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咸鱼后妈(28)

作者: 本宫奈奈 阅读记录

李大栓:“爹,娘,二哥,老四,我知道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我自己这次跟着去县城也是为了再找份工做,不然传出去我李老三靠媳妇养像话吗?

放心,如果这次到县城找到好的活一定不会忘了将兄弟也介绍过去的。”

他又不是一个忘本的人,实在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真的都给了家里了。

几人一听心里顿时舒服了不少。

只是李老头更关注眼前的利益,“那你一般多久回来一趟?”

这房子他也不能死皮赖脸要来,这样村里人会怎么看他。

他不愿意给,那他就建!

建一个新的就是。

只是他还是不想自己和老伴掏这个钱。

李大栓见气氛没那么紧张了,自己爹的语气也没那么冲了,“这个不一定,得看欢欢那边,还有,我要是做活了也得看东家那边的情况。”

李老头:“既然如此,那就将这辆驴车放家里吧,家里要建房子少不了来回去镇上和县城,你要是想回的时候找人带个话,我让你二哥去接你们。”

李大栓:“!”这是他亲爹!

“这驴车也是我老丈人买的,爹,这个我也做不了主。

村里不是有驴车嘛,您老需要的时候去借就是了,再说了,这养驴也挺费事的。”

李老头捂着心口,明显气的不轻。

“你,你你你,你可真是老子的好儿子啊!”连辆驴车都吝啬到这这个地步,这以后的好日子莫不是空口白话的!

(老李头,在后世那叫画大饼。)

“爹!”

“爹!”

“老头子!”

李老头:“老头子死不了!”被这个不孝的儿子气死太不值当了。

李大栓:“爹,要不您还是和娘先回去吧,等儿子搬完再去看您。”再耽误下去,天都要黑了。

李老头:“呵,呵呵,成啊!老头子我等着你!

老婆子,咱们走。”

这次其他三人都没出声,毕竟李老头都这样说了,四人都往门口走去。

只是开门的一瞬间,周围有那么一瞬间的死寂。

因为门口站了好几个看热闹想偷听的,有一个甚至踩在了另一个的肩上正准备,这是上啊还是下啊?

“呵呵,路过~”

“对对对,路过路过~”

“唉,走了走了,听说你家今年打算养猪仔……”

等村民都说着不着边的话一一离去,李老头四人也就那么一瞬的停顿,随即转身回去了。

而院里的李大栓夫妻。

“老李,我看啊,以后就算是上了县城也不一定就安稳。”这家人找去的几率很大啊。

“唉,走一步算一步吧,是我连累了你。”他也没想到他的家人们都变了。

或者说他们一直没变,只是他以前没察觉而已。

“老夫老妻的,说这些干啥。

对了,还有件事,就是先前太太留了一封信放我这,因为当初太太和我们是一起走的,说是为了万一,如果出现什么意外,等小姐十六岁了就给她,可是现在,太太她,

你说这信我是现在给还是等小姐过完生日再给?”

“给吧。

其实离小姐十六岁本就没差多久了,太太这样说,可能是想着万一他们,…其实她是想早点给小姐的吧。

也许,里面有小姐想知道的事。”

张妈:“你这样一说也是,也许太太早就预感到了,怕有些话没机会说吧。

那一会回那边我就拿给小姐。”也算是完成了太太的一个嘱托。

“嗯,快搬吧,应该再来一趟就行了……”

而正在新家的爷孙俩个。

“爷爷,我们一会去外面吃还是打包带回来吃?”她空间的熟食可都是张妈做的,肯定不能拿出来的。

“等他们回来一起出去吃吧,天太冷了打包回来可能还要热。”

“也好。”还好现在外面各种摊子店铺还是有的,只是马上就要暂时退出历史舞台了吧。

…………

当天木子李拿到了她妈妈交给张妈的信件。

这时她才想起,当时她妈确实说过找张妈拿什么来着,只是她当时心思没在那上面,之后又给忘了。

张妈不拿出来,她还不一定什么时候才会想起这事呢。

信上除了一些关心的话语就是交代了一下她妈妈的身份。

原来她外婆当年是有名的歌女,当然也是孤女。

后来邂逅了她外公有了她妈妈,只是从她外婆有她妈妈到现在,她那个所谓的外公都没有出现过的。

在木子李看来,这就是妥妥的渣男。

后来她外婆郁郁寡欢,在她妈十三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当然是带着怨的。

这信封里还有一个坠子,当然信里也说了,是那个渣外公留的。

只是她妈这是当传家宝吗?咋还留给她了。

唉~

算了,收着吧,怎么说也是她外婆和她妈的念想,人啊,就是这样。

第35章

当然信里也说了很多嘱咐她的话语。

不难看出,她妈写信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的。

她妈是希望她能岁岁平安喜乐吧。

只是,好吧,她本就是咸鱼的性子,只是这事不解决了她心里会挂着事,再说吧。

…………

时光流逝,转眼三年过去了。

三年间还是发生了很多事的。

比如,扫盲的春风扫到了村里,大规模的掀起了一股学习风,你能想象一群群男女老少披着白毛巾在头认真学习的场景吗?

再比如,老李家的宅子建成了,李家两个孙子也娶媳妇了,(三年前李大力的儿子李金宝二十岁,李大全的儿子李金根十八岁)。

哦对了,知道他们办了一件什么洋气的事吗?

拍结婚照,带着双方的嫁妆和彩礼,哈哈~

这时候拍结婚照,铁锹是女方的嫁妆,书本是男方的彩礼,这叫啥?

知识和生产的双结合!

虽说这个钱是她爹李大栓掏的,但木子李觉得看戏得给门票,没毛病,哈哈。

另外,两个孙女也嫁人了,按三年前的年龄算,老四家的李金花十六岁,老二家的李金桂十五岁。

如今李老二的一儿一女都结婚的结婚,嫁人的嫁人了,老四家的也有两个完事了,只剩下老四家的三儿子李金水,今年十六岁,小闺女李金银,今年十三岁了。

老李家六个孙子辈,木子李不含在内。

又比如,村里虽偏远,但土地/改革也完成了吗?

再比如,木子李四人的户口就落在了这个小县城了,因为当初买房的时候人口普查还没开始,这也是赶上了,算是个城里人了。

还有就是她爹李大栓也确实将他两个兄弟弄到了县城做事了,因为老李家建房没占到李大栓任何便宜,总之来县城做活的过程有些曲折就是。

至于村里的那处宅子,李大栓夫妻早就想好了,县城的房子是老爷小姐的,以后他们夫妻倆老了,老爷小姐不需要他们了,就回村子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