍然,望向曹植的目光也有些许的凝重:“是以,其实你是为避难而来?”

曹植眨了眨眼,再眨了眨。他轻声拍着马屁:“先生所料不错,果然高明!”

杨修表情似被噎住了。

他瞪了曹植一眼,冷笑一声负手离去。独留曹植一人,一脸莫名其妙。

寒风萧瑟。

十一月的江陵,其实并不比许昌暖和许多。

郭嘉站在风中,整个人愈来愈冷,仿佛要冻结成冰。

许久,他才感觉肩上一重,却是曹植为他披上了一件大氅,听得少年温润的声音:“城中风大,先生身体不佳,还是早些回去歇息罢。”

郭嘉恍若未闻。

他定定瞧着东方,片刻后忽然道:“四公子,你说这世上可有不变的东西?”

人常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事实上江山易改,本不及故人之心改变得容易。

因为人心善变,所以有妒忌,忌惮,怨憎……太多负面的情绪。

所以有主忠离心,所以有兄弟成仇,所以有情人反目。

……所以,哪怕郭嘉来了,也改变不了分毫既定之事。

曹植叹了口气。

他试探着握住了身旁之人纤细的手腕,然后缓缓收紧,体会他肌肤的冰冷,甚至心间温度。

郭嘉淡道:“四公子是在安慰在下?”

曹植目光微闪。

郭嘉最终轻笑起来。他眼中闪着莫名光芒,整个人也似天幕北斗星一样的耀眼。

他说:“四公子,你要好好看看。”

曹植怔怔瞧着他。

他喜欢这个人,最喜欢的也是他指点江山时的这一双眼睛。喜欢到仅是瞧着,就甚至有了一分口干舌燥的错觉:“看……什么?”

风越来越大了。

郭嘉遥望东方,目光之锐利有如千军万马奔腾在前势不可挡。

良久,才一字一顿道:“看清楚,这个天下。”

“因为……”

“——这将是你们的天下!”

第55章

十一月江陵,寒风萧瑟。

郭嘉来到此地前五日,是与一众谋士煮茶论事,巨细无遗询问如今状况。曹植则屈尊在旁挽袖添水,又收获大堆好评。

第五日,杨修到来。

杨修与郭嘉尚有一分薄交,只是彼时一人身处曹府教书,一人在战场,未来得及培养出深厚交情。但杨修的才学,郭嘉一向是有些佩服的。

因而杨修到来,他也十分高兴。

两人就如今情势谈了片刻,气氛倒是十分有些融洽。

曹植再给杨修添了一碗茶。

杨修瞥了他一眼,而后饮一口茶:“事实上,在下以为以我军如今状况,恐怕已与孙权势均力敌。”

郭嘉道:“哦?但闻其详。”

“占江陵而犒赏三军,整治荆州却非急速出兵围攻夏口,是为一错。”

“因周瑜设计而击杀两大水军统领,是为二错。”

“我军不习水战,新降水军更是军心不稳。如此状况之下曹公欲急攻江夏,更是三错。”

杨修最后做了总结:“这三错并列,我军已败一分呐!军师为何不多多规劝曹公,想来以军师在曹公心中地位,曹公定愿听从军师所言。”

郭嘉指尖一动。

诚如杨修所言,如今局势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大好。而今曹操骄傲,也未必能听进他的话语:“德祖兄谬赞。若当真能劝主公,在下又何苦于此地饮茶。”

他并不太过纠结,定下心来之后,反而愈加期盼孙权出兵,是由周瑜统领。

——他渴望与周瑜一战!

周瑜之名,是随孙策一同远扬天下的。而这人与荀彧无论是家世地位,抑或之于天下的高瞻远瞩,胆略兼人,两人更是一样的雅量高致、气度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