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笑的,”杨夫人道:“她不懂道理,我便教她,只要好好教,总能学会。”
自从搬出来住后,杨夫人正式开始管教梅姨娘了,平时将她带在身边教她礼仪,又给她规定了每日要做针线的数量,不能及时交上来就不许出门,当然完成了也只能在坊间走走,与隔壁邓将军、贾长史等人家的妾室聊聊天而已。
在这样严格的管理下,梅姨娘也不似过去一般讨人嫌。对此,枇杷非常佩服娘,要是自己,肯定没有耐心去管梅氏这样的人。
每到这时,枇杷就会想到娘曾经说过自己将来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妾室,她就更加觉得成亲不是什么好事,哪里有一直在家里做大小姐,过着现在这样的日子舒服呢。
于是她转向三哥,笑着问:“怎么样?今天看到我时是不是吃了一惊?”
“你们也真够淘气的了,”三哥道:“好在王大人并没有介意。”
“王大人才不会那样小肚鸡肠,”枇杷虽然没有多少机会与王大人在一起,但是她却只从王大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中就能感觉到王大人对自己的喜爱和宽容,就像爹一样,“他还向我笑了呢。”
玉守义虽然比枇杷大不了几岁,可是他生性多思多虑,不论是思想还是心态,都要比妹妹成熟得多,看她也有几分如同王大人和父亲般的关爱之情,所以也只觉得她淘气可爱,生不起气。只是笑着说一句:“以后再有什么事不许瞒着,要先告诉三哥!”
“今天是想给你一个惊喜!”枇杷笑道:“下次不了。”
三哥严肃地问道:“还有下次?”
“没有了,没有了。”枇杷赶紧否认,“像这次这样的案子肯定不是常有的,所以我们也不会再去。”
“对,还有一件事,”三哥皱了眉头道:“你怎么见了面都不与淳弟打个招呼?”
“他也没理我啊!”
“我们哪里想到你会穿着内侍的衣服来呢!所以他一时没认出你也正常,可是你向王大人行礼后就直通通地进去了,不是你的问题是谁的?”
“那我后来向你笑时他一直装做写字不抬头。”
“他在记录案情,哪里是装做写字?”
“好吧,”枇杷不情不愿地道:“下次我看到他一定打招呼的。”
杨夫人也一面缝着衣服一面说:“你三哥说得对,你们虽然闹了点小别扭,但是那都是小事,应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差的,也免得让外人看了笑话。”
枇杷想起今天自己说与求仁堂王家姐妹们不熟的话,知道自己果真是错了,就用更诚恳一些的态度保证,“你们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些天你没怎么在家里,淳哥儿来了好几次呢,又是请安又是送东西的,”杨夫人又夸起了王淳,“举止极得体的,比你要强多了。”又说:“我告诉他们你正要做点小生意,所以才一直不在家,等过些日子你的生意差不多了,我也要带你常过去坐坐。我们家和王大人的情谊到你们小辈手中也不能断了呢。”
“正是,你和淳弟打架的事早就过去了,平心而论你的错也不少,可不能再别扭了。”三哥也教导枇杷,“我们家在京城并无一点根基,只王大人一力帮着我们,你还不明白吗”
这一次枇杷终于发自内心地同意了,“我明白了,以后再不使小性子了。”
玉守义说到这里,也就罢了,却问道:“枇杷,今天与你一起去听堂审的姑是谁?”
“是青河县主,永平公主的女儿。”
“乐安公主的妹妹?”
刚刚守礼醒了,周嬷嬷便到西屋去喂奶,刘嬷嬷也过去帮忙,枇杷又使了个眼色,两个侍女便也出去了,她才低声将乐安公主和青河县主的事情道了出来,又说:“我还听说青河县主要与临川王订亲呢,可是临川王今天又说不想订亲,也许事情又变了也未必可知,只是我没有多问。”
“是这样,”三哥道:“青河县主还真泼辣,缠住淳弟说了半晌的话,丝毫不顾别人的眼色。”
枇杷想到青河县主骄横的脾气,不由得兴灾乐祸,“谁让王淳长了那么一张招蜂引蝶的脸!”
☆、第84章 项庄舞剑
玉守义瞪了枇杷一眼,又见母亲也看了过来,显然也很关注,玉守义便道:“淳弟年纪不大,却很有定力,不管青河县主说什么,他理也不理,只是继续写他的卷宗,一丝不乱。”
杨夫人果然赞道:“我就说那孩子是个心思纯正的。”
虽然心里转了过来,但是枇杷还是听不得别人赞扬王淳的,“我去看看小弟弟。”说着就跑了。
玉守义看着妹妹的身影出了门,就笑着向母亲说:“这两个还真都是孩子,妹妹不理淳弟,淳弟也不理她,两人见了面就像不认识的一样,我在一旁看着真是好笑。
“但愿这次能说通了。”杨夫人笑道。
玉守义道:“就算是枇杷通了,淳弟也不是没脾气的,我看他也犟得很。总之,还有得磨。”
“这两个孩子!”杨夫人叹了一口气。
“娘也不必担心,我看他们就是还都小,过些时候再熟一些就好了。”
“也只能如此了。”杨夫人也点头,娘俩儿又说了回旁的事,等玉将军回来后一起吃饭不提。
第二天一早,枇杷接到了青河县主的邀她于次日去公主府打马球的帖子,赶紧拿到正屋给娘看。
杨夫人接过去瞧了半晌,皱起了眉头,“这段日子,我们搬家,你又要做生意,昨天又去听了审案,已经在外面跑了十几天,功课都落了下来。我也是一直忙得没有时间,顾不上管你。正要从今个儿起给你理一理呢,这就又要去打马球了?”
枇杷已经料到了母亲定要这么说,便答道:“娘,虽然我这些天差不多都出门,可是功课并没有落下来。”
说着一样样讲给杨夫人听,武学上枇杷一向是每日勤练不缀的,尤其现在父亲和三哥都在家中,都能给枇杷很多指导,比在王家时进境要快得多。
另外枇杷最近还有一项新成果,那就是她将在范阳刘节度使家刘九娘舞剑器的套路全部记下来并演练成一套新剑法,得到了爹和三哥的赞许。就是娘看过也赞淋漓倜傥,有雷霆之势,比起刘九娘的剑术要好得多。
但是杨夫人的目的并不止于此,“武学上的事我一向不管你的,我是说别的功课。”
“别的功课我也有做啊,”枇杷道:“昨天娘是不是听到我弹《刺秦》了?还说我弹得好呢”
“自从梨园的琴师指点过,倒是有些进境。”杨夫人道:“这一项也算行了,可是还有其它的呢。”
“还有写字,”枇杷说着跑回屋子里,一会儿就拿回一大叠写好的字纸来,“我每天都写,多的时候三百五百,最少的时候也有一百,而且都按日子排好了,等什么时候空了拿去让王先生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