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女子,战乱之际领兵打仗是形势所逼,待天下平定,她们交出兵权相夫教子才是正理。”
“似这种对主公忠心耿耿又不会尾大难甩的女郎,主公大可委以重用,襄助自己成就大业!”
“主公大才,竟然能养出这样的女郎。”
幕僚们纷纷拍李渊马屁,“有三娘坐镇关中,主公何愁大业不成?”
李渊轻捋胡须,心情大好。
争夺天下这种事情,运气比实力重要多了。
比如他,儿子能打,女儿更不差,别人逃命灰头土脸,她逃命能平定关中,有这样的儿女在,他何愁大业不成?
“哈哈哈哈,三娘一向能干。”
李渊大笑,“此番为我平定关中,可谓是功勋卓著世间罕见,待日后天下归心,我必要好好赏赐三娘。”
“这是应当的,三娘的确厉害。”
李建成跟着赞了一句。
如果此时阿耶夸赞的人是世民,他莫说跟着附和称赞了,只怕当即便会变了脸色,然后胡乱寻个借口离开。
——作为兄长,他样样不如自己的二弟,长此以往,他身为兄长的威望还能剩几分?
更别提现在的世民屡立战功,在军中威望极高,常常出现底下的武将为了世民不听他的调遣的事情。
自己平庸而弟弟极为出色,且又手握军权,文臣武将对其无不钦佩,这对于身为继承人的他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但如果阿耶夸奖的人是三娘,他不仅不会嫉妒,反而会颇感欣慰。
三娘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是个女人罢了,纵然战功赫赫,对他也造不成任何威胁,她越能打,能力越强,阿耶夺得天下的速度便会越快。
所以他衷心希望三娘能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将阿耶送上皇帝宝座。
阿耶当了皇帝,他便是太子,否则天幕不会一口一个建成太子来称呼他。
李建成笑了笑,“能有三娘这样的妹妹,是我的福气。”
【咱就是说,李渊上辈子是拯救了银河系吗?】
【居然福气运气双爆棚,有李三娘子这样的好女儿!】
李渊捋须而笑。
运气好能有什么办法?
别人累死累活打江山,他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能打,他只需要活着就能当皇帝了!
其他枭雄:“……”
嫉妒使他们面目全非!
李渊此人才干平平,对用兵只能说是略懂,如果不是他那个好儿子护着,只怕早就成了他们的刀下亡魂。
可让人更加不平的是这厮竟然不止有一个好儿子,他的女儿同样是军事天才,逃命途中便能把关中之地拿下来,那可是关中之地啊!千年帝都的所在,有关中在手,便意味着天下即将落入他的手中,一个根本没有他们能打,却运气好到有一双儿女便能得天下的平庸之人!
“岂有此理!”
李密一脚踹翻面前案几,“李渊凭什么有这样的好福气!”
“一个卑躬屈膝只知道讨好我的人,凭什么有一双好儿女便能掌天下?!①”
“我不服!”
“斥卫何在?”
“传信各处,联合群雄,围剿李渊!”
“是!”
“再命三军北上,我李密愿为天下先,先斩李渊,再杀李三娘子!”
“天命在李唐?”
“哼!”
“纵然天命在他,他也要有命来享!”
王世充仰面长叹,“老天何其不公,给李渊李世民这种儿子,又给他三娘这种女儿,有这么一双儿女相助,旁人如何与他一较高下?”
“主公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幕僚进言,“李三娘子虽平定关中,但李渊此时主力仍在太原,有西渡黄河与李三娘子会师之意,但仍未仍在行军之际,尚未度过黄河,更未收复天下,位尊九五。”
“虽天幕尊李渊为唐高祖,可此时的李渊气候未成,纵然算上李三娘子所占领的关中之地,也不过是割据一方罢了,算不得天下尽归他手。”
“眼下主公虎踞一方,仍有一战之力,若联合其他英雄,必能将李渊的李唐之朝扼杀于萌芽之中。”
“李渊与李三娘子死了,李唐便不复存在。”
“到那时,主公再与其他英雄再一决雌雄仍是不迟。”
窦建德眸光微闪,“我麾下若有这种虎将,何愁大业不成?”
“主公,李三娘子乃是李渊嫡亲女儿,要她前来投效主公,怕是比登天还难。”
幕僚好意提醒。
“只怕未必。”
这个幕僚声音刚落,另一位幕僚跟着开口,“李渊太原起兵,其第五子被长子李建成所弃,死于刑部尚书阴世师之手。”
“世人只知李五郎死得冤枉,却不知李三娘子也险些丧命,若不是她足够聪慧能够随机应变自保,只怕她也落个跟李五郎一样的下场。”
“李渊不管她的死活便在太原起兵,大兄李建成只顾自己逃命,至于她的好郎君柴绍,更是着急相映李渊起兵,而将她一个妇道人家丢在乱军之际。”
“家人待她如此,她对家人又有多少情分?”
“而今仍以李渊之女领兵作战,不过是脱离李渊之后她什么都不是,所以只得捏着鼻子认下这帮亲人。”
“这种情况下,主公若以高官厚禄为诱,她未必不肯归顺主公。”
“以前是她没有选择,可当主公对她敞开大门时,她又何必做薄凉家人的先锋军呢?”
“以前是她没有选择?”
窦建德笑了一下,“既如此,便八百里传信于李三娘子,若她肯归降,我必以上宾待之……不。”
窦建德声音微微一顿,目光斜斜向上,看向给他出主意的幕僚,“李三娘子青春几何?膝下可有儿女?”
幕僚被他盯得心里直发毛。
但主公询问,他没有不回答的理由,只是这个问题实在刁钻,他想了好一会儿才想到答案,“李三娘子似乎是比李渊儿子李世民年长三岁。”
“李世民而今一十八岁,李三娘子便是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
窦建德心中一喜,眼睛亮了起来,“本以为她行事妥当,颇有大将之风,年龄应当在三十岁上下,不曾想她竟这般年轻。”
“二十一,风华正茂的年龄。”
“是的,李三娘子极为年轻。”
幕僚看了一眼窦建德。
如果说刚才他还有些疑惑,但此时见主公听到李三娘子的年龄时眼睛都亮了起来,他心中便隐隐有了一个荒唐猜想。
只是这个猜想荒唐得很,他哪怕想到了,也不敢宣出口,飞快收回看向主公的视线,继续说道,“李三娘子与其丈夫柴绍是少年夫妻,而今膝下育有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