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着唐玄宗的面说这种话,想也知道是“文不对题”,马屁拍到了马蹄上,自然错失了这一次机会。】
【那第二次机会,就是说唐朝那时候不是还有举荐做官吗,然后有一个叫韩朝宗的举荐人,对李白都不假辞色,倒是对孟浩然很是欣赏,所以和孟浩然约好,要带他去拜访一些人,拉拉人脉关系。】
【结果到了约定那天,孟浩然自己和朋友喝酒谈诗,一不小心喝大了,然后放了韩朝宗的鸽子……】
“咳咳!这位孟诗人,可真是叫人不知道如何说了。”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听到这里,已然是无奈摇了摇头。
【可想而知,最终韩朝宗愤怒离去,孟浩然再次错失了一次机会。】
【于是求官一直不顺利的孟浩然,终于心灰意冷,打算再次出去游历,这时候就有了李白那首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就是在孟浩然如此境况下,为孟浩然送行时而写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之后孟浩然又回家隐居,写下了这样一首《过故人庄》,用诗歌来描述了质朴又清闲的农家生活——】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我们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大意是隐居在家,闲谈家常,吃吃喝喝,一边喝酒一边看风景,也是充满了乐趣。】
秦朝咸阳城内——
“这位孟诗人倒是会开解自己,看来这隐居生活过得也不错。”
“求官仕途困顿,也能换一种方式清闲生活,可见其性情上的洒脱和豁然。”
张良不禁点了点头,听这位孟诗人的经历,以及其求官不顺之后的心态展现,倒是给了他不少明悟与启发。
人生要朝前看,才能走得更顺啊。
【之后孟浩然和李白碰过面,也和王昌龄碰过面,和王昌龄见面之后,发生了什么,先前也已经说过了——】
【孟浩然就这样退了场,但总的来说,在盛唐这一时期,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的诗风不仅清新自然,而且充满了水墨画式的意境美,虽线条简单,却也韵味十足,仿佛给诗篇注入了生命力一样,率真又很打动人。】
【而这一时期,还有一位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就是有“诗佛”之称的王维。】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的名和字连起来,就是“维摩诘”,意思就是以洁净,无垢而著称的人。】
【《红楼梦》里有个桥段——香菱学诗,就是说香菱想跟林黛玉学诗,然后林黛玉给了她一本《王摩诘全集》,说想要学诗,就要读透这里面王维的诗,可见王维在诗歌上的艺术造诣之高。】
【而且王维是个少年天才,9岁就会写诗,17岁那年的重阳节,就写下了一首现在很是耳熟能详的思乡之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1岁的时候,王维就中了进士,当了官,不过也有说他中状元的时候是31岁,还有传说王维是通过各种关系,见到了当时的玉真公主,然后玉真公主见了王维的诗,对他极其赞美和欣赏,所以……那之后的不久,王维就中了状元。】
【不过不管真相如何,王维在诗歌上的才华以及成就,的确是不可否认的。】
秦王宫。
嬴政敲了敲桌案,又去找资料库中科举制相关的内容。
关于这科举制,看来也要仔细研究一番才是。
科举和高考,各阶段的学校……都要慢慢落实。
【这时候的王维,其实可以说是一切顺利,但是按照优秀诗人的一般定律,要这么顺遂,那怎么写出更深刻的诗篇来,毕竟好多诗篇都是憋屈出来的,于是王维因为手下犯事,自己也被贬了官,从这里开始,就变得有些佛系起来。】
【他索性辞官,有时隐居,有时游历,据说这个时候,王维就游历到了吴越之地,然后留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比如他在这里碰到了唐朝音乐家李龟年,然后写下了一首《江上赠李龟年》送给对方。】
【说到这首诗的名字,大家一定不太熟悉吧。
但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你们肯定熟悉,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相思》。】
【就是那首“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在古代是思念的象征,所以这首诗是王维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意的。】
【不过现在多是用来表达爱情……嗯,不知道王维要是知道的话,会作何感想,哈哈。】
正碰到一起的王维和李龟年:“……”
两人面面相觑,瞬间门将惺惺相惜的手都收了回来!
【后来王维又回到朝中做官,他人到中年,妻子去世,两个知己孟浩然和张九龄也先后去世,于是王维就变得更加佛系起来,之后王维被安排到边塞慰问那里的将士,于是前往边塞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堪称千古名句,其壮丽景色犹如铺在眼前一样。】
【除此之外,其实这期间王维还写下了很多边塞诗,不过这里就不去过多说了。】
【再说从边塞回来之后,王维就变得更佛系起来,比如他给友人写的《酬张少府》这首诗——】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很明显就看出,王维虽然还在官场上,但其实内心深处已然有了一种佛系的归隐之意。】
“这位王维竟也是写了很多的边塞诗?”
“原来这就是先前天幕说的,关于王维《使至塞上》的全貌,岂止是写实之景,通篇的描写意境都堪称一绝啊。”
“被归为山水田园派诗人,边塞诗竟也写的如此好……”
“所以果然,这人跟人不能比啊。”
“那对方中状元之事,想必也是真才实学。”
“不过缘何这王维最后被归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在王维的诗中,据统计,其中“坐”字频率出现之高,足有30次左右。
这源自王维对于佛教的信仰,而且他有个坐禅入定的习惯,喜欢坐观物化。】
【除此之外,“归”字也是山水田园派最爱用的字眼。
据统计,在王维的诗中,出现了大概130次左右的“归”字,足以反映出王维想要归园田居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