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271)

而一想到这个,嬴政又不由得想捏眉心了。

现在他可算深刻意识到天幕说的“人才”的重要性了,毕竟做什么不需要人才?而这人才想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这培养人才的架构可要能循环和不断完善才行,如此才能更大限度的培养更多有用人才出来。

而这一切,都着实任重而道远。

不过天幕都给出了种种优待和功能权限,他又岂会因为困难重重而心生困顿!

怕只会更加摩拳擦掌,想要大展拳脚一番。

于是嬴政将目光落在那经济模块的留言板上面。

这个模块也已经开启,既如此,何不好好利用一番这其下的留言板功能?

既然这科举制有“策论”一说,那他就秦朝经济相关问题,也亲自来出个题好了。

嬴政暗自点了点头,越发觉得这是个好想法。

就是不知会有多少人能够回答。

而且由他亲自出题来提问,怎么说应该额外加些筹码吧?也不知能否自己去定义给多少功德值?

反正他手上的功德值,啧,不怕不够用。

第111章 苏轼

[叮叮——]

功德名单上的人进行提问竟然会有提醒。

而且天幕还实时进行了功能权限更新——由功德名单上的人进行提问之后,除天幕评估选出的最优解答案外,提问者可再自行选择一条满意回答,额外也可获得相应功德值。

“还能这样?”

刘彻摇摇头啧了一声:“不过这倒是更有意思了。”

相当于除了被天幕承认之外,还能被上了功德名单上的人认证能力如何。

尽管可能有个人喜好的因素在,但是谁又能否认被选择上,不是另一种变相的能力证明?

更何况现在这个提问者……可是那位秦始皇。

看看,只才转眼间,就已经有了好多答案留言了。

刘彻摸了摸下巴,又叫人把桑弘羊叫来。

“爱卿也答一下吧。”

桑弘羊:“……陛下?”

难道他做的事情还不够多?哪有空回答这些……而且看似还不能随意回答,必须得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才行……此外更关键的是,他是不是还得先学一下策论相关的规格模式?

刘彻可不管桑弘羊内心在想什么,直接拍着人肩膀道:“爱卿可是在理财上很有一手,应该能回答这位秦皇的问题。”

“朕非常信任爱卿的能力。”

“你看这宋朝人的回答数量虽然居多,但我们大汉有爱卿在,决计也差不了什么,爱卿你说是吗?”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大汉怎么能比那宋朝差。

尤其是这位秦始皇提问之下,既然会提出此问题,必然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以及情况,既如此,该是展现他们大汉实力的时候了,也叫那秦始皇看看,他手下可也是能人辈出。

桑弘羊:“……”

他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是了。

从来没有一刻希望自己身上的事情这么少过……太忙了,真的太忙了。

也许他抽空也得做一下养生操了。

或许可以跟小霍将军取取经?

唐朝李世民时期。

见到嬴政提出的那个问题,李世民也将长孙无忌等人叫了过来。

“朕看这宋朝人倒是回答得很踊跃,但我大唐能人辈出,对于这种问题,怎能落于人后?”

李世民态度和善的看过去:“诸位爱卿怎么看?”

“不如都试着回答一下如何?”

毕竟是由这位秦始皇亲自提问的问题,他亲自来回答不太合适,但由他之下的大臣来回答,就很合适了。

只不过既然都要回答了,那必然是要有所得才是。

否则的话,他这盛世大唐,如此能人辈出,若是比不上其他朝代,那岂不是有些丢了脸面?

尽管李世民没说出后面这些话,甚至表情还很和善,但在场的文臣,哪个不是人精,又怎么可能听不出来李世民真正的想法……不过他们想的也是一样,既然要回答,自然是不能落于人后才行。

“陛下放心,臣等自当竭尽所能。”

李世民满意嗯了一声,笑着点了点头:“那朕先道一句,诸位爱卿辛苦了。”

然后边听着天幕,李世民又突然话锋一转——

“说起来,这所谓‘唐诗’和‘宋词’,是否有可比性?”

“诸位爱卿觉得,我大唐的诗作,和这宋朝的词作相比,孰优孰劣?究竟谁能更胜一筹?”

长孙无忌等人互相对视一眼:“这……”

他们当然愿意说自然是唐朝的诗作更胜一筹,但如此直白说出来,就显得有些那什么……会不会太自视甚高?

魏征在此时倒是反应极快,站出来率先开口道:“陛下,我们大唐可是有那李白和杜甫。”

“是也,还有那孟浩然和王维。”

“那诗鬼和小李杜也很不错,和宋朝相比,我大唐足可是人才辈出。”

李世民又是点了点头。

其实他问这话倒也不是要攀比什么,而是一直听天幕讲到这里,好像这宋词对比他大唐的诗作来,总还是少了点什么,可既然唐诗和宋词能并列,总不至于就是如此——

【在柳永之后,我们要再来介绍一位和柳永同时代的大文豪。】

【先前说了,柳永属于婉约派,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而婉约派是最先出现的,数量也最多,但宋词可不止婉约派一种,既然如此,开创了其他词作风格的词人又是谁呢?】

【这位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开创了豪放和旷达写词风格的,在宋朝文坛上,足可以被称为“大神级别”存在的,同时又被后世誉为“词宗”的,以及有着多个别号称呼的大文豪——苏轼。】

【为什么说苏轼是宋朝文坛上“大神级别”的存在?】

【因为如果说唐朝两个顶级诗人是李白和杜甫的话,那提起宋朝文坛上的顶级存在,那就一定是苏轼了,而且据说有一次宋神宗问身边大臣,说苏轼之才可以与哪位古人比肩?众臣议论纷纷,提的最多的就是李白。】

【而后宋神宗一锤定音道:“李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众唐人:“……???”

脸呢?就这么自信?!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天幕说到这里,李世民和几位大臣也是骤然间有些沉默。

说李白有苏轼的才气,却没苏轼学识广博?

他们的诗仙李太白可是能作出《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近酒》,《行路难》那么多首千古佳作来的!

你宋神宗倒是真敢说!

【苏轼有多博学?客观来说,在写诗方面,苏轼和黄庭坚并称为“苏黄”,在写词方面,苏轼又和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而在散文方面,苏轼又和欧阳修并称为“苏欧”,同时他们也还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二的文人。】

【还有在书画方面,苏轼和黄庭坚,米芾,以及蔡襄并称为“宋四家”,除此之外,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可是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另外两个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