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农民相亲记[种田](178)

每隔几天,就有粉丝给秦黎发私信,询问她的近况。农民的节目组决定,等新年过后,再去农舍做个回访。

另一头,完美晚餐的节目组见农民相亲带出了惊天巨浪,也想来蹭热度。本来安排秦黎年后上镜,现在也提前了,机组副导演打电话给秦黎,问她最近是否有空。

因为想夺冠,她研究了好几期完美晚餐,所以知道,平时参加节目的都是平民百姓,只有圣诞节前的一期,是名人团。所谓名人团,就是各种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主持人等,不算是一线大牌,但在德国都是有点知名度的。

秦黎心中感叹,万万没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名人。真是祸福旦夕,不是吾等凡人可预言的!

她喜忧参半,喜的是名人组获胜有一万块奖励,比屁民组多了整整一倍。忧的是人家有名有钱,这辈子吃遍了山珍海味,会不会看不上自己的家常小菜啊!

这样一想,本来秦黎是胸有成竹,现在又变得不确定起来。收入越大,风险越大,就是这个道理。

有了上一次的惨痛教训,秦黎在签合同之前,生了个心眼。先把合同寄给大律师帕崔克过目了一眼,他说没问题,这才安心签了字。他们可没有多余的钱,再赔偿一次了。

离圣诞节只有两个星期,本来还想再好好研究一下花雕艺术的,现在也没时间了。只要能把玫瑰花和兔子雕刻好,她就圆满了。

秦黎一天除了四个小时带孩子,八个小时睡觉,其余时候都在刻苦钻研。不光雕花,她的烹饪技术也要提高,免得到时候一紧张,把糖当盐,发挥失常,那就太丢人了。

时间在秦黎紧锣密鼓的准备下流逝,终于要开机了,机组要求秦黎提早一天去科隆。

一清大早,严森就把她送到火车站,想到她要离开这里一个星期,就满心满眼都是不舍得。

秦黎嘱咐,“别忘了给薛定谔买猫粮,家里猫粮吃完了。还有,小黑最近在退毛,别给他吃咸的。替我照顾好蛋黄酥和金毛鸡王,那两只鸭子也不能忘记,定期放洗澡水给它们游泳,那个……”

严森不等她把话说完,一把压住她的脑袋按向自己,伸嘴就堵住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

在这冰天雪地里,男人的吻一下子温暖了她的心。秦黎什么也不想了,只是闭起眼睛,用心体会这一份真挚的感情。没有婚姻的束缚,让她觉得很自由,可同时又有一种深沉的归属感。就好比自己是一只鹰隼,展开翅膀就可以随性翱翔,累了后仍有一个可以回归的巢穴。她和严森之间,有一个无声的约定,他属于她,她也只属于他。这种自由又束缚的感觉很奇特,以前从未有过。

唇齿纠缠,柔情似水,她的回应让他更加依依不舍,张开双臂将她紧紧扣在怀中。想他堂堂正正一个男子汉,在爱情面前,再怎么心如钢铁,也成绕指柔了。

正在两人甜甜蜜蜜,亲亲我我之际,背后传来了一群女人太太羡慕妒忌恨的声音。

“哎呀,好浪漫!我和我家那个死鬼,多少年没这样亲热过了。”

立即有人接嘴,“就是啊,看到他们,我忍不住哀悼我失去的青春年华。”

听到这话,严森头皮一麻,虎躯一震,立即松开了秦黎。

秦黎回头一看,果然是几位太太带着孩子来了。没想到这么早,他们就来送自己,看着拖家带口的村民乡亲,她的眼眶有点发红。

所谓日久生情,经过这几个星期的相处,孩子们和秦黎的友谊直线飙升。所以,一看到她,就各自挣脱了妈妈的手,朝着她狂奔而来。

“黎,你什么时候再给我们做好吃的?”

“黎,我口诀表都背出来了。”

“黎,我要玩大家都是木头人。”

正好一边一个,四个小屁孩将她紧紧抱住,像是抓贼似的紧紧拽住她的衣服,真是叫人既感动又好笑。

秦黎挨个摸了他们的脑袋,道,“我只是离开一个星期,马上就会回来的。”

二丫问,“一个星期有多长?”

秦黎,“每天数一颗星星,数到第七颗的时候,我就回来了。”

小姑娘眨巴着眼睛,道,“我们会想念你的。”

小孩子比大人真实的多,所以他们说这话的时候,也是真情流露。秦黎很是感叹,想当初她刚来村庄,大家都排斥她,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她就成了老少都喜欢名人了。

知道她今天去科隆,太太们特地带着孩子来告别,施罗德太太拉着她的手,道,“你好好表现,为我们村庄争光。”

秦黎被她说的哭笑不得,她做的是中国菜,弘扬的是中国文化,就算是争光,也是为自己祖国争光,和这个村没啥关系。

不过,不管她赢不赢,拍摄组都会进驻这个村庄,村里出了个名人,也算是与有荣焉吧。

大家说了几句祝贺的话,火车来了,秦黎踏上火车,回头看了一眼。

她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赶紧回去吧,别在这雪花下吃冷风。

太太们带着孩子,向秦黎挥手道别。

其他人都走了,就只剩下严森,只见他在人群中傲然屹立,使得那原本就挺拔的身影更显高大。

火车开动了,他缓缓地举起手挥了挥,在心里默默地道,亲爱的,早点回来。

第一百十章

颠簸了六七个小时, 终于到了科隆。一下火车站,就看见那两个尖峰塔。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标志啊, 傲然矗立在那里, 风吹雨淋。尽管德国人一年四季都在给它维修,但修来修去, 看上去还是那么的脏和旧, 充满了历史沧桑感。

一下火车,秦黎就接到了副导演的电话, 说是电视台安排专车接送。

她不由自嘲的想,果然是名人待遇呀, 想当初拍摄农民相亲的时候, 千里迢迢, 还不是自己坐车过去的。

在火车站外面等了一会儿,一辆印有电视台台标的面包车缓缓驶来,不用猜也知道, 一定是来接自己的。

果然,面包车在自己面前停下, 车门哗啦一声被拉开,从里面走下一个年轻人。

都说科隆帅哥多,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请问是秦小姐吗?”

秦黎点头。

年轻人立即自我介绍, “你好,我叫马克,是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导演派我来接你。”

秦黎和他握了握手, 然后就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之下,一屁股坐上了电视台的面包车。

马克坐在副驾驶,时不时地转过头来,没话找话地问,“秦小姐是第一次来科隆吗?”

秦黎,“是啊。我来德国也没多久,只去过慕尼黑和贝希特斯加登。”

马克笑道,“贝希特斯加登是个好地方,人间天堂啊,有机会我想带我女朋友去那度假。”

听他这么说,秦黎立即接嘴道,“我们正打算开农家乐,你们要是来,欢迎入住我们这的农舍,给你打八折。”

其实她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马克当真了,问道,“有没有名片?”

上一篇: 剩女的全盛时代 下一篇: 三十五度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