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君修尾共枕眠(140)

作者: 富春江南岸 阅读记录

戴望闻言跳了下,推门而入。

胡裴有关戴望的资料一股脑儿从记忆里翻出来,直接伸手,请他坐下。

“大……大人。”戴望拱手,却不敢入座。

胡裴晾了戴望不少时日了。

【如今他来,既想投诚又拿不定主意,还是存了替季雪康跑腿的心思吧。】

胡裴开门见山,微笑道:“戴大人,你是谁得人,你我心知肚明。”

“不……”戴望要说什么,直接被胡裴摆手压下。

“先生也是个好的。他临走前带走廖褚、戎刚,还把你留下帮我,作为他的学生,我十分感激他。”胡裴缓缓说道。

戴望一脸茫然,【胡大人和季大人的关系?很好!?】

胡裴依然在道:“何况,太宰寮里被先生一手提拔上来的,除你外,还有我,甚至不少士一大夫。”

戴望赶紧颔首,又摇头道:“不不……胡大人,我知道你心善。近来我所批的呈折没有减少,甚至还是我熟悉得那些。我确实被季大人威逼过,但是,我真的没有参与那些事里去。”

“哦,什么事?”胡裴淡声问道。

戴望呆了呆,赶紧道:“收取百官贿赂,不交到案录中殿。”

胡裴轻轻地点了点头。

比起廖褚玩得一手借刀杀人,戎刚的小人心计,戴望的手段就低端得多。

他既有心思却又没什么主见,跟在廖褚后面被带着跑,又想跑过廖褚。

“这是小事。我不追究你之前的事,但今后,你要么不收,要么得交去案录殿后面的中殿。”

戴望赶紧颔首,又战战兢兢且为难地站起。

胡裴继续笑道:“戴望,我不是先生,不会杀人……灭口。”

戴望跳了一下,又垂首稳了下来。

他咽口吐沫,赶紧道:“大人,我……我不会再给西寮卫所传递消息。”

“该传得你照样传,该近的人你照样亲近。

只不过,我希望你好好带下百源和蔡子衿。你的年纪也不小了,按大周律法,五十可辞官荣退,到时候予你一个好名声,给你子孙后代留一丝官缘。”胡裴希望他能做的事就是帮助新人,传承大周老带新的传统。

戴望闻言,赶紧躬身行礼,感激道:“多谢胡大人,我懂了。”

胡裴见戴望离去,才暗舒口气。

他凝目在案几上的公文,轻笑道:“棋子已各自落盘,局阵已开,该轮到先生你出招了。”

--------------------

第71章

==================

胡裴目送支援西北战事的资备文书下达五官寮所,心思不免驳杂。

【西北战事吃紧,军报传来竟然是“将士的人数不够布置月罗防线”。

大量的妖兽通过内海、月罗山林、上空三线进攻大周国境。

这说明妖兽里不仅有走兽、还有飞禽,有的甚至从天堑内海爬上月罗山脉进入大周。如若这样,妖兽远比摩尔人更难缠。】

他敲击在案上,凝眉思索对策。

【如今,竟到了征兵的地步。

不过,在征民入伍前,要先把东西南三营还留存的兵马调去西北。

除去轩辕端带回已经荣退遣散的老兵,三营还余下四万人,一万已经派往北方驻守,一万去东边学海换营……余下两万被季雪康抽剥五千人去训练成为西寮卫所的西寮禁军,余下一万五落在轩辕端的手上。

轩辕不羁近来跑太宰寮跑得勤,就是为这一万五的军队,不旁落到轩辕端的手上。

但轩辕不羁的手段,显然没有轩辕端厉害。】

胡裴揉了揉额头,相较关外六道府,关内几大道府的民生战力根本不值一提。

关内重商抑农,一旦征民入伍,训练这些民兵耗时又长还费力。

【难怪铁甲军一旦应征入伍就有世袭传统。这些军人的血脉,大都来源关外三圣道府,轩辕皇家的发源之地。

还有少部分的军人是从各地道府征来,这种不合理的征民法,扩大关内各地道府的商业胜过农业。】

按照铁甲军以往的惯例,又该是六道府就地征民入伍。

但是,这个隐患太大了。

二百年来,铁甲军里的士兵出身大都在关外,已给关外六道府很重的负担。

胡裴直接写份暗寮文书递给暗中的暗寮卫。

【胜争道府那些人,直接让轩辕姬派去西北,省得季雪康惦记碗盘外的肉。】

他的信笺出去几日后,原以为会先传出廖褚和戎刚的死讯,竟然是先传来胜争道府司徒灭门一案,以及境内袁氏灭门案。

狄赓帝收到呈折后连戏都懒得做,知而不发,擢令司寇寮按规矩审办。

胡裴得知后,轻轻地阖目。

他早已经把季雪康筹建西寮卫所的消息传到秦连山,而季雪康的第一刀砍向胜争道府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灭门惨案的消息还是传入金都,说明轩辕姬同狄赓帝一样,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胡裴轻吐口气,睁开眼睛后,走至窗前,推开了窗格。

微风拂面,远景如画,在这份安宁下却要用无数的血骨铸就。

【季雪康说得对,对于大周国事,有些时候不该心软。征民入伍之事,该做还是要做。】

他回身批复南蜀周边十六道府征民入伍的呈折,而去办理此事的人选交给掌管人口、土地的司徒大人,以及管理资重、兵势的司马大人。

五官司徒、司马,两寮所里各有宓皦和丁荣(国学同窗)还有宇岚,均可以看顾此事进展,继而借势拔出季雪康在五官寮所里的亲信。

**

十数日后,当征兵的正式行文传到地方道府,宓皦和丁荣作为司徒和司马寮所里的士一大夫,按胡裴暗中的吩咐走访当地袁姓氏族,建议这些地方的宣袁府内筹建的多余府兵,即刻应征入伍。

这样的暗里方式,给各地有异心的宣袁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胜争道府发生的宣袁灭门惨案,虽然没有查明是谁做,更没有引起其它道府的震动,但是各有消息的宣袁氏族心有鬼胎者,都担心这是金都皇庭上得那位下的黑手。

此时,征兵文书下达地方。宣袁府兵若能应召,那地方蓄养的私兵入伍,既解决训练民兵耗时耗力的问题,也把金都对地方宣袁的顾虑拔出。

同时,宣袁氏族如若不送私兵入伍,那么在金都帝王的目光里,宣袁姓氏的人依然有谋反之心,继而引来杀身之祸。

在宣袁氏族这里,经过数代发展,从富到无再到有,依然有身为轩辕家子孙的骄傲。皇族后裔有向上之心是必然。但是,这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可以避免宣袁氏族的真正灭族。

处在胡裴这方,他既解决西北兵力不足又避免更多的杀戮。

在狄赓帝这方,宣袁手中无兵力,自然能高枕一方。

但是,季雪康举起的屠刀还没落实到其它道府,就被胡裴这一步棋打的错不及防。

如若他建立的西寮卫所再没有作用,那么他这个太保就不会有更多的实权。