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国农民相亲记[种田](224)

托马斯问,“对啊,你来是有什么事?”

施罗德太太声音有些激动,看起来是好事临门,正这么想着,就听她在那边道,“你们还记得那个神牛牧场吗?”

秦黎想了想,倒是记起了还有这么一茬,便道,“是不是那个说要收购牛奶的中国公司?”

事隔半年,严森早就把这事抛到脑后了,现在一经提醒,这才想起来。

秦黎很是感叹,说起来这神牛牧场还是自己融入村里的金手指。当初,眼巴巴地盼公司派人来考察,这样自己就能当翻译,有好处捞。可惜一直石沉大海。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秦黎就渐渐地把这事给淡忘了,没想到现在施罗德太太又旧事重提,看来是好运将至。

“他们打算来考察了?”

施罗德太太点头,“我们前几天接到一封电邮,说他们预计六月三号到德国,先去法兰克福兜一圈,五号来这里考察,连头带尾一共待三天。”

秦黎其他不关心,就想知道,“他们住哪里?”

施罗德太太道,“还没定下,我今天就是为了这事来和你们商量。你们家不是在搞农家乐吗?能不能这期间把房子腾出来,租给他们住?”

秦黎还没说话,托马斯就抢着道,“付钱吗?不付钱的话,不行。我们是生意人,亏本生意不做。”

这话说到秦黎心坎里了,今非昔比,那时候没有收入,觉得提成一两千也不错。但现在她开了农家乐,而且把此事当做一份事业在干,要是让她白白贡献出房子,影响了她开门做生意,也是万万不乐意的。

所以,她默默在心中给托马斯点赞,所以说情商低有时候也是好事,能说出正常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

闻言,施罗德太太忙摆手,“不是无偿,是有偿。他们愿意按照网上订房的价格支付租金。”

秦黎听了后,立即松了口气,又觉得自己有点一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些公司外派的考察团,一般都有预算,应该也不会省这几张钱,便道,“那行,我给你一张名片,让他们按名片上的网站去订房。我会根据他们的预定,给他们安排房子。”

施罗德太太,“我来就是这个意思。”

说着,她又问,“之前我们说好的还作数吗?”

之前说过什么,秦黎都忘记到爪哇国去了,脑袋里连个影子都没有。

见她一脸迷茫,施罗德太太提醒道,“就是你替我招待他们,合同要是签下来后,我们每年给你1%的提成。”

秦黎立即反应过来,纠正道,“不对呀,我们明明说好的是5%。”

施罗德太太本来想压一压,但见她没得健忘症,只好顺着她道,“对,是5%,我记错了。”

秦黎道,“口说无凭,我们签一个合同。”

施罗德太太道,“不用了吧,找律师又是一笔支出,多麻烦呀。”

秦黎以前吃过亏,现在她除了自己谁也不信,所以坚定地摇头,“白底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以后才不会有纠纷。”

托马斯在一边道,“她和我哥都签了婚前财产协议。”

施罗德太太,“……”

“好吧好吧,就这样。”施罗德太太没辙,谁让他们有求于她呢?她暗暗握拳,现在人人都眼热中国这个大市场,谁不想分到一杯羹,懂中文真是太有优势了,以后她要让儿子也去学中文。

秦黎道,“你去找律师,还是我去找?”

施罗德太太道,“你不是有朋友在律师事务所干活吗?还是你来找吧。”

秦黎点头。她现在也算是网红,经常会有德国公司品牌找她代言广告,虽然收入只是三到四位数,但还是要签合同。谨慎为上,所以她让帕崔克给她介绍了个价格公道的律师,专门替她把关。

等施罗德太太走后,秦黎问,“你们村里所有的奶牛加起来,一年能产多少奶,你有数目吗?”

严森道,“收成好的话,能有一百吨。”

闻言,托马斯立即替她算了一笔账,“按照她说的,3欧元一公斤,一百吨就是三十万欧元,你要是抽取5%的提成,那就是15000欧元。哇,黎,你要发财了。”

秦黎一脸淡定,一年赚一万五,一个月才一千。讲真,也不算多。

去年施罗德太太来找他们谈这事的时候,托马斯不在,所以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牛奶在德国一直卖不出价格,他们一直还在犯愁,现在有这么好的商机,顿时乐开花。端起一瓶啤酒,就先干为敬了。

相比之下,严森还是比较稳重,在一边给两人泼冷水,“中国商人只是说来考察,还没有签订合同,别笑得太早。”

托马斯却已经喜形于色了,信心满满地道,“我们这是阿尔卑斯山上的牛奶,还有谁比我们更正宗?”

秦黎也很看好,道,“咱们就等着双赢吧。”

***

六月,逐渐步入初夏,这可以说是德国最美的季节。对于从事于旅游业的各位来说,也是最繁忙的一季。

六月三号,中国考察团如期到达,村里人出钱租了一辆Iveco,特地去火车站将他们拉回来,一共来了十五个人。本来说好是十个人,现在一下子多了五个,超出原计划。

神牛牧场以前是属于国营企业,后来根据国家体制改革,国营企业私有化,现在就属于是那种国家控股的私人企业。

包总是其中一位股东,五十来岁,说话比较有权威。进出都在众人簇拥下,很有大领导的风范,不过大家都在海外,在外国人面前端架子也没多大的意思,毕竟文化不同,人家看不懂你这谱啊!所以,包总还是表现得很平易近人,看谁都是笑眯眯的。就是他的随行很讨厌,是个采购科科长,逮着机会就拍马。

秦黎带他们回农舍,秦黎花了七八万装修,对自己的房子还是很有自信的。谁知,那个采购科的卢科长一看,立即就阴阳怪气地叫了起来,“这么破的房子也能住人?”

秦黎一听,脸上顿时阴了下来,这房子建造得早,后来七八十年代翻修过,到现在风风雨雨,确实很多年了。但是,外面看起来陈旧,并代表里面也破。粉刷一下墙壁,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关键是要内在设备,比如隔热隔冷隔音,这些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奢侈品。

出门在外总是客,包总有些尴尬,干咳了声道,“我住哪一间房子,秦小姐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秦黎收拾起玻璃心,打起精神,带着他们上楼。

卢科长道,“包总,您腿脚不好,这楼上楼下爬起来也不方便。我看不如去附近五星级酒店订三个晚上……”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秦黎凉嗖嗖地在那边道,“这边没有五星级宾馆。”

卢科长,“那宾馆呢?总有的吧。”

秦黎冷笑,“您可以预定明年的,也许还有一两间空房。”

卢科长,“我不信有钱住不到房子。”

秦黎,“那你就去试试。”

上一篇: 剩女的全盛时代 下一篇: 三十五度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