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揭发了大义公主的奸~情,而裴矩冒着危险远赴匈奴腹地,面见可汗,诱都蓝可汗杀了大义公主。这是他人生最惊险的冒险:有很大可能,面对戴绿帽戴的举国皆知,男方恼羞成怒恨不得把知情者都灭了。
——这桩事真的不是皇帝的命令或者长孙晟推举,他主动去的,
幸好,都蓝可汗爱美人更爱江山,做出了正确选择。
卞国日益强大,终于,女帝决定主动出击匈奴,史万岁为行军总管、裴矩为行军长史,出兵定襄道!
有史万岁在,打败仗的可能性是零!
军功最大,裴矩猎杀了不少匈奴脑袋,满以为回来以后黄金屋颜如玉什么都有……忽如其来,史万岁被杖杀了!还被陛下唾弃为“国贼”。
裴矩的军功……完全没有记载在军书上,什么赏赐都没!没被当同党一起做“国贼”他都暗自庆幸了。
裴矩觉得当武将太危险了(啊,当间谍也很危险,他绝对不想再尝试),于是默默转去文职工作啦。
正四品,尚书左丞。
怎么可能满足于正四品啊!
他为人圆滑,趁着王夫杨坚病亡,交出一份完美报告,内容就是根据《齐礼》,如何制定王夫的殡葬规范,啊,这个想法非常及时,女帝就把丧葬工作交给他,还有大雅君子牛弘(官职为礼部尚书)负责,借着这个机会,裴矩终于当上了吏部侍郎(正三品)。
不要小看一个品级的升迁,越往上越难啊!官职越高开销越大,裴矩琢磨着还需要发展一下经济,谋取金钱。
毕竟当过间谍,他始终重视情报工作,不惜厚礼酬谢也要和宫中的宫女太监搞好关系,只要见面必然叙寒温聊聊天,凡有内外事情,皆留几分心思细细分析。
从龙之功,他没争取上(毕竟他不是杨素那种领兵的高级将官,没有特别拉拢价值),默默观察着新帝——别看她当王爷的时候和气,对姐姐妹妹辣手的很。
小小陛下有心开市,他早就注意到了,其中利益之大,主持的人能谋取多少富贵,他这个西域通当然明白:
其利不下百万!
当然要积极参与,最好能主持!
征服险峻的山才能登峰造极!!!
……
“赏玩名花,有香有色,长不过数月,短则一夕;不如佳人,解语懂情,粲花之舌。”小小陛下对突如其来的风花雪月被翻红浪很满意。她就像摸猫咪一样抚摸着裴矩的头发:“开市任大责重,非卿不可。”
伺候的好,自然要奖励。
哎,其他官员,只惦记官位,爵位,俸禄,子孙……也不想想皇帝陛下最想要什么。
她顺手拿过纸张毛笔,就这么定了:
裴矩专主西域开市。
总监其事。
“臣领旨。”裴矩笑着,毕竟还在床上,没法子行五体投地大礼嘛,“深宫天涯,不能长随枕席,臣心未免略憾。”
得到这份美差,裴矩赶紧准备厚礼,送到杨素府上(不指望这位对开市多关心,不反对就好);另外还准备了几份礼物,都是很实际的金银,偷偷奉送给传递消息让他早知晓陛下打算的太监宫女。
收拾行李,准备妥当,裴矩来到西域的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就在这里搞物物交换,毕竟,这里汉朝就是联通西域的著名要道。
听《西凉州呗》,看异国妖姬,用中华锦绣换外邦宝物,裴矩赚大了!
当然不能闷声发财!他时时刻刻记得给陛下送礼换存在感。
小小看着西域长途跋涉而来的金银财宝,还有汗血马啊犀牛啊大象啊,内心说:
异族帅哥呢?!!!
☆、灭佛
虽然没有搞出锦衣卫血滴子,但是为了了解天下大事,巩固自己的统治,独孤小小当晋王时期的情报部门,依然有条不紊的运转……过去他们主要任务是伺察太子的短处,窥探女王的秘闻;现在,范围就广了,每个郡都有探子,当然普通事情也不可能传达天听打搅陛下啦,至少要保证别矛盾激化出个兵变民变。小小这辈子都不希望看到李自成朱元璋洪秀成之类人……
“王文同?”小小对秘密报告书出现的这个名字已经一点印象都没有啦,不过她弄了个官员档案,字母为序,查一查就好嘛。
五棍分尸王文同!
这位王文同性明辩,有干用,极冷酷。当地方官的时候,遇到一个喜爱上访的刺头刁民,王文同处理的很简单:在府衙空地埋木棍,总共五根,露出地面一尺多,然后把刁民脑袋搁在一个木棍上,四肢按在其余四根上,接着让衙役——打!
直接打死!
这创新的灭杀方式,导致尸体溃烂,实现了“死无全尸”。
这位的优点就是很廉洁……人无完人嘛,总不会处处有刁民吧。
小小琢磨这种人亦可人尽其才,适合无情无义的监察别人的工作,就指派王文同负责黄河流域郡县的巡视工作。
然而,密报指出,他在巡视期间,专门和和尚尼姑作对,具体原因还没调查出来。
……
飞鸽传书,没法传很多字回来,小小展开想象的翅膀——王大人老妈和和尚睡了,还是老婆和和尚睡了,还是小妾和和尚睡了?
或者,女儿同和尚私奔了?
更劲爆点……儿子同和尚私奔了?
这个时代佛信徒很多的,王大人真是逆潮啊……小小八卦的心正在蠢蠢欲动好奇,十几个郡县都来报告了,忍不了王文同了!
王大人看到和尚吃素,以为妖妄,把和尚丢大牢了;
王大人见沙门相聚讲论,及长老共为佛会者数百人,全是“聚结惑众”,这次连抓都不抓,直接砍头;
接着最狠的来了,把庙庵的和尚尼姑扒光了,检查是否童身,不是?非童男女者数千人,全杀掉。
目前已经杀到五千多人了!都是和尚尼姑佛教徒……河间一地已经开始流传“皇上要灭佛”……
目前,史载有“双武灭佛”——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
北魏太武帝崇道忌佛,诛戮长安的沙门,焚毁天下一切经像,搞笑的是,皇太子是位坚定的佛教徒,再三上表,劝阻父亲,当然,帝王真想干啥,底下硬拦是拦不住的!皇太子就消极执行,上面狠命令,下面慢慢来,好些虔诚的信徒拼死都护着经书佛像,南逃。
史称太武法难。
这场太武法难,领军人物就是崔浩,啊啊,这位小小有兴趣啊,从小美少年,然后长成阴柔系美青年(史书记载织妍洁白,如美妇人),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这位美青年,是被丈母娘——太原郭逸之妻王氏,慧眼相中的。自从得了这个女婿,丈母娘超开心的,越看女婿越喜欢,但是不料女儿短命啊,眼看女婿变鳏夫,王氏赶紧又把小女儿嫁给崔浩。
崔浩天天和太武帝鼓吹灭佛,结果家里的小后妻,居然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崔浩发现老婆念佛经,就把经书烧掉,然后灰倒在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