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也没在意,想着在现场也没什么意思,剧本也谈妥了,和张制作说好了明天下午趁着没课的时间把修
改
好的剧本送过来之后,便告辞离开了电视台。
偶遇变约会
因为剧本是历史剧,哪怕是戏说的,林微也不愿意弄出一些天大的漏洞来。
于是第二天一早,林微就到了图书馆,在浩瀚的图书海洋中翻找出了几本和宋朝历史相关的书籍,找了个
相
对僻静的位置坐了下来。
陈导演打算加的内容让林微有些为难,他想能够在二十多集的时候加入另外一个男配角,和之前那个侍卫
不
同,这个心的男配角最好是位高权重的王爷之类的角色,想加一段两男争一女的传统冲突,希望能够让这段感
情
更加的破折一些。
于是陈导演大笔一挥,就打算直接写一个皇帝的儿子出来。
这部片子里的皇帝是仁宗皇帝赵祯,也就是包青天里《狸猫换太子》那个案子的主角。可偏偏这位皇帝的
三
个儿子——杨王赵昉、雍王赵昕以及荆王赵曦均是早亡。而林微这部片子的男主角赵曙,才是后来仁宗过继来
的
儿子,未来的宋英宗。
陈导演对这段历史并不是那么清楚,一力想着能够来一段激烈的冲突,使得两个人的感情经受些磨难,也
让
观众看得提心吊胆一些。
这本是剧集常用的手段,可就林微看来这可真是麻烦的事情,虽然此时的赵曙尚未成为皇帝的继子,事实
上
要到很久之后,这位本该与帝位无怨的皇亲才会被立为皇太子。
如果真的按照陈导演的想法弄出一个位高权重、年纪和赵曙差不多的王爷来,那不是就等于让仁宗皇帝那
三
个早亡的儿子中的一个复活?这样是不是太不靠谱了?
林微拧眉,身为一个曾经的中文系学生,让她胡诌这些事情,还真的很痛苦啊!
看着书,林微用笔戳着脸颊,想了半天还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思路,看到时间差不多也该去上课了,便只得
简
单的收拾了一下东西,打算着借了书,一会儿到了教室接着看。如果不能从中有所得,那就只能忘记历史,让
仁
宗皇帝有个成年后才不幸逝世的儿子了……
林微抱着书才走到了借书的柜台前,便看见另外一侧走过来的齐陆征。
想到对面的是自己英国文学的教授,林微下意识的就把怀中的《宋史杂谈》和《宋代》抱紧了一些,生怕
对
面的齐某人看到。
齐陆征其实原本对林微借了什么书根本没兴趣,事实上他也不觉得他有权利干涉学生借什么书,可是林微
这
样的动作反倒让他关注了起来。
虽然这里是文史类图书的区域,可到底也是有些比较艳情的文字会因为年代比较久而出现在这里,古代的
□
可一点儿也不必现在的言情小说晦涩,除了文字比较艰深外,内容可能更加过分。
齐陆征心里有了疑问——难道说眼前这个看上去就不大的女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后走入了清纯叛逆期?开
始
想要了解成人的世界了?
生活相当自律、甚至有点儿苦行僧作风的齐陆征,在想到了林微可能出现的人生错误后,立刻就关注了起
来
。
在走到林微身边的时候,他非常认真的看了一眼林微怀中抱的书籍的名字后,才微微的松了口气,推了一
下
眼镜,随口说道:“你开始对中国历史有兴趣了?”
林微见齐陆征并没有“你不务正业”这样批判的神情,才点了点头,不过她也没想提什么剧本的事情,只
是
笑着说道:“因为忽然很想知道,就来查查资料。”
“这是个好习惯。”齐陆征点了点头,推了下眼镜才继续说道:“历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时间抗衡,把
遗
闻旧事保藏下来;它是往古的迹象,当代的鉴戒,后世的教训。”
林微怔了一下,忽然一笑,“原来齐教授不仅仅借用莎士比亚的话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塞万
提
斯在《堂·吉诃德》中曾经提到过的吧?”
齐陆征眼中有一抹笑意,看到柜台前面的人已经走了,才示意林微去办理手续,他跟在后面,淡淡的道
:“
回答得对。”
林微把借书证递过去之后,侧过头看着齐陆征,“齐教授对西方文学和历史都很有研究吗?我是说……因
为
您教授的是英国文学。”
齐陆征没想到林微会提到这事,不过他还是正面的回答道:“我曾经在英国留学,对这方面了解更多一些
。
”
“哦。”林微点点头,“那么您觉得宋史有意思吗?如果您有所涉及的话。”
齐陆征并没有如林微所想的那般有些为难或者是避免谈及这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反而兴致勃勃的说道
:“
宋朝为了避免自唐之后的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可惜这样就造成了宋朝在军
事
上积弱,甚至出现了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的事件。
不过就另一方面来说,宋朝却是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尊师重教之风大盛
,
科技发展迅猛,政治开明。事实上,一直到忽必烈兵破临安,南宋亡国,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
据
的现象,甚至兵变、民乱次数也相对是最少的。”
说完这一大段话,齐陆征似乎觉得还不过瘾,正打算继续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柜台后面图书馆的那个白
头
发老师看着眼前的两个人,笑眯眯的说道:“齐教授,没想到你对中国历史研究也这么多,不过现在还是不要
追
忆历史了,请出示你的借书证,让我们展望一下接下来的借书工作吧!”
齐陆征明显的愣了一下,看着一旁林微已经收回了自己的借书证和书籍,才有些狼狈的把自己的递了过去
,
飞速的办妥了手续,和林微一道走出去文史类书籍的分馆,才微微舒了口气,给自己刚才那段话作了总结:“
我
记得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林微眼睛很亮,虽然说这段话并不新鲜,在普通的历史书籍中也能看到,不过她一直以为齐陆征是十分西
化
的一个人,毕竟张口闭口都借用莎士比亚言论的英国文学教授,哪怕是西化的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却没有想到
她
居然还对这些历史感兴趣,信手拈来便是有理有据的一大段话。
——不过说起来,齐陆征也只有在讨论学术问题的时候,才会长篇大论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