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元岫不再以朝官身份出面。
而是皇后这一身份,从此以后再不是后宫之主,而是与皇帝并驾齐驱,位同皇帝,二人同座龙椅,共同执掌江山。
从前的国母仅仅是一句话,以后便真正成为天下百姓之母,为百姓分忧,
元岫坐上龙椅,不是大臣,没有垂帘。就那样堂堂正正的以帝王至尊看着百官朝拜。
她仍有太多事情还没做,也知道,以她一己之力,仍有许多做不到的。
但不要紧,她开了一个好头。
她让女子走入了学堂 ,进入了官场。
让唯一的女儿登上了太子之位。
他们夫妻百年后,伯阳登基,也会继承元岫的遗愿,如此反复,代代相传。
总有一天,后世之人,会代替元岫瞧见她曾经望而不得的,如梦一般平等自由的世界。
作者有话说:
应该会有人奇怪为什么是太子不是太女~
是作者个人问题吧,总觉得子所表达的应该是中性的,男子女子都是子。所以就没必要刻意强调性别~
仅代表个人呦~
…………
这里就完结啦~后面的都是番外
第83章 番外一
◎太子君◎
京中的楼房, 越来越高。从一开始的两三层小楼,到后面的五六层。
其实大部分人还是不接受高楼层的,不管是青砖还是水泥, 高处不安全的想法永远是根深蒂固的。
但架不住便宜。再里头工作的人,只要做够了年限就能分一个。
而整个大夏的各个方面,也如同那高楼一般拔地而起。除了遍地开花的女子学院, 皇后带头新建的事外国学校。
从前有外国人来华学习,最高规格的也不过是叫个大学士指点着,能说利索汉语就算好的了。
新的外语学校却不同。跟女子学院一样分了好几个学科,从文刀舞应有尽有。
元岫也注意到了弹幕上说的防偷,对此的应对是再学校内设立了严格的日志。从校长到老师,要层层书写学生们学没个知识的细节。也鼓励学生们用汉语和自己的母语, 双语的形式来写日志。
这些可以放回去,也可以留下来给后辈参考。
只要一桩桩一件件留下书本作为证据,这些瑰宝就不怕人偷。
没过几年, 元岫的学生遍布海外。再海外各地都建立了分校。他们再自己的国家, 如饥似渴的学着大夏的一切,沐浴华夏的文化, 熟知华夏的神佛。
大夏成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天堂宝地。
而元岫影响下,举国上下孜孜不倦的吸收着国外带来的一切新知识,叫老百姓放下无缘无故的骄傲虚心去学, 这样才能永远不被远远抛弃。
当代人还理解不了元岫的深谋远虑,但好在听话。
“今年的外国学子又翻了一倍,不知道出的秀才能否也翻上一倍。难为太子有这个精力安排的妥当。”
太史令与户部、礼部共同整理今年外国学生方面的资料,去年也只忙了三日, 今年光是看成山的册子就知道翻一倍的时间也未必做得完。
元岫刚过了三十不久, 连年的操劳非但没有给她带来老态, 反倒十几年的位同皇帝,让她神态精气愈发繁盛。
用臣子巴结她的话来说,是有了几分真龙天子之气。
“太子是储君,将来所劳之事何止这些。年底各国来使,怕是又要送来一批学生。忙的时候也要记上这一笔。”
户部尚书与手底下的侍郎对视了一眼,没说话。
帝后临朝亘古少见。也影响到了国外许多。
只是他们虽然知道大夏的皇后与皇帝是一样的,但每年来贺的时候都免不了带一些女奴供奉。
元岫怜惜这些女孩儿,给了她们清白的身份,当做普通学生入校学习。还真培养起来一批人才,更有以女官身份堂堂正正回到故土的。
只是元岫再怎么菩萨心肠,每年面对这种事也难免腌心。
底下人每每谈起来,都尽量不去提。
元岫倒是从未往心里去过。
相反,她十分乐意看见这群满脑子都是靠着争宠取悦人活下去的女孩儿们,进入学院后一步步找到自我,学得本事直起腰杆。
是一朵朵从淤泥里爬出来又能放肆盛开的荷花。
谁又能说不比画本子精彩呢?
自从与各国建交,京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万国宴。不是什么太正式的邀请,就是各国人在一块玩玩乐乐,如果有新鲜玩意拿出来,大家也看个乐。
早几年还有不怀好意的人拿东西出来难为人,但被小惩大诫后,就各自老实了。
只是大动作没有,小动作倒是不断。
台上的异域舞蹈准备精良,成群的男女衣着暴露,舞姿妖异,面纱上的一双剪秋双眸扫过之处都会换来一阵战栗。
伯阳坐在元岫的下手边,才十二三的年级,已经有了与年级不符的沉稳自若。
“又是这些,他们也不嫌烦。”
元岫倒是看的入神:“确实精致,也不知排练了多久。这连男带女的浑然天成,好像生来就是尤物。若留下当个先生教外国舞,也使得的。”
元岫临朝的这些年,这些跳舞唱戏的地位还是有所提升的,不会像过去那般被当做下九流肆意欺辱,有了更健全的律法管理和保护。
所以专门上学学这些,以后专门做这个的也有。
伯阳没再说话,一头观察着在做人的表情,一头自古吃着。
一舞完毕,元岫给每个人都放赏。奴隶主即刻表明这时送给皇室的礼物,元岫一如既往的照单全收。
年后,元岫将大部分麻烦事都一一解决了,正好将这些刚适应大夏生活的舞者集合起来,简单嘱咐了两句,让他们先去好好学学大夏话。
他们是简单学过几句的,但说的最好的,是哪日作为主舞的一名女子。
“尊贵的皇后殿下,你见不得我们接近大夏王,我们可以理解,可这些男人是给您的,为什么也要被送走?”
元岫愕然,一时间觉得这个国家也有趣,还是头一次看见有人给她送面首的。也没有追究她的放肆,而是道:“为什么要给皇后送人,不怕皇帝治罪吗?”
舞女理所当然的摇头:“可您不一样啊,我没来夏国的时候就听说了,您与皇帝是一样的。身为国王,不需要养自己的情人吗?”
元岫沉吟些许,想到了舞女所在的国家,实行的事一夫一妻制,没有妾这一说法。但他们养外室却是合法的。国王宫中只有一个王后,但会与宫女,甚至大臣妻子又长久且公开的情人关系。大臣甚至以妻子是国王情人为荣。
以这个为背景,王后找情人也不是新鲜事。一般只要保证继承王位是夫妻亲生的,其他的并不细究。
哪怕听说过几次,元岫依旧为这种荒唐的习俗咂舌。
“我们与旁人不同。他不会有别的女人,本宫也不会有别的男人。在大夏,这叫至死不渝,是从灵魂与□□的忠诚。所以不论送什么来,结果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